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尼罗罗非鱼卵黄脂磷蛋白的分离纯化与性质鉴定
《中国水产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ephacryl S-300过滤层析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成熟卵子匀浆液中分离纯化出了一种高分子量的蛋白。该蛋白能被Schiff试剂、甲基绿和苏丹黑B着色,Western blot显示能被金鱼卵黄脂磷蛋白(lipovitellin,Lv)多克隆抗血清特异性识别,在非变性条件下分子量约为560 k D,在SDS变性条件下分子量约为112 k D,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蛋白是一种含有糖、磷、脂基团的蛋白,符合鱼类Lv的性质,且与金鱼Lv有免疫交叉反应,从蛋白的性质和免疫原性以及分子量大小等角度判断,本研究获得的高纯度蛋白为尼罗罗非鱼卵黄脂磷蛋白;纯化的罗非鱼Lv在反复冻融、37℃及60℃处理条件下均未出现降解,表明罗非鱼Lv比鱼类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tg)更为稳定。研究结果为罗非鱼Lv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我国水产养殖病害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业与技术 》 2015
摘要:水产养殖病害控制技术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病害的现状、主要原因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我国的水产养殖存在发病复杂、种类较多和爆发性流行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种类超过负载最大能力、病害诊断有待提高等因素引起的,提出了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TRx、LvP38、CAT、POD基因的表达
《渔业科学进展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氧化反应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在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中的变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WSSV感染凡纳滨对虾6、12、24、48、72 h后,鳃和类淋巴组织中硫氧还原蛋白(TRx)、p38信号通路(Lv P38)、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在m 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感染对虾的类淋巴组织中,TRx、Lv P38、CAT、POD在72 h时表达量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在鳃组织中,该4种基因在12 h时表达量最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推断TRx、Lv P38、CAT、POD与WSSV感染密切相关。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WSSV 硫氧还原蛋白 Lv P38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大神堂特别保护区海域水质质量评价
《海洋湖沼通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天津大神堂特别保护区海域进行水质评价,分别于2013年5月和9月对该海域进行水质调查。本文采用熵权模糊数学法对天津大神堂特别保护区进行水质环境质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天津大神堂特别保护区除了9月2号站位的水质级别为Ⅱ级外,其余站位水质级别均为Ⅰ级,水体相对清洁;2013年5月份水质较9月水质稍好;2013年5月份海水水质主要受无机氮、铜、总石油烃的影响较大,9月份受汞、砷、锌的影响较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虹鳟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来自渤海、丹麦、道氏、挪威和美国加州的5个虹鳟(Onchorynchus mykiss)养殖群体的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分别在第249天、397天、552天和771天4个时间点观测了体重和体长变化。多重比较分析发现,20个杂交组合与对应5个自繁系之间在体重或体长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法估算了不同时间点体重和体长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反交效应、母体效应及自繁效应值。结果显示,只有少数的遗传效应是显著存在的,而且这些遗传效应在不同性状和不同时间点的表现不尽相同。整个观测过程中,渤海群体和道氏杂交组合的体重和体长生长速度都是最快的,并且在体长上与对应的自繁系比较差异显著(P<0.05)。体重性状上,道氏群体的一般配合力在249日龄和397日龄时最大,且均显著存在(P<0.05);母体效应在249日龄时显著存在(P<0.05),其效应值仅次于丹麦群体。体长性状上,道氏群体的母体效应在249日龄和397日龄时最大,且均显著存在(P<0.05)。在所有杂交组合中,渤海和道氏杂交组合最为高效,体重性状上,整个观测过程中其特殊配合力为最大;体长性状上,其特殊配合力均为正值(0.30,0.03,0.17,2.55),在771日龄时为最大,并显著存在(P<0.05)。研究表明,以道氏群体作为亲本之一可有效提高虹鳟后代生长性能,渤海和道氏群体的杂交组合效果最好,可以作为选育的基础群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虾夷扇贝不同性别类型2个Dmrt基因DM结构域分析
《海洋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性别决定和雌雄同体形成的分子机制,利用兼并引物,以闭壳肌基因组DNA为实验材料,扩增和克隆了虾夷扇贝Dmrt基因的DM结构域,雌性、雄性和雌雄同体3种性别共获得2个具有不同DM序列的克隆,序列长度均为141bp,分别命名为Py Dmrt3和Py Dmrt4。Py Dmrt3在3种性别类型中均有克隆,而雄性中还克隆出Py Dmrt4。结果表明,在虾夷扇贝不同性别中,Dmrt基因家族的成员可能会有不同;雄性py Dmrt3的DM结构域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频率高,其次是雌雄同体,雌性的较保守,与其他软体动物DM结构域比对,该基因家族在进化上仍然高度保守,由此推测,部分雄性可能是发生了性逆转的雌雄同体,这种较高的变异性可能也是雌雄同体的一个特点,Py Dmrt4可能参与调控雄性性别的形成。
