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以茭白果肉和水稻茎作为食料,研究了二化螟茭白种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茭白上的二化螟幼虫总历期、卵历期显著短于水稻上的二化螟,其成虫寿命、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均显著高于水稻上二化螟,而高龄幼虫历期、蛹历期、成虫羽化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在两种食料上无显著差异。茭白或水稻二化螟蛹和成虫的大小均以雌性个体显著大于雄性个体,取食茭白的二化螟蛹和成虫显著大于取食水稻的个体。茭白上二化螟雌、雄性比为1∶0.8636,水稻上为1∶0.9375。
关键词:
茭白
水稻
二化螟
生长发育
繁殖
《食用菌
》
2003
《浙江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根据家蚕抗菌肽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从家蚕蛹脂肪体中扩增家蚕CecropinB基因,并利用GST融合表达系统进行表达。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受表达诱导剂IPTG浓度控制,利用融合蛋白对宿主菌的部分抑菌作用,建立灵敏、简便的家蚕CecropinB体内抗菌活性检测方法。
关键词:
抗菌肽
融合表达
E.coli
体内测活
《浙江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丘陵是"山—丘—谷"的过渡地带,生态系统脆弱,一旦植被遭破坏,极易水土流失。在红壤丘陵园地应用除草剂调控水土流失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清耕法相比,克无踪和草甘膦分别可使地表径流量减少30%和14%,使土壤侵蚀量减少52%和46%,使土壤养分流失量减少47%和17%。除草剂对杂草再生率影响,与生草法比较,克无踪可达67%,草甘膦达30%,清耕法近55%,克无踪分别是草甘膦的2.2倍,清耕法的1.2倍。克无踪调控杂草效果显著。
关键词:
克无踪
草甘膦
水土流失
丘陵果园
红壤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CSCD
关键词:
~~
《浙江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科甜 981是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超甜玉米新组合。 2 0 0 1年 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产量高、籽粒皮薄、含糖量高、食味佳、耐旱耐涝、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浙江及相似生态区种植。其栽培要点为 :严格隔离 ,适期播种 ,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时采收。
关键词:
超甜玉米
科甜981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中国水稻科学
》
2003
CSCD
摘要:以抗稻瘟病晶系G205为材料,应用cDNA微阵列分别获得了一个受稻瘟病菌诱导的含NBS-LRR的cDNA克隆(暂命名为RIMl,riceinduced byMagnaporthegrzsea)和一个受稻瘟病菌抑制的编码腈水解酶(Nitrilase)的cDNA克隆 (暂命名为NIT),并通过Northern得到证实。RFLP分析将RIMl和NIT分别定位于水稻第2和第3染色体上,它们均位于控制水稻稻瘟病部分抗性QTL区间。
关键词:
水稻
cDNA微阵列
腈水解酶
基因定位
稻瘟病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2003
摘要:雄蚕小蚕“一日二回育”具有省工、省力、节叶和节时等优点,很受广大蚕农欢迎。但雄蚕小蚕“一日二回育”对技术要求高,由于给桑间隔时间长,每回用桑量多,如掌握不好,易造成蚕座内湿气太重而影响小蚕体质,使大蚕在不良环境下发生蚕病而影响蚕茧质量。因此,在推广雄蚕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浙江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严重影响茭白产量和品质的锈病和胡麻斑病的病源、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和影响因子。提出了无害化防治策略和具体方法,并就利用生态方法防治(减轻)病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茭白
锈病
胡麻斑病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蜂蜜、玉米花粉、大豆花、褐飞虱蜜露和黄脊飞虱蜜露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寄生能力以及寄生行为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蜜、玉米花粉、褐飞虱蜜露和大豆花均能明显延长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并且显著地提高了对褐飞虱卵的寄生能力,其中蜂蜜最有效,大豆花次之.玉米花粉和褐飞虱蜜露这两种营养源以玉米花粉(水和褐飞虱蜜露+水的形式)对提高稻虱缨小蜂寿命最有效,而单一玉米花粉、花粉液、褐飞虱蜜露稀释液和纯褐飞虱蜜露均不能延长稻虱缨小蜂寿命.黄脊飞虱蜜露对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和寄生能力均无影响.寄生行为对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基本无影响,但致使其40~48h内的存活率提高,此后的存活率降低较快.在稻田周围的作物和植被上调查到约10种飞虱.非稻田生境能为稻田寄生性天敌提供寄主和食物,是理想的庇护所,对保护和提高稻田天敌种群数量,提高稻田天敌的生物控制作用.
关键词:
营养源
稻虱缨小蜂
寿命
寄生能力
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