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种子丸粒化对党参农艺性状及药材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丸粒化党参种子工厂化育成种苗的成药特性及药材产量。【方法】选用生荒土为填充剂,添加不同浓度(0,0.2,0.4和0.6%,对应处理为WG1、WG2、WG3、WG4)桃胶粉作为粘合剂,对党参种子丸粒化处理,以普通种子为对照(CK),采用工厂化机械穴盘育苗及大田成药栽培。【结果】当粘合剂浓度为0.2%~0.4%时种子丸粒易成形,与CK相比较,种子丸粒化不同程度提高了党参工厂化育苗的成苗率,WG3和WG2成苗率分别提高24.3%和18.0%,WG4提高15.0%。成药生长期也表现出种子丸粒化的优势,WG2种苗返青率显著提高8.3%,WG3和WG4分别提高6.7%和3.3%.粘合剂浓度为0.2%~0.4%时党参成药后药材个体质量较优异,折干率高,药材鲜产量差异性较为显著,WG2、WG3和WG4药材鲜产量分别为9 133、8 920、8 653 kg/hm~2、较CK分别提高11.6%、9.0%和7.3%。而WG1种子成苗率、种苗返青率及成药产量均与CK相当。利用10个成苗和成药性状指标计算的综合指数大小依次为WG2(0.956 7)>WG3(0.624 7)>WG4(0.573 2)>CK(0.286 3)>WG1(0.004 3)。【结论】党参种子丸粒化以生荒土为填充剂,添加0.2%~0.4%的粘合剂丸粒效果最佳,可有效提高党参成苗率和种苗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大豆品系多点鉴定及抗旱性评价
《寒旱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为了评价大豆新品系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旱性,2021 年对 20 个大豆新品系在银川、张掖和庆阳 3 个生态区进行多点联合鉴定,分析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及抗旱性.结果表明,20 个大豆新品系在庆阳试点均表现早熟,而在银川试点相对晚熟.折合产量在银川试点最高(4284.69 kg/hm2),在庆阳试点最低(1871.01 kg/hm2).庆阳试点的蛋白质含量最高(405.0 g/kg),张掖试点的粗脂肪含量最高(208.3 g/kg).其中,6个品系在成株期表现为极强或强抗旱性,加权抗旱系数与籽粒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γ=0.6129,P=0.0031),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综合分析,陇豆 655-2 和陇豆 609 在不同生态区适应性和丰产性均好,但抗旱性较差,适合在灌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民勤蜜瓜产品特性与质量评价
《寒旱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为明确民勤蜜瓜相对于同类产品的存在优势,促进民勤蜜瓜的健康快速发展.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果品安全质量和果实品质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民勤的气候生态符合蜜瓜最适宜生产区条件,土壤、灌溉水中有害金属含量均符合标准规定.果实样品中11种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未检出或小于最低检测临界值,果实安全性达到标准要求.民勤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7.4 g/mg,可溶性总糖含量为81.7 g/kg,蛋白质含量为38.0 g/kg,维生素C含量为2.43 mg/kg.民勤蜜瓜成熟阶段糖酸比较高,且富含钙、镁、锌等元素.综合民勤蜜瓜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果实安全质量、品质营养等,综合评价为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提取方法对甘肃紫斑牡丹籽油品质的影响
《寒旱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为了对比冷榨法、溶剂浸出法、超临界CO2萃取法3种提取方法所得紫斑牡丹籽油的品质,以甘肃紫斑牡丹籽为研究对象,从外观品质、出油率、理化特性及抗氧化能力方对3种方法提取的牡丹籽油品质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的牡丹籽油得率最高,为27.27%;其次是超临界CO2萃取法,为22.80%;冷榨法最低,为20.17%.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牡丹籽油酸值和过氧化值低,抗氧化性能强,油品质量最高.采用冷榨法提取的牡丹籽油酸值低,品质较好,方法操作简单.3种提取方法各有特点,生产中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合相色谱快速测定当归中4个成分的含量及方法比较
《中药材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了超高效合相色谱(UPCC)法快速测定当归中藁本内酯、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的含量.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过滤后进行UPCC分析;色谱柱为Acquity UPCC HSS C18 SB(100 mm×3.0 mm,1.7μm)柱;流动相为CO2-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动态背压(ABPR)为13.1 MPa;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50℃;进样量为2μL.结果:当归中4个成分在4.0 min内实现完全分离,并实现了UPCC与UPLC对实际样品的分析及比较.结论:UPCC方法具高效快速、试剂和时间成本低等优点,不仅可以满足当归中4个成分的快速测定,且UPCC与UPLC在分离分析过程中因分离机理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冬小麦新品种宁冬20号的选育
《宁夏农林科技 》 2022
摘要:冬小麦新品种宁冬20号以外引系00t-38为母本、自育系04-27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多代系谱法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审定定名.在2016—2017年品种比较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6174.0 kg/hm2,较对照增产13.2%.2017—2019年参加宁夏南部山区冬小麦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为4923.0 kg/hm2,较对照增产12.5%.在2019—202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5061.0 kg/hm2,较对照增产8.3%.该品种抗旱、高抗条锈病、抗白粉病.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旱地及周边地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党参根结线虫病发生、分布及病原种类鉴定
《植物保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甘肃省党参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分布及病原种类,在甘肃省党参主产区调查、统计田间根结线虫病发生情况,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甘肃省6个党参主产区均有根结线虫病发生,病田率、病株率分别为40.7%、13.2%,病情指数为10.4.依据根结线虫各虫态的形态测量值和雌虫会阴花纹等特征,将危害党参的根结线虫初步鉴定为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Chitwood,1949.rDNA-ITS区段和28S rDNA D2D3区段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显示,6个根结线虫群体无核苷酸差异,与多个北方根结线虫聚为一支且有较高的置信度.利用特异性引物Mh-F/Mh-R扩增得到北方根结线虫的特异性片段,大小为462 bp.故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危害甘肃省党参的根结线虫鉴定为北方根结线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水氮利用效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CK1)、全施普通尿素(CK2)、全施控释尿素(CK3)和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按照7:3(T1)、5:5(T2)、3:7(T3)比例配施,分析不同处理玉米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阶段耗水量、水氮利用效率及产量性状变化.结果表明,T3处理的SPAD值和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均衡了玉米生育期耗水进程,通过协调全生育期氮素养分的均衡供应达到以水促肥的效果,氮肥利用率为38.8%;同时,T3处理的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分别为13 354.5 kg·hm-2和33.60 kg·hm-2·mm-1,较其他施氮处理增加14.6%~30.1%和6.8%~15.4%;分析各产量构成因素表明,T3处理的穗粒数和百粒重显著提高,分别为642.2粒和30.8 g,较其他施氮处理增加2.0%~6.0%和3.9%~12.0%.由此表明,70%控释尿素+30%普通尿素配施更有利于促进春玉米生长发育,实现高产和水氮高效利用.
关键词: 控释氮肥和尿素配比 产量 水肥利用效率 生长发育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