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不同浓度碱盐对王不留行芽苗根、茎的影响

现代畜牧科技 2024

摘要:为研究不同的碱盐溶液浓度对王不留行芽苗根、茎的影响状况,使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与碳酸钠混合碱盐溶液胁迫处理,测定芽苗根长、茎长、根盐害率、茎盐害率等指标。结果发现,随着混合溶液碱盐浓度升高,王不留行芽苗的根长和茎长明显变短,根长盐害率和茎长盐害率明显升高,当混合碱盐溶液浓度为80 mmol/L时根长为0,且黄化死亡,表明王不留行的根比茎对碱盐溶液更加敏感。由此可知,高浓度的混合碱盐溶液抑制了王不留行芽苗根、茎的生长。

关键词: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发芽率 王不留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组学分析磷胁迫下大豆根瘤碳氮代谢途径

大豆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析磷胁迫对大豆根瘤固氮作用的影响,对磷胁迫处理15 d的大豆根瘤进行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检测,分析根瘤中差异代谢物质和差异蛋白及参与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大豆根瘤中代谢物质和蛋白上调和下调以响应磷胁迫,参与11个碳代谢途径和19个氮代谢途径,糖类物质下调,参与糖酵解、果糖和甘露糖代谢、半乳糖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等碳代谢途径,导致根瘤中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影响根瘤固氮作用;氨基酸和酶以上调为主,富集在氨基酸代谢、氮代谢、氨酰tRNA生物合成及嘌呤代谢通路,是大豆根瘤响应磷胁迫的重要氮代谢途径;氨基酸上调为TCA循环中间产物提供碳骨架,碳氮代谢协同作用响应磷胁迫对大豆根瘤固氮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解析磷胁迫影响大豆根瘤固氮作用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大豆 根瘤 磷胁迫 代谢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秣食豆新品种'龙牧茶'的选育研究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为解决优质饲草品种匮乏的问题,对采集的野生秣食豆种质资源进行单株混合选育和株系混合选育,择优去劣选育出产量高、耐盐碱的'龙牧茶'秣食豆新品种.结果显示,'龙牧茶'秣食豆多年多点的平均干草产量高达14 201.46 kg/hm2,与对照(松嫩)相比,4个不同试验点的干草产量分别提高了17.06%、15.16%、16.12%和16.45%;在pH值8.2的盐碱地生长良好.研究表明,'龙牧茶'秣食豆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耐盐碱,适宜在黑龙江省推广种植.

关键词: ’龙牧茶’秣食豆 新品种 产量 耐盐碱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大豆新品种齐农25号的选育

大豆科技 2024

摘要:齐农25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以嫩丰1 5号为母本,合农6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株高86 cm,无限结荚习性,具分枝,产量高,一致性、特异性及稳定性好,平均粗蛋白质含量为40.11%,平均粗脂肪含量为20.97%,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生育日数为120 d,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0℃活动积温2 450℃区域种植。2019—2020年参加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联合体区域试验(第二积温带南部区),平均产量为2 894.8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8.7%。2021年参加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联合体生产试验(第二积温带南部区),平均产量为2 805.1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9.4%。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豆12022L0005。

关键词: 齐农25号 大豆分枝 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高产大豆精量化播种施肥配套模型的构建

大豆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大豆播种、施肥方式对大豆产量及油份含量构成的影响,掌握科学化提质、增产技术措施,以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531为材料,分别设置播种密度、施肥深度和施肥量单因素梯度试验,分析单因素指标对产量构成因子与油分含量的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以产量和油分含量为指标建立大豆播种施肥一体化措施的数学模型,并明确最高产量、最高油分含量下的精量化实施措施组合。结果表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28万株·hm-2为临界值;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百粒重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呈现出抛物线状变化;单株荚数、单数粒数及百粒重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均以375 kg·hm-2为临界值;大豆油份含量随着播种密度增加、施肥层加深、施肥量提高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各播种密度处理之间的油份含量差异不大,浅施肥和增加施肥量均能显著提高大豆油份含量;得出大豆产量与播种密度(X1)、施肥深度(X2)、施肥量(X3)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 714.696+47.445X1+15.768X2+2.967X3-0.490 8X■-1.862X■-0.001 2~2X3+0.680 9X1×X2-0.078 3X1×X3-0.005 9X2×X3。大豆油份与播种密度、施肥深度、施肥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4.288+0.410X1+0.083X2+0.014 6X3-0.006 47X■-0.010 8X22-0.000 008 17X■+0.004 86X1×X2-0.000 316X1×X3-0.000 069 1X2×X3。通过该模型预测高油高产大豆最高产量可达到3 952.023 kg·hm-2,达到最大产量需播种密度为28万株·hm-2,种下施肥深度为10 cm,施肥量为225.080 5 kg·hm-2;最高油份可达到22.79%,达到最大油份含量需播种密度为26万株·hm-2,种下施肥深度为8.5 cm,施肥量为354.857 8 kg·hm-2。研究结果可为促进高油高产大豆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大豆 播种 施肥 模型 油分含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籽鹅的品种特性和种质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籽鹅属小型地方品种,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饲、适应性强、羽绒质量优等特点,是开展品种间杂交育种的优良母本。伴随鹅产业快速发展,籽鹅品种并未得到良好保护,品种杂化、退化严重,纯种籽鹅数量也日益减少。本文综述了籽鹅养殖分布与保存现状、籽鹅的品种特性研究进展,旨在为籽鹅的种质资源研究及保护利用、鹅产业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籽鹅 品种特性 保护现状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25年审定松粳系列水稻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种子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松粳系列品种是我国优质米的代表之一,1999—2023年共审定品种46个,近5年急剧增长。为了明确松粳系列品种育种的变化差异,对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6个品种出糙率≥81%,达到一级米标准,占总品种数的78%;2009年以后受市场长粒型品种需求的调控,整精米率逐渐下降,均值均达到二级优质米的标准;总体垩白粒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垩白度均达到一级优质米的标准,总体垩白度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2009—2013年为最低,仅有0.2%;直链淀粉含量整体呈现增高的趋势,胶稠度整体变化趋势不大,蛋白质含量总体降低表明食味品质的提升,其中18个品种的食味品质得分高于85分,占比39.1%,一级优质米品种1个,占比2.2%。综合分析表明,在选育松粳系列长粒优质米时,要以兼顾抗倒伏能力的提升、提高出糙率和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控制直链淀粉和粗蛋白的升高、提升食味品质为育种方向。

