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苹果化学疏花疏果研究进展
《果树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文献报道对苹果的化学疏花疏果研究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苹果化学疏花疏果从1930年开始研究以来,发现20余种化学药剂有疏花疏果作用,其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有西维因、NAA、石硫合剂,西维因和NAA用于疏果,石硫合剂用于疏花。但由于这些疏花疏果剂及其应用效果都存在一定缺点,近年来各国研究工作者致力于研究和寻找无公害的疏花疏果剂。影响化学疏花疏果的因子基本明确,有关研究报道比较一致。对化学疏花疏果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不一,尚存在分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对旱地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经过3年的研究表明,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不仅能提高旱地莜麦产量,获得高产和稳产,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养分。只增施化肥,不施或少施有机肥,不仅莜麦产量较低,而且导致土壤养分逐渐减少,土壤有机质逐年下降,土壤板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叶七种质资源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时珍国医国药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苦叶七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30个苦叶七地方品种进行检测,并用NTSYS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统计和聚类。结果80个随机引物中有10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平均可扩增出6个片段。聚类分析表明,全部材料可划分为五个类群。结论苦叶七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关键词: 苦叶七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途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快慢与效果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性质、农业外部环境条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柠条饲喂山羊效果试验
《草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在春季将没有发芽的2~3年生柠条Caraganasp.枝切成1~3 cm短节,对波尔山羊、本地黑山羊及波尔山羊杂种羊进行舍饲饲喂试验,经30 d的正式饲养试验,其结果为:柠条代替基础日粮中50%干玉米秸秆,羊只日增重为129 g;柠条代替基础日粮中70%干玉米秸秆组,羊只日增重为122 g;单纯饲喂干玉米秸秆组羊只日增重为128 g;单纯饲喂柠条组羊只日增重为8.33 g(黑山羊)。结果表明,柠条在冬春季可作为羊的基础饲草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作物-昆虫系统中镉在中华稻蝗体内的累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人工配置镉污染土壤、塑料盘种植小麦及笼中喂养中华稻蝗的方法,研究了重金属镉在中华稻蝗不同体段和器官(头部、胸部、腹部、消化道、后足、精巢以及卵巢)的累积状况。供试中华稻蝗以生长于镉浓度为0、15、30、45、60、75、90mg·kg-1土壤中的小麦为食,小麦叶片中重金属镉的含量依次为0.36、12.95、19.89、21.95、22.91、26.68、27.96mg·kg-1。镉通过食物链进入中华稻蝗体内。结果表明,土壤中的镉可以通过小麦进入中华稻蝗体内。对于雄性与雌性中华稻蝗,在上述不同体段中,以消化道的累积浓度最高,在不同浓度下累积浓度依次为:雄性0.97、5.74、18.90、16.67、49.70、35.80、27.70mg·kg-1;雌性0.70、5.68、27.10、23.98、49.75、40.14、83.21mg·kg-1;均在后足的累积浓度最低,依次为:雄性0.09、0.12、0.30、0.25、0.23、0.09、0.88mg·kg-1;雌性0.04、0.10、0.33、0.46、0.21、0.15、0.61mg·kg-1。对于空白组,在相同体段雄性的累积浓度高于雌性;对于处理组,同一浓度相同体段,雌性的累积浓度高于雄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种牧草对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群落动态的影响
《生态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地管理枣树害虫,2004年在太谷地区对不同处理枣园的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群落动态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种牧草枣园捕食性天敌种类明显多于(p<0·05)未间种牧草的枣园,种草综合防治园捕食性天敌种类明显多于(p<0·05)种草常规防治园;在枣树不同发育阶段,种草不防治区害虫物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明显大于(p<0·05)未间种牧草的枣园;优势度则是未间种牧草的枣园明显(p<0·05)大于间种牧草枣园;捕食性天敌个体数与害虫个体数的比值是间种牧草枣园明显(p<0·05)大于未间种牧草的枣园,种草综合防治区明显大于(p<0·05)种草常规防治区。就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和重叠而言,不同发育阶段的枣园害虫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平均宽度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捕食性天敌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平均宽度是种草枣园明显(p<0·05)大于未种草枣园;不同发育阶段种草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平均重叠程度明显(p<0·05)大于未种草枣园;不同处理枣园捕食性天敌群落中主要种类的前二个主分量负荷值,间种牧草枣区明显(p<0·05)大于未间种牧草的枣区,而枣园害虫群落中主要种类前二个主分量的负荷值是未间种牧草枣区明显(p<0·05)大于间种牧草的枣区。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参数相关性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可见用捕食性天敌功能团和按枣树生育期划分害虫发生阶段以替代物种进行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群落学研究是切实可行的。总之,枣园种草不仅提高了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同时也增加了捕食性天敌控制害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