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贵州山区社区自然资源管理》项目参与性评估报告
《贵州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中国贵州山区社区自然资源管理》项目已实施了近 6年。为了解项目实施效果 ,于 2 0 0 0年 12月 18日和 2 0 0 1年 1月 3~ 4日 ,项目组与试验区及周边非试验区的干部村民一起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参与性的综合评估。评估结果 ,使项目组研究人员与试验区村民对项目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达成了共识 ,也为进一步的推广研究提供了依据。


苦荬菜栽培技术及利用
《农技服务 》 2001
摘要:苦荬菜(Lactuce jndical.L.),又名苦菜、鹅菜、山莴苣等。由野生经多年驯化选育,已成为广泛栽培的优良高产饲料作物。除我国大面积种植外,日本、朝鲜、印度及俄罗斯也有分


贵州省小麦育成品种(系)性状分析及发展方向初探
《耕作与栽培 》 2001
摘要:根据 1995~ 1999年间贵州省小麦区域试验汇总和全国小麦长江中上游冬麦组区域试验贵阳试点材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 ,近几年新育成品种 (系 )在持续增产的基础上 ,成熟期显著提前 ,抗白粉病性较强 ,品质育种方面也有较大突破 ,不足的是育成的多数品种地域性较强 ,贵州省小麦品种今后一段时间在加强高产、抗性研究的基础上 ,应重视选择适宜多种生态类型的品种 ,确保增产、稳产 ,同时 ,加强品质育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贵州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 2001
摘要:贵州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与利用已取得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1)收集整理了地方稻种5168份并入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系统完成其农艺性状和特性的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一批矮秆、大穗、大粒、优质、特种稻、抗病虫、抗衰以及耐冷、抗旱性突出的优异种质;(2)研究表明,品种多样性是环境对品种的选择和品种对环境的适应双向作用的环境同化产物,在贵州高原低温高湿寡照生境下形成禾类和旱稻等种质资源;(3)开展了地方稻种中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源、非 sd-1基因新矮源、广亲和、双(多)胚等特性有利基因资源的鉴定和筛选;(4)明确了收集品种的类型及其保存途径,建立以基础样品、活动样品和核心样品的分类数据库为基础的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推动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稻(Oryza sativa L) 种质资源 多样性 研究与利用 贵州


黔白2号大白菜新品种的选育
《种子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黔白 2号是由贵州农家品种‘包头青’及省外引入品种‘河头早’中选育出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 b85 - 3- 1- 5 - 9- 3和 f91-2 - 8- 11- 6 - 8互为父母本配制而成。生育期 77d(d) ,外叶深绿 ,叶面皱缩刺毛稀少 ,叶球高桩叠抱、浅绿色 ,球形指数 2 .5 9,叶帮比 1.0 ,净菜率 71% ,单球重量 1.1kg,平均每 6 6 7m2 产净菜2 5 0 0~ 30 0 0 kg。具有包心早 ,结球紧实 ,抗病性强 ,品质优良 ,商品性好等特点


甘蓝型油菜凸耳叶性状的观察
《贵州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从油菜品种资源以及杂交后代中发现了油菜叶变异株——凸耳叶植株。套袋自交纯化后种植观察 ,发现油菜凸耳叶性状最先起始叶位多出现在第 4~ 5片真叶上。在同一片真叶上一般可同时着生 1~ 5个凸耳叶。凸耳叶面积大小一般在 0 .0 5~ 4 .2 cm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