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应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88

摘要:1974—1977年应用拟澳洲赤眼峰(Trichogramma Confusum Viggiani)和松毛虫赤眼峰(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ia)进行了防治棉铃虫的研究.1975年在博野县释放拟澳洲赤眼峰防治二代棉铃虫20.1亩,6月中下旬放蜂4—6次,每亩放蜂2.1—4.2万头(放蜂期棉田灌水一次)卵寄生率达60.1—64.7%,6月下旬调查百株残虫量放蜂田8—9头,化防田28—30头.1976年在博野县和望都县释放拟澳洲赤眼蜂防治二代棉铃虫,前者放蜂58亩,放蜂3次,亩放蜂量4.4—5.5万头,卵寄生率72.2—82.1%,7月1日调查,百株残虫量放蜂田7—15头,化防田27—48头.后者放蜂99亩,放蜂3—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的颈动脉放血法

黑龙江畜牧兽医 1988

摘要:左手将鸡的头部保定,右持一手术刀,插进鸡口腔8厘米左右,刀尖向上、向外,稍用力,切断鸡的后预动脉,2—3分钟即可放血完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配套嫁接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1988

摘要:我国桑树嫁接方法颇多,生产上大批繁苗,常以袋接为主,优点是成活率高、苗壮。有些地区也采用芽接和带根扦插.芽接简便易行.嫁接时期长,省接穗,成活率也不低。但袋接、芽接要求砧木较粗,直径0.6厘米以下者难以应用。而带根扦插则可利用直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研新产品——小米酥卷

农业科技通讯 1988

摘要:小米酥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室新近研制成功的一项新技术产品,最近已按阶段性成果通过部级委托验收、鉴定。准予转让技术,尽快开发生产。现就小米酥卷的产品特点和技术生产工艺要求,作一概括介绍。一、选料和配方小米酥卷是选用优质新鲜小米精粉为主料,配以适量的白糖、鲜鸡蛋、植物油、淀粉、奶粉等辅料,依据食物组合产生营养互补的科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蓖麻蚕冬眠刍议

广西蚕业通讯 1988

摘要:休眠是昆虫的重要性状,研究休眠以期控制,进而改造昆虫,无论在遗传育种、变态机理或经济价值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我们多年对蓖麻蚕冬眠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5项成绩:1、创立了蓖麻蚕“连代驯化”休眠法,并为纯多化性昆虫人为导致休眠虫态开辟了新途径;2、培育出蓖麻蚕越冬新品种,国内多省引种繁殖,并向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楂茎尖培养及提高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摘要:作者以“滦红”、“辽红”等山楂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影响茎尖培养诱导丛生芽及提高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的种种因素。摸索出了一套山楂组培快繁技术,为工厂化育苗提供依据。 (一)芽外植体丛生芽的诱导:在无菌条件,解剖镜下剥取冬、春采下的山楂茎尖(带2-3片幼叶)接种在激素水平不同的5种MS培养基上,均能分化丛生芽,但以MS+BA2mg/L(下同)+IAA0.05+LH500培养基丛生芽的诱导率最高,顶芽可达90%以上。培养基中的水解乳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以增粒为中心的应用基础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1988

摘要:河北省的谷子是主要粮食作物,解放初期的种植面积曾达到近两千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0%。现仍保持在一千万亩左右,居于我国北方之首。在总结先进经验,研究丰产技术的过程中,我们于六十年代初期,即着手进行谷子应用基础的研究工作,为深化谷子科研奠定了基础。1960年至1962年,张家口地区坝下农科所总结和应用大量的谷子丰产经验,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个棉种茎尖培养再生植株培养基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88

摘要:海岛棉、陆地棉、中棉的茎尖(5-10mm)培养在改良MS附加IAA和Kt的培养基上,均诱导产生了完整小植株,由此为繁殖植茎尖无性系提供了可能性.改良MS培养基不但适用于棉花二倍体茎尖培养,而且适用于棉花单倍体茎尖培养,这为单倍体的快繁提供了可能性.棉株发育初期的茎尖和腋芽较现蕾后的茎尖和腋芽更易于生根,根、茎、叶分化也好.日温32℃、夜温28℃比试验的其它温度更有利于棉花生根和茎、叶分化.

关键词: 海岛棉 陆地棉 中棉 茎尖培养 改良MS培养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呋喃丹颗粒剂防治亚洲玉米螟

植物保护 1988

摘要:呋喃丹(Puradan)是一种广谱、高效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线虫剂,对害虫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Witrowski(美1980)试验应用10%呋喃丹颗粒剂防治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 Hiibner),使用飞机低空或用动力机械田间撒施,每亩有效成份分别为75和99克,对欧洲玉米螟有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云金杆菌芽孢与晶体不同配比对亚洲玉米螟的毒效

生物防治通报 1988

摘要:苏云金杆菌3个变种的芽孢与晶体按重量百分比混合,以亚洲玉米螟1龄和2龄幼虫测定毒力。对1龄幼虫主要致病因素是晶体。对2龄幼虫,“HD—1”以晶体为主;SB—14菌株当芽孢与晶体1:1时,杀虫效果最好;E743—4菌株以芽孢为主。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苏云金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