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58条记录
8种杀虫剂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

农药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喷雾法测试了8种杀虫剂对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的防治效果,为螺旋粉虱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不同虫态的螺旋粉虱的防效存在显著差异,而啶虫脒、灭多威和高效氯氰菊酯对成虫和若虫均有理想防效。

关键词: 杀虫剂 螺旋粉虱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6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10%虫螨腈悬浮剂、1.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5%茚虫威悬浮剂和24%虫酰肼悬浮剂4种杀虫剂防治甜菜夜蛾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不仅速效性好,药后第1天的相对防效为85.51%~98.23%,持效期也较长,药后第10天的相对防效仍维持在90%以上,且在本试验使用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无药害。

关键词: 杀虫剂 甜菜夜蛾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红蜘蛛药剂防治试验

中国果树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杀线剂对胡椒根结线虫病的防效

农药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选用了6种常用杀线剂对胡椒根结线虫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各供试药剂对胡椒根结线虫病均有防效,其中以10%噻唑磷GR表现最佳,药后30、60d10%噻唑磷GR30kg/hm2对幼虫的防效分别为83.68%和89.15%,10%噻唑磷GR22.5kg/hm2处理次之。试验结果表明,10%噻唑磷GR对胡椒根结线虫病不但防效高,且持效期长,是理想的杀线剂。

关键词: 胡椒 根结线虫 杀线剂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指山猪IGF2基因5'调控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遗传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五指山猪、滇南小耳猪、香猪、梅山猪和大白猪共60个样本的IGF2基因5'调控区部分片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研究。找到13个SNP,分别是:C5872T、C5888T、A5976G、C6010T、T6029A、C6037T、C6043T、C6063T、C6112T、C6164T、G13520A、G13563A和G13669A。T6029A为T←→A碱基颠换,A5976G、G13520A、G13563A和G13669A为A←→G转换,其他均为C←→T转换。针对13个SNP位点得到23种组合基因型。统计各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以及各组合基因型在总群体与各品种内的分布频率,发现3个小型猪在A5976G、C6164T和G13669A位点上的优势等位基因均分别为G、T和A,而梅山猪和大白猪的优势等位基因均分别为A、C和G;H19型为3个小型猪的特征组合基因型,而另两个猪品种为H15型。同时对123头五指山猪IGF2基因C5888T位点进行了PCR-RFLP分析,研究表明该位点C为优势等位基因(0.8536),CC为优势基因型(0.7235)。卡方检验表明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这些结果可为五指山猪等小型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矮小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遗传学依据。

关键词: 五指山猪 IGF2基因 SNP PCR-R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香蕉污斑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试验初报

中国植保导刊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发病蕉叶组织分离培养和回接致病性测定表明,在海南省发生的香蕉污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核菌(Rhizoctoniaspp.)侵染所致。调查发现,高温多湿、通风透光较差和荫蔽的蕉园发生重。采用清洁蕉园和药剂防治,取得了较好防效。

关键词: 香蕉污斑病 丝核菌 防治 病原菌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日升”番木瓜主要性状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三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39对SSR引物对海南114份普通野生稻、146份疣粒野生稻和81份药用野生稻进行扩增,从多态位点比率、平均等位基因数、香农指数等多个指标比较了3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疣粒野生稻次之;在所检测的53个位点中,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的多态位点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1/7和2/7,等位基因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37%和39%;平均每个位点的实际杂合度,以普通野生稻杂合度最高(60%),分别是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的4.6倍和6.6倍。Wright-统计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来自群间,当遗传一致度I等于0.53时,3个居群分别属于不同类群,因此建议将3个普通野生稻居群都纳入原生境保护点建设范围。同时,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无论居群间还是居群内遗传变异都很小,各居群个体间出现部分交叉,只有当I大于0.9时才分别聚为不同的类群,因此,在进行原生境保护时只需保护遗传多样性水平高的居群即可。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疣粒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SSR 遗传多样性

优质香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琼香两优2号

杂交水稻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琼香两优2号是海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新型旱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琼香-1S(原名GHS)为母本,优质常规稻品种特籼占25为父本配组育成。该组合在海南早造种植,全生育期130~135 d,产量7.5~9.8 t/hm2,适应性强,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2级标准,米饭具茉莉花香,适口性好,2006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06015)。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琼香两优2号 香型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菌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茶树菇在内地许多省市都有栽培的报道,但在海南尚无引种栽培报道。为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开拓农村生产致富门路,笔者在海口市进行了较系统的栽培技术探索,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