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发展肉羊生产 满足市场需求
《农技服务 》 200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羊业得到较快发展,既为纺织工业提高了大量原料,又为城乡居民的食物结构调整提供了营养价值极高的羊肉品种。但是,我国西部和北部主要养羊地区,


水稻强化栽培(SRI)在“秋风”气候条件下的效果分析
《种子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2年选用9个贵州省自育杂交稻组合在贵州贵阳(海拔1140m)进行SRI试验,以同组合的高产栽培试验作对照。2002年8月中旬贵州遭受历史罕见低温(秋风)危害,8月9日-20日试验点上连续12d平均气温低于20℃,伴随降雨达10d,连续10d日照时数为0,参试杂交稻组合均遭受“秋风”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RI能有效地提高穗粒数、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提早齐穗期2-3d;采用30cm×30cm规格,黔两优58、金优467、K优467、金优431产量较高。本文讨论了SRI在贵州中高海拔稻区避低温(秋风)影响的问题。


黔油系列油菜新品种综合配套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 Ⅰ.黔南地区油菜新品种黔油11号的高产栽培模式
《贵州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为探索黔油系列油菜新品种黔油11号在贵州黔南山区自然生态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在贵定采取二次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黔油11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磷、钾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明确了黔油11号在该地区获得180kg/667m2以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是:密度为7301.60~7776.38株/667m2,纯N施用量为11.363~12.649kg/667m2,P2O5施用量为7.888~9.111kg/667m2,K2O施用量为21.001~22.465kg/667m2。N∶P2O5∶K2O的最佳配比为1.5∶1∶2.7。在黔南地区影响黔油11号产量的主要栽培因素是栽培密度,其次是氮肥,再次是磷肥和钾肥。
关键词: 黔油11号 高产 栽培技术 最优设计 回归数学模型


日本结球甘蓝引种试验初报
《贵州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贵州素有栽培春甘蓝的习惯,而且栽培面积较大,达2667hm~2以上,但是由于冬季气候不稳定,易引起春甘蓝的先期抽薹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虽然近几年来也选育出一些冬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但仍不能满足市场对品种多样化的需求。为此,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于2001年特从日本引进4个结球甘蓝品种进行试验,以期选出适合贵州等山区栽培的优良品种。


两优363优质稻无公害生产及产业化开发
《种子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优 36 3”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两系香型杂交稻 ,经检测 12项指标均达部颁 (NY/T83- 1988)标准。本文主要阐述“两优 36 3”从种子处理、基地选择、栽培技术等无公害生产要求。讨论了产业化开发问题。


特耐寒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金优431
《农技服务 》 2003
摘要:金优431是我所育成的恢复系Q431,与引进的不育系金23A,测配而成的特耐寒高产新组合,2000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