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油菜生态型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进展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CSCD

关键词: 油菜 生态型雄性不育 研究与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不同耕作制与水土保持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1999~ 2 0 0 0年连续 2年试验研究表明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分带轮作水土保持效益优于净作 ,分带轮作制中洋芋 (油菜或小麦 ) /绿肥 /玉米 /红薯轮作方式优于油菜 (小麦 ) /绿肥 /玉米 /大豆 ;不同作物轮作对产量的影响小季以洋芋 >油菜 >小麦 ,大季以红薯 >大豆 ;适宜的分带轮作制为洋芋 (或油菜 ) /绿肥 /玉米 /红薯 ,其水土流失最小 ,作物总产量最高。

关键词: 旱坡地 耕作制 水土流失 作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菊离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耕作与栽培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油菜新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种子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 1996~ 1998年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表明 :黔杂93114(黔油 11号 )丰产性好 ,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在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好的地方种植 ,产量潜力更大 ;940 7(贵杂3号 )丰产性好 ,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黔杂 96 0 1丰产性较好 ,适宜在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

关键词: 杂交油菜 区域试验 丰产稳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药性遗传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研究

昆虫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室内选育 119代的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 ,通过反复回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 80个引物对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小菜蛾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在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中有 3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1条特异扩增带 ,2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2条特异扩增带 ,1个引物产生 3条特异扩增带 ;在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中 ,有 4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1条特异扩增带 ,1个引物产生了 2条特异扩增带。在培育近等基因系的多次回交过程中 ,与抗性有关的遗传因子被逐步置换到敏感品系的基因组中 ,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异带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敏感性有关。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杀螟丹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363的产量与品质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 363经区域性试验和生产试验 ,产量与对照汕优晚 3相当 ,12项稻米品质检测除垩白米率 ( 14% )外 ,其余 11项指标均达农业部颁优质稻米标准二级以上 ,并具有香味。生育期比对照晚熟2 d左右。 2 0 0 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两优363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中黄壤丘陵中低产田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综合报告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黔中黄壤丘陵中低产田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 ,是国家科技部“九五”中低产田治理与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攻关项目中的一个专题 ,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特 ,长顺县人民政府及贵州省农业综合开发凯佐试验区参加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综合所具体实施。 5年来 ,课题组科技人员针对黔中黄壤旱地、旱坡地土壤偏酸、p H值一般为 4 .8~ 6 .0 1、土壤肥力低下、耕作栽培技术落后、田间管理粗放、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主要问题 ,进行了攻关试验研究。所发表的文章提出了黔中酸性黄壤旱地的改良技术措施和旱坡地生物保持水土技术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较好的技术措施。当然存在的问题还很多 ,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期刊出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图片见封 3、封 4 ) ,并望给予批评指教

关键词: 黔中黄壤 中低产田 治理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畜禽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贵州畜牧兽医 2001

摘要:通过资料综述了国内学者对家畜家禽的乙型肝炎研究新进展。学者主要采用人医常用的ELISA试剂盒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家畜家禽乙型肝炎病。其结果 :畜禽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分别为 ,奶牛平均 2 4 1% ;黄牛平均15 6% ;猪平均 2 0 % ;羊平均 15 % ;鸡平均 12 % ;鸭平均 5 0~ 70 % ;鹅平均 14 5 %。但用针对HBV表面抗原基因不同部位的两对引物作PCR分析 ,结果未能扩增出特异片段。

关键词: 畜禽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ELISA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参与式果树发展探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贵州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山区省份 ,荒山坡地资源极为丰富。种植经济林果木是利用荒地资源 ,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果树发展一般是政府技术部门根据项目计划引进果苗发放给农民种植。农民在项目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没有主动性因而失去积极性。该研究针对传统的果树发展项目存在的问题 ,采用参与式方法 ,即农民自始至终参与到项目的决策、计划、实施到收益分配的全过程中 ,在两个试验村发展果树。有了主动性 ,农民的思想从为“政府种树”转变成“为自己种树”,重视果树管理 ,效益明显。

关键词: 参与式 果树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的现实遗传力

昆虫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室内选育 119代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抗性品系 ,分析了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药性的现实遗传力 ,并对遗传力和杀虫剂的杀死率对抗性发展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室内继代药剂选择 119代后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的遗传力很低 (h2 =0 0 3)。因此 ,小菜蛾对这两种药剂产生更高水平抗性的潜力不大。在选择的前半段 (F30 ) ,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抗性遗传力 (分别为 0 14和 0 11)高于选择后半段 (F80 )的遗传力 (均为 0 0 5) ,选择前、后半段的选择差数没有明显差别。即使在室内选择条件下 ,假如斜率 =2 0 (δP=0 5) ,h2 =0 0 5,群体中 70 %个体致死时要获得 10倍的抗性 ,约需 34代。田间条件下 ,由于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环境变异等因素的影响 ,抗性增长 10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此田间条件下小菜蛾在短期内不易对杀虫双和杀螟丹产生高水平抗性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杀螟丹 遗传力 抗性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