关键词: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 性别 DM结构域 Dmrt基因 性逆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中国台湾红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和马来西亚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比较了3个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对比分析了3个群体间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6个可数性状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体在可数性状上无显著差异。在与出肉率有较高相关系数的比例性状上,中国台湾红罗非鱼群体与以色列红罗非鱼、马来西亚红罗非鱼群体均存在显著差异。8个可量比例性状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以色列红罗非鱼群体和马来西亚红罗非鱼群体形态最接近,而与中国台湾红罗非鱼群体形态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4.804%、16.667%、12.974%,累计贡献率为64.446%。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长、体厚、尾柄高是影响中国台湾红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群体体重的主要性状,体长、体高、体厚是影响马来西亚红罗非鱼群体体重的主要性状。多元分析结果表明,3个红罗非鱼群体在形态上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且主要表现在体高、头长、尾柄高、吻长、全长这5个形态性状指标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存温度对兴凯湖翘嘴鲌肌肉肌苷酸含量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在(20±1)、4、-20℃贮存条件下,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肌肉组织中肌苷酸(IMP)含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野生群体新鲜肌肉组织中IMP含量为1.6002mg/g,养殖群体新鲜肌肉组织中IMP含量为1.2487mg/g,野生群体IMP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与4℃相比,(20±1)℃贮存条件下肌肉组织IMP含量降解速度更快;-20℃低温冻存,肌肉组织中IMP含量高于(20±1)℃条件下新鲜肌肉组织,且降解缓慢;贮存时间对鱼肉肌苷酸降解速率有显著影响,长时间的贮存会降低食用鱼肉中肌苷酸含量,但短时间(5d)的冻存后可提高鱼肉中肌苷酸含量。实验结果表明:(20±1)℃条件下贮存不超过4h;4℃条件下贮存不超过12h;-20℃条件下贮存,5d左右食用最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赫哲族渔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中国农史 》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管理学中用于评价战略的重要分析工具,以其强调利益协调和发展可持续性的核心理念而具有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分析指导的价值。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结合赫哲族渔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将其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战略利益相关者和外围利益相关者三个基本层次,并基于每个利益相关群提出相应的赫哲族渔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战略举措,以期通过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努力,实现渔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总目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海上引进”管理的回顾与展望
《生物多样性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海上引进"定义为海洋生物国际贸易形式。CITES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海洋物种资源的管理,"与专业渔业组织的合作"、"海上引进"管理及"非致危性判定"是CITES推进海洋物种管理进程的3个重要步骤。2006年,CITES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海洋物种管理签订了合作备忘录;2013年,CITES第十六次缔约国大会表决通过了海洋物种"海上引进"管理框架。本文以CITES及相关国际渔业组织的会议记录为依据,系统回顾了CITES海洋物种管理议题,总结了"海上引进"管理提案在CITES缔约国大会获得通过的过程,分析并展望了CITES参与海洋物种管理的未来趋势。作者认为,"海上引进"管理为CITES参与和推进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因此对公海渔业资源利益分配产生深刻影响。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关注CITES海洋物种管理进展,积极参与CITES海洋物种管理政策及技术规则的制定,提高并完善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利用管理能力。
关键词: CITES 渔业 海洋物种 保护 管理 缔约国大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