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河北省农业规模经营探讨

华北农学报 1988

摘要:本文根据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取得成功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出现的兼业问题,论述了初始阶段农村兼业的作用与优点和兼业化农业无法克服的缺陷,以及由兼业化导致农业与粮食生产徘徊与萎缩的可能性.提出了在经济发达区积极发展生产力和适时开展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业物质技术投入、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等,使务农种粮与务工经商收入相对平衡.是防止农业停滞萎缩和进一步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建议农业规模经营应根据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平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状况,因地制宜的发展,并从土地、税收、财政信贷、价格等方面予以保证.

关键词: 农业 规模经营 兼业经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实生系与其无性系性状相关关系及早期选择利用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88

摘要:甘暮实生系是分离世代,其性状的变异与资源品种表现同一趋势,与其无性系在诸多性状上呈强弱不同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对实生系进行早期选择利用的基础.根据结薯性可将实生系分为成薯、膨大和直根3个类型,成薯系%因组合而异,受环境影响不明显.5年的研究结果证明:无性系类型间的产量性状有明显差异,从成薯类型选育高产新品系的入选率高.在此问题上和美国Granberry.M.等的认识不同.建议把我国甘薯育种的初选期提早到实生系时期,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笔者认为把甘薯杂交种子培育的株系,定名为实生系,比较确切.

关键词: 甘薯实生系 性状变异 早期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自交系苗期耐冷性鉴定

华北农学报 1988

摘要:采用低温下发芽鉴定,田间分期播种和人工低温处理完整植株等方法,研究了8个玉米自交系苗期耐冷性反应.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的耐冷性可以分为强、中、弱等类型.玉米自交系的主要耐冷特征有耐冷性总指数、发芽临界温度、早播幼苗地上部分干重、早播叶片束缚水含量、叶片膜透性相对电导值达50%的时间、叶片超弱发光强度达1/2Max的时间和植株干枯率达50%的时间等指标.常温下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耐冷性呈正相关,低温下脯氨酸积累量与耐冷性呈负相关.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耐冷性 超弱发光 游离脯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农田土壤肥力特点及培育途径

河北农业科学 1988

摘要:近年来,我省高效农田发展很快,估计面积已达数百万亩。高效农田是传统的间套复种、精耕细作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集约经营和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的雏形,它在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商品率和提高经济效益上确有重要作用。目前,广大农民建设和扩大高效农田的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午睡原因的研究(Ⅳ)——小麦灌浆期营养器官糖分积累动态特点

华北农学报 1988

摘要:在以往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小麦灌浆期叶片、鞘、茎糖分日变化和各生育期叶片糖分日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乳熟期小麦叶片中午糖分积累明显且主要是蔗糖积累.施防午睡剂后由于减少了叶糖分积累,从而午睡减轻、日光合产值提高和增加了籽粒产量.

关键词: 小麦 光合午睡 糖分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土壤硼的含量与分布

华北农学报 1988

摘要:河北土壤全硼平均25.9ppm,变幅2—75ppm.用沸水5分钟提取的有效硼平均0.50ppm,变幅0.02—9.38ppm.全省61.8%的耕地有效硼在临界缺乏值(0.5ppm)以下,0.51—1.0ppm中硼耕地占32.5%,>1.0ppm高硼耕地仅占5.7%.土壤硼含量决定于成土母质.在成土过程中数量消长期与成土条件,土壤质地、有机质、碳酸钙、pH等有关.本文讨论了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关键词: 土壤硼 含量分布 河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籽粒苋耐盐性的研究初报

土壤通报 1988

摘要:美国籽粒苋的耐盐性能较好,在5.26个大气压下可以正常萌发,临界值为7.03个大气压,极限值为10.51个大气压.在滨海0.15%盐化潮土上可以正常出苗,0.15~0.4%范围内受抑制,0.4%以上不出苗.苗期以后各个生育阶段籽粒苋的耐盐性比苗期有所提高,0.4%以下生长发育正常,0.4~0.6%受抑制,0.6%以上死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密植生理生态效应初探

果树科学 1988

摘要:通过对密植条件下的板栗个体与群体的生态结构、生理机能和产量构成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了板栗各品系间密植生理生态效应,以探索板栗最佳模式,为设计和制定丰产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凹缘菱纹叶蝉的越冬习性与传播枣疯病的关系

植物病理学报 1988

摘要:发现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us seIIatus Uhler)是传播枣疯病的主要媒介叶蝉之一.在我国华北,它于8月下旬开始迁往枣林附近的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Franco)上,以成虫越冬,但不在松、柏树上繁殖世代.9月中旬迁移越冬进入盛期,10月份松、柏树上的虫口已达高峰;翌年4月中旬转移活动,5月上旬枣芽萌发期间全部迁离松,柏树.经接种实生枣苗证明:越冬后成虫仍保持较高的传染枣疯病的能力,每苗接虫2—5头,枣苗发病率达7.1—76:2%.试验也证明,带毒叶蝉的其子代叶蝉不再带毒。本试验同时证明,带病叶蝉不单纯是传病媒介,而且是一种相当持久的枣疯病侵染源,防治上应予以充分注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撩种子小蜂防治研究进展

河北农业科学 1988

摘要:木橑适应性、抗逆性非常强,有薄土能长,无土有石缝也能生,是太行山南部石灰岩地区的优势树种和优良植被。邯郸地区武安县、涉县、磁县三县共有结果树达138万多株,石家庄、保定地区也有分布,木橑树一般结果十至几十斤,多的一棵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