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拮抗放线菌06-6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从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出拮抗放线菌,并筛选出对4种靶标菌均具有明显拮抗效果的菌株06-6,对该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及生理生化鉴定,从而确定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技术参数,通过鉴定初步将其归类为灰红紫类群(Griseorubroviolaceus)。

关键词: 拮抗放线菌 筛选 鉴定 发酵条件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S_1选择法对12个玉米群体改良效果的比较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玉米群体进行合理有效的改良利用,通过改良S1选择法对12个玉米群体改良一轮后进行效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是构成产量的三因素,遗传增益最大的群体为蒙群2,其他依次为蒙群4、蒙群1等7个群体,蒙群3及3个国外引进群体遗传增益为负值;玉米群体在穗部、植株性状以及遗传变异中均存在一定的变化。试验研究得出,蒙群2、蒙群4、中综7号、蒙C群、蒙A群产量遗传增益均较大,并在其他农艺性状中改良效果显著,可直接选择优株自交进行选系,而其余7个群体遗传增益小,改良利用潜力不大。

关键词: 改良S1选择法 玉米群体 遗传增益 比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产量、性状及效益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对玉米产量、性状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A-40处理(沃夫特控释肥600 kg/hm2)的穗长最长;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 kg/hm2)无秃尖;CK2-40处理(二次追肥600 kg/hm2)行粒数最多,产量最高;从纯收益角度来分析,A-40处理纯收益最高,CK2-40处理次之;除CK2处理(二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外,施用A、B、C 3种控释肥、CK1(一次追肥)产量和纯收益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说明并非所有的施肥量与产量和纯收益均呈正比,因此应选择最佳的肥料种类、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以减少土壤环境污染;建议施用沃夫特控释肥600 kg/hm2,并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关键词: 玉米 施肥 产量 性状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肥对根用芥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赤芥1号"品种根用芥菜为试材,按每667m2施用5、10、15、20、25kg硫酸钾设置5个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根用芥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根用芥菜的产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钾肥可以提高根用芥菜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使可溶性糖与总糖、总酸的比值增大,纤维素含量下降,改善根用芥菜的品质。该试验条件下根用芥菜钾肥最佳施用量为15kg/667m2。

关键词: 根用芥菜 钾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鸡垂直传播病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种鸡垂直传播性疾病是危害种鸡场最严重的一大类传染病,因其可以将病原体通过卵直接传染给商品代鸡,侵害生殖系统,降低生产性能,给养鸡业造成困扰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种鸡养殖生产中倍受重视。文章详细阐述了种鸡垂直传播病的病原类别及其研究进展,为广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垂直传播 种鸡 病原学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赤谷17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赤谷17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以99-562为母本,以99-94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海南加代动态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为国家一级优质米,2010~2011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中,适应度较高,2年平均产量位居第2位,平均产量5 385.45 kg/hm2,较对照九谷11增产4.69%;在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5 154.00 kg/hm2,较对照九谷11增产6.21%,2013年1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宜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肇源县、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双辽市、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等地≥10℃积温2 600~2 900℃春谷区种植。

关键词: 谷子 赤谷17 选育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峰地区蛋鸡疾病流行特点与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赤峰地区蛋鸡饲养量的增加,饲养密度的加大,环境污染加剧,养殖场(户)相关措施不到位,致使蛋鸡疾病发生频繁和复杂,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收集、整理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养鸡技术服务部在赤峰市各门诊连续4年接收的病例和巡回服务调查资料,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结果及跟踪、反馈的材料,经统计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羊水、胎儿肾脏组织中表达Oct-4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分子学特性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建立从绵羊羊水、胎儿肾脏组织中分离培养表达Oct-4细胞的新方法,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初步探索二者在分子生物学特性方面的联系及差异。采用0.01%胰酶培养液,从同一只受孕中期绵羊的羊水和胎儿肾脏组织中各分离1株细胞。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从绵羊羊水、胎儿肾脏组织中分离的细胞均表达胚胎干细胞相关标志基因Oct-4、胚胎生殖细胞标志基因SSEA-1、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Ⅱ、细胞凋亡基因Bax及抑制细胞凋亡基因Bcl-2,不表达MHC-Ⅰ、Nanog及TERT,因此,将羊水中表达Oct-4的细胞暂命名为羊水来源多潜能干细胞(amniotic fluid stem cells,AFSC),胎儿肾脏组织中表达Oct-4的细胞暂命名为肾脏组织干细胞(renal tissue stem cells,RTSC)。相对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二者的Oct-4、Bax及Bcl-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绵羊羊水中表达Oct-4的细胞(AFSC)和胎儿肾脏组织中表达Oct-4的细胞(RTSC)体外悬浮培养7d均能形成类胚体。试验成功建立了从绵羊羊水、胎儿肾脏组织中分离培养表达Oct-4细胞的新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初步显示绵羊羊水中表达Oct-4的细胞和胎儿肾脏组织中表达Oct-4的细胞具有相同的起源,并在体内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

关键词: 绵羊 0.01%胰酶培养液 羊水 胎儿肾脏组织 Oct-4 细胞 类胚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苜蓿轮作玉米后不同种植年限玉米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特性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苜蓿轮作玉米后不同种植年限玉米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特性,以金山27为试材,紫花苜蓿地为前茬,连续4年采用同一高产栽培方案种植玉米,吐丝期开始,每10 d 1次,测定不同层位叶片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苜蓿轮作玉米后,玉米产量随玉米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与种植玉米第一年相比,第二、三、四年产量分别下降了9.7%,13.6%和19.1%。苜蓿轮作玉米后,不同种植年限玉米吐丝后叶片衰老速率随玉米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生育进程差异增加。不同生育时期和层位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玉米种植年限增加而下降,吐丝后20 d到叶丝后40 d差异达显著水平,尤以穗位叶为甚。不同生育时期和层位叶片SOD和POD活性随玉米种植年限的递增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限间SOD、POD活性随生育进程差异逐渐增加。不同生育时期和层位玉米叶片MDA含量随玉米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且随生育进程差异增大,穗位叶最为明显。苜蓿轮作玉米后,随玉米种植年限的增加,玉米产量下降,生育后期叶片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叶片衰老速率增大,尤以穗位叶为甚。

关键词: 苜蓿轮作玉米 种植年限 生育后期 叶片衰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明绿系选后代遗传多样性与高产特征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内蒙古中东部地区61份绿豆品种大明绿系选后代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及通径分析,明确了后代品系遗传类型及高产群体性状特征。结果表明,大明绿后代品系间性状差异显著,单株荚数变异系数最大为31.61%,其次为单株粒重28.05%,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多样性指数为单株荚数2.02,每荚粒数2.01,百粒重1.89,单株粒重1.96。后代品系主要有6种类型,各性状对单株粒重影响大小依次为:单株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节数>株高。高产类型品系主要特征指标为单株粒重超过15 g,单株荚数超过30荚,每荚粒数8~10粒,株高48~60 cm,节数9~10节,百粒重可根据不同需求制定标准。

关键词: 绿豆 系选后代 多样性 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