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晋北水地夏莜麦多品种适宜播期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通过对不同播期多品种莜麦性状比较分析表明,水地莜麦在晋北地区的适宜播期为3月底至4月初。适期播种的莜麦抗逆性强,经济性状好,产量高。否则,莜麦易受高温、干旱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产量低而不稳。


潞玉13号玉米杂交种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2-2003年山西省春播玉米中晚熟组(二)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主效应值、变异系数、标准差比数、回归系数及高稳系数等多种方法对潞玉13号玉米杂交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是一个产量潜力大、丰产性好、稳定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在山西春播玉米中晚熟区以及国内相应生态区域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优良玉米杂交种.


冬小麦粒叶比遗传效应分析
《小麦研究 》 2007
摘要:用9个冬小麦品种按5×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20个杂交组合,对小麦粒叶比的杂种优势和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粒叶比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亲本的粒叶比差异及杂交互作均对F1代产生遗传差异,该试验中石6021、农大99260080等的一般配合力较大,石6021×农大99260080、鲁麦14×济南17等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大,产生了较强的杂种优势;粒叶比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但以加性效应为主,其遗传决定度达87.65%,狭义遗传力为64.71%;在高粒叶比品种选育上应重视高粒叶比亲本筛选利用和杂交后代的早代选择。


黄土高原隰县农林生态区夜行性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从1999年到2002年,对山西省隰县的啮齿动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隰县地区共捕获7种鼠类,属于1目2科。按照动物区系划分,属于古北界有大林姬鼠、大仓鼠、长尾仓鼠、子午沙鼠4种鼠类,占57.14%;属于东洋界有社鼠1种鼠类,占14.29%;属于广布种有小家鼠、黑线姬鼠2种,占28.57%(。2)从1999年到2002年隰县鼠类多样性指数呈"高-低-低-高"的变化趋势(。3)鼠类的多样性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春季多样性最低,夏季多样性有所增加,到了秋季到达最高,冬季多样性指数又有所降低。


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并单2号
《农业科技通讯 》 2007
摘要:并单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协作,共同选育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05年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中晚熟大穗型单交种。太原春播生育期124~126天,与农大108基本同期。


信息素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信息素主要以化学手段研究生态系统中信息物质的产生、转运、传导、接受及作用机理,是当前国际化学生态学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化学生态学领域中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和植物利己素、互利素等进行害虫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现状。同时展示了化学信息素在未来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前景及化学信息素的研究方向。


猪瘟病毒检测的研究进展
《养猪 》 2007
摘要:猪瘟,早期在美国称为猪霍乱(Hog cholera,HC),欧洲人称为古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便于与非洲猪瘟相区别。为避免与C-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的字首缩写词HCV相混淆,国际兽疫局(OIE)规定猪瘟全称为古典猪瘟,英文缩写为CSF。猪瘟(CSF)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病毒病。2006年被国际兽疫局(OIE)规定为必须通报


DTOPSIS法在玉米新杂交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种子世界 》 2007
摘要:玉米育种的最终目的是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新杂交种应用于生产。如果选育出的玉米新杂交种只有产量上的优势,而不具有抗逆性和适应性的优势,则该杂交种常常表现高产而不稳产,有的年份可能会减产,因此风险性大,不宜推广。对玉米新杂交种的


枣树高接新品种快速成形技术探讨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从改进枣果品质入手,进行了幼龄枣园高接新品种快速成形技术探讨。结果表明,高接后的枣树当年能快速成形,第二年恢复树冠,第三年达到质优丰产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