关键词: 松粳系列 水稻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7份高抗晚疫病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瓜菜 2024

摘要:以117份高抗晚疫病马铃薯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17份试验材料的26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35~1.61,6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大小排序依次为:主茎数>块茎产量>株高>干物质含量>茎粗>淀粉含量,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99~1.50。通过聚类分析,117份试验材料被划分为4类,第Ⅰ类材料多样性丰富,整体性状表现优良,比较符合现有栽培品种的性状特点;第Ⅱ类材料平均产量较高,聚合了我国主栽的4个高抗晚疫病马铃薯品种,可作为晚疫病抗性育种亲本;第Ⅲ类材料主茎数较多,植株整体表现为短日照类型,可作为抗性育种的抗原材料;第Ⅳ类材料包含4份资源,产量最高,可直接用于生产和育种亲本。对117份材料进行R8分子标记检测,其中104份资源含有R8基因,可作为晚疫病抗性基因聚合育种的基础材料。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遗传多样性 抗性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果多·有机磷钾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农技服务 2024

摘要:为营养性叶面肥优果多·有机磷钾应用于水稻生产提供参考,设 5个浓度梯度,1个清水对照(CK),于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施 1次优果多·有机磷钾,比较不同浓度优果多·有机磷钾对水稻产量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施 1次优果多·有机磷钾 1 000.00 g/hm2、1 250.00 g/hm2 可显著降低水稻瘪粒数,其水稻瘪粒数分别较CK少 49.0粒/穴、49.6 粒/穴,显著增加株高、穗长、鼓粒数、总粒数、好粒占比、千粒重、总粒重,分别较CK增加 2.66 cm、2.80 cm;1.30 cm、1.32 cm;424.8粒/穴、433.8粒/穴;375.2粒/穴、384.8粒/穴;5.27百分点、5.30百分点;3.35 g/穴、3.55 g/穴;16.71 g/穴、16.91 g/穴,较 CK显著增产 614.1 kg/hm2、633.1 kg/hm2,增加经济利润 1 215.28元/hm2、1 232.75元/hm2.农业生产中,建议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茎叶喷施 1次优果多·有机磷钾 1 000.00~1 250.00 g/hm2,可显著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 叶面肥 水稻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生物制剂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蔬菜 2024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防治西瓜白粉病的生物制剂,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腈菌唑、哈茨木霉菌+淡紫紫孢菌、白粉病除净2号、小檗碱、白粉5号、嘧菌酯(药剂对照)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白粉病除净2号悬浮剂和小檗碱水剂防治西瓜白粉病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9.39%和87.88%,药后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7.84%和89.19%,且2者在药后7、14 d的防治效果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腈菌唑可湿性粉剂和白粉5号悬浮剂,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3.63%和66.67%,药后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8.92%和67.57%,且2者在药后7、14 d的防治效果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药剂对照和哈茨木霉菌+淡紫紫孢菌粉剂;哈茨木霉菌+淡紫紫孢菌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差,在药后7、14 d均与药剂对照差异不显著。建议在西瓜白粉病发生初期轮换使用生物制剂白粉病除净2号悬浮剂和小檗碱水剂进行防治。

关键词: 西瓜 白粉病 生物制剂 防治效果 小檗碱 哈茨木霉菌 淡紫紫孢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