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油菜新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种子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 1996~ 1998年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表明 :黔杂93114(黔油 11号 )丰产性好 ,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在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好的地方种植 ,产量潜力更大 ;940 7(贵杂3号 )丰产性好 ,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黔杂 96 0 1丰产性较好 ,适宜在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药性遗传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研究
《昆虫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室内选育 119代的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 ,通过反复回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 80个引物对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小菜蛾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在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中有 3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1条特异扩增带 ,2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2条特异扩增带 ,1个引物产生 3条特异扩增带 ;在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中 ,有 4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1条特异扩增带 ,1个引物产生了 2条特异扩增带。在培育近等基因系的多次回交过程中 ,与抗性有关的遗传因子被逐步置换到敏感品系的基因组中 ,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异带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敏感性有关。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杀螟丹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黔中黄壤丘陵中低产田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综合报告
《贵州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黔中黄壤丘陵中低产田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 ,是国家科技部“九五”中低产田治理与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攻关项目中的一个专题 ,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特 ,长顺县人民政府及贵州省农业综合开发凯佐试验区参加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综合所具体实施。 5年来 ,课题组科技人员针对黔中黄壤旱地、旱坡地土壤偏酸、p H值一般为 4 .8~ 6 .0 1、土壤肥力低下、耕作栽培技术落后、田间管理粗放、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主要问题 ,进行了攻关试验研究。所发表的文章提出了黔中酸性黄壤旱地的改良技术措施和旱坡地生物保持水土技术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较好的技术措施。当然存在的问题还很多 ,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期刊出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图片见封 3、封 4 ) ,并望给予批评指教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的现实遗传力
《昆虫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室内选育 119代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抗性品系 ,分析了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药性的现实遗传力 ,并对遗传力和杀虫剂的杀死率对抗性发展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室内继代药剂选择 119代后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的遗传力很低 (h2 =0 0 3)。因此 ,小菜蛾对这两种药剂产生更高水平抗性的潜力不大。在选择的前半段 (F30 ) ,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抗性遗传力 (分别为 0 14和 0 11)高于选择后半段 (F80 )的遗传力 (均为 0 0 5) ,选择前、后半段的选择差数没有明显差别。即使在室内选择条件下 ,假如斜率 =2 0 (δP=0 5) ,h2 =0 0 5,群体中 70 %个体致死时要获得 10倍的抗性 ,约需 34代。田间条件下 ,由于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环境变异等因素的影响 ,抗性增长 10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此田间条件下小菜蛾在短期内不易对杀虫双和杀螟丹产生高水平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