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施宝灵与多菌灵对稻瘟病菌的联合作用

贵州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在室内用平皿孢子萌发法测定了施宝灵、多菌灵及二者不同配比的混剂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施宝灵与多菌灵的混配组合 和组合 能够抑制稻瘟病菌孢子萌发,与单剂施宝灵和多菌灵相比,分别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和相加作用。这两个混配组合对稻瘟病菌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462.23和116.43,EC50值分别为3.69μg/ml和193.72μg/ml,施宝灵和多菌灵的EC50值是40.69μg/ml和89.67μg/ml。试验证明,6%的丙·多混剂 增效作用明显,为最佳配比。

关键词: 施宝灵 多菌灵 稻瘟病菌 联合作用 增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杂交油葵新品种的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

耕作与栽培 2003

摘要:通过对 2 0 0 1年的贵州省油葵区域试验结果分析表明 :稳定性较好 ,适应性较强的品种是G1 0 1 ,F51 (回归离差sdi2 分别为 0 0 7746 ,0 0 90 2 1 ;离回归系数bi分别为 0 961 ,1 1 98) ,其次是TRC1 4 1 5 ,TRC1 4 0 9(回归离差sdi2 分别为0 1 1 0 1 9,0 30 5 67;离回归系数bi分别为 0 861 ,0 973) ,适宜于贵州的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油葵 产量 稳定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百合饮料的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鲜百合为原料,不需要用淀粉酶对鲜百合中的淀粉进行酶分解处理,而采用0.1%琼脂、0.02%CMC和0.1%海藻酸钠作为混合稳定剂,对鲜百合进行加工和调配,即可制成酸甜可口、保健性强、稳定性高的百合保健饮料。

关键词: 百合 饮料 混合稳定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玉米育种中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种质的作用及其再利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通过对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种质历年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分析表明,随着美国杂交种的引进以及5003和U8112等含Reid种质选系及其衍生系的问世,育成的一批优良杂交种,历年来对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但近年来,我国华北区主要应用的骨干系掖478和掖107等,因某些抗性丧失使其直接利用受到一定限制。因而我国玉米育种家引进美国改良Reid种质中含热带血缘的优质高抗高产杂交种78599和3382等成功地选育出高配高抗自交系铁7922和78599 3等,已育出大批优良杂交种正广泛应用于我国玉米生产。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利用上述两类近缘杂交广基重组种质,然后本着优中选优、优劣互补和不断更新的原则再人工创建近缘广基综合群体进行群体改良和自交选系,让其优良特性得到再利用,应引起我国玉米育种家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种质 中国玉米 育种和生产 研究与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外追肥对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结实率的效果

中国蔬菜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国内外甘蓝一代杂种多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制种,由于自交不亲和系存在自交不亲和障碍,繁种十分困难。前人曾利用在甘蓝花期喷一定浓度盐水+硼砂水溶液的方法来克服自交不亲和性,提高结实率,但此法繁殖的亲本不宜用来繁殖原原种。目前繁殖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仍主要依靠蕾期人工授粉来获得自交种子,但自交多代易致使种子生活力衰退,引起繁种产量低、籽粒不饱满等问题。笔者在蕾期人工自交授粉的基础上,进行了根外追施磷、钾、钼、硼、锌肥的试验,以期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种子产量和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柏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2003 CSCD

关键词: 黄柏 病虫害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对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抗性的生化遗传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室内选育的小菜蛾抗杀虫双品系、抗杀螟丹品系和敏感品系 ,研究了各杂交世代小菜蛾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蛹期的乙酰胆碱酯酶 (AchE)和羧酸酯酶 (CarE)活性。结果表明 :杀虫双和杀螟丹的选择作用没有改变小菜蛾的性比、蛹重和羽化率等生物学特性 ;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AchE和CarE活性没有明显差异。由此进一步证明AchE和CarE的活性变化不是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的主要机理。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杀螟丹 生化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黄303AB的选育及其主要性状表现和遗传特性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

摘要: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新不育系黔黄303AB是选用双低油菜品系8904的可遗传黄籽雄性不育突变株,对突变株后代采取连续兄妹交保持和可育株自交分离纯化方法,结合夏繁加代定向培育而成的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其种子为土黄色或姜黄色,杂种粒色表现为母体遗传;不育性受2对隐性基因控制。其不育性稳定而彻底,恢复源广;农艺性状较好,品质性状优良,种子芥酸含量低于1%,硫甙含量35μmol·g-1左右,含油量45%左右,蛋白质含量26 36%。是开展黄籽优质杂交油菜育种的优良不育系。

关键词: 黄籽油菜 双低不育系 性状表现 选择育种 遗传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蛋白玉米在贵州实现产业化的前景

种子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优质蛋白玉米的产量已达到生产上主推的普通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水平 ,并且优质蛋白玉米的营养价值大大高于普通玉米 ,经济效益也显著高于普通玉米。优质蛋白玉米不仅可以收获籽粒作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而且它的茎秆及叶片也因其营养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玉米、适口性更好 ,更适宜作青饲饲料、青贮原料。值得注意的是 ,优质蛋白玉米嫩穗因其风味独特 ,使其完全有能力与糯玉米、甜玉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抢占玉米鲜食市场 ,进一步提高经济价值。当前 ,我国农业正处在调整种植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的进程中 ,在玉米生产上大力推广种植优质蛋白玉米 ,使优质蛋白玉米形成产业化 ,无疑是一良方。

关键词: 优质蛋白玉米 产业化 经济效益 营养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甘蓝型油菜不育系黔黄303AB的育性遗传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采用测交、杂交、自交、回交等方法对甘蓝型油菜不育系黔黄 30 3AB进行了育性遗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黔黄 30 3AB是受 2对隐性核基因 (s1s1s2 s2 )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系 ,其保持株的基因型为单显性杂合体 (S1s1s2 s2 或 s1s1S2 s2 ) ,其恢复系具有 2对纯合显性基因 (S1S1S2 S2 ) ,或者具有 1对纯合显性基因(S1S1s2 s2 或 s1s1S2 S2 )。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不育系 育性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