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化学杂交剂S0-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小麦研究 2006

摘要:以10个小麦品种和化学杂交剂SQ-1为材料,研究了SQ-1的杀雄效果及其不同基因型小麦对SQ-1的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主茎旗叶抽出倒2叶一半,幼穗长为2.5―4.0cm,穗分化期为药隔期喷施4.0kg/hm^2的SQ-1,诱导雄性不育率达到了99.93%以上,并经方差分析,材料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化学杂交剂SQ-1与参试小麦不同基因型品种不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

关键词: 小麦 化学杂交剂 雄性不育 品种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A_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A2细胞质在中国近年来的研究情况,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高粱A2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是美国高粱育种家Schertz于1976年研究发现,1979年引入中国,并于1987年育成第1个A2型杂交种。

关键词: 高粱 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败育过程 育性遗传 恢复基因定位 DNA甲基化 核质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防亚美尼亚杏裂果试验初报

山西果树 2006

摘要:通过对亚美尼亚杏进行果实套袋(苹果膜袋和梨普通单层黄纸袋)和喷施化学试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来防止裂果发生的试验表明,套袋可以基本达到预防裂果的目的(裂果率1.0%~4.3%),但费时费力,成本高,不易推广;喷施0.3%氯化钙、50mg/L萘乙酸、0.4%硼酸、30mg/L赤霉素在很大程度上都能降低裂果率,而且可操作性强,其中,在果实第二次膨大期喷施0.4%硼酸防裂果效果最佳,裂果率可降至11.3%(对照为62.5%)。

关键词: 亚美尼亚杏 预防 裂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芽山鬼箭锦鸡儿灌丛营养特征及土壤养分分布规律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带鬼箭锦鸡儿(Caraganajubata)灌丛营养成分季节性变化和土壤养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鬼箭锦鸡儿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粗蛋白含量达20·27%,粗纤维含量33·83%,灰分5·12%,同时含有丰富的Ca、Fe、Mn等中微量元素,是亚高山草场家畜的优质饲料来源.鬼箭锦鸡儿营养成分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从5月开始,随着灌丛生长发育,体内粗蛋白、灰分和矿质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7月(开花期)达到最高,然后逐步降低.为适应海拔高、气温低、土层薄的亚高山草甸带生境,鬼箭锦鸡儿灌丛周围的土壤养分向灌丛中心聚集,灌丛中心的土壤电导率、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有效钾分别较灌丛边缘高18·8%、16·4%、18·7%、16·6%和8·4%,形成了明显的"肥岛效应".鬼箭锦鸡儿灌丛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出现富集,有效磷、速效钾和速效铁、锰在根际周围出现明显亏缺,表明鬼箭锦鸡儿具有高效固氮和吸收利用土壤养分的能力.

关键词: 芦芽山 鬼箭锦鸡儿 营养成分 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肥岛效应 根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虫棉2001pb-3特性及培育过程

山西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应用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2001Pb-3,其遗传性稳定,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高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纤维品质符合国家纺织工业要求。2005年3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转基因 抗虫棉 特性 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赤霉菌毒素中毒和巴氏杆菌病的混合感染

中国兽医杂志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薏米的开发利用价值

杂粮作物 2006

摘要:薏米既可食用,又可药用。薏米的药用价值已远远大于其食用价值。对它的利用从传统的做主食用、药用,发展到现在的美容、减肥,薏米甚至进了菜谱、制成了果冻等等。国内外对薏米的深加工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发展前景看好。

关键词: 薏米 生物学特性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高淀粉多抗玉米杂交种品玉3号的选育研究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品玉3号是山西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以自选系293为母本,自选系383为父本,于2000年育成的玉米单交种。经多年试验示范表明,品玉3号比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增产5%以上,具有增产潜力大、抗多种病害、淀粉含量高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及黄淮海夏播区种植。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品玉3号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合子胚和体细胞胚发育过程的观察与比较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对临猗梨枣、壶瓶枣、晋矮1号等13个品种的枣胚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并诱导晋矮1号成熟胚的愈伤组织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形成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体细胞胚产生于愈伤组织的表层细胞或内部细胞。在鱼雷胚期已有导管的分化,子叶期的维管组织呈“Y”形。枣合子胚及体细胞胚的发育均经历了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五个时期。大多数品种的枣胚从球形胚期或心形胚期即开始败育,只有极少数品种可发育到成熟胚,而且合子胚形成的能力、胚败育时发育的程度等均存在着大的品种间差异,同一品种甚至同一子房内胚的发育进程也不同步。

关键词: 胚发育 胚败育 体细胞胚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园介壳虫的防治技术

山西果树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