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新疆春小麦新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优质亚基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春小麦及CIMMYT引进材料的HMW-GS组成差异,为新疆春小麦杂交选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新疆春小麦192份材料中的HMW-GS的组成及分布频率.[结果]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13种HMW-GS等位变异,Glu-A1位点等位变异Null亚基频率最高(64.06%),其次为1亚基(21.35%)和2*亚基(14.58%).Glu-B1位点等位变异类型表现最丰富,其亚基频率高低顺序为7+8(39.58%)>7(17.19%)>7+9(13.54%)>17+18(11.46%)>22(9.38%)>13+16(7.29%)>6+8(1.04%)>14+15(0.52%);其中7+8、17+18、14+15和13+16亚基为优质亚基,频率为58.85%.Glu-D1位点检测2+12(49.48%)和5+10(50.52%)频率较为接近.在Glu-A1、Glu-B1和Glu-D1位点的优质亚基比例均表现为新疆春小麦品种(系)>引进CIMMYT材料.[结论]全部HMW-GS共形成32种亚基组合,品质评分平均分为7.04分,其中新疆春小麦近年育成的新品种(系)表现出品质评分较高平均分为8.12分,明显高于引进CIMMYT材料品质评分平均为6.09分.评分为10分的材料有25个,评分在8分以上的有90份材料.

关键词: 春小麦 HMW-GS 频率 品质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植棉区现代植棉技术概述

棉花科学 2022

摘要:改革开放40余年来,新疆植棉技术发生了深刻变革,实现了由传统植棉技术向现代植棉技术的转变.通过调研和总结,作者简要概述了新疆植棉区"矮密早、高密度、地膜覆盖、精量播种、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全程化控、全程机械化、测土配方、盐碱地植棉、智能化植棉和绿色防控"等28项现代植棉技术,这些技术使得劳动力得到充分解放、资源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可为今后新疆植棉区棉花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新疆植棉区 现代化 植棉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增效剂对双氟·氟氯酯防除春麦田阔叶杂草增效作用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增效剂对春麦田除草剂增效作用,为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及其减量增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小区的杂草株数、鲜质量,评价增效剂对双氟·氟氯酯防除春麦田阔叶杂草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结果]20%双氟·氟氯酯WG添加增效剂甲基化植物油、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有机硅对春麦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5.63% ~100.00%和96.91% ~100.00%,显著高于20%双氟·氟氯酯WG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但添加增效剂各处理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添加增效剂各处理增产率为5.33% ~6.29%,增加效益为819.44~964.54元/hm2,但各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生产上可用20%双氟·氟氯酯WG 15.00 g/hm2+甲基化植物油225.00 g/hm2,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67.50 g/hm2,或有机硅225.00 g/hm2,防除春麦田阔叶杂草.

关键词: 春麦田 双氟·氟氯酯 增效剂 增效作用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变量喷雾靶标探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喷雾防治是当前最普遍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如今喷雾技术正朝着精准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靶标的精确探测是变量喷雾的关键环节,为明确现阶段变量喷雾探测技术的发展水平,从变量喷雾技术中靶标的位置探测、靶标轮廓体积探测、靶标冠层密度探测和病虫害程度探测的方法进行总结.同时,介绍在靶标位置探测中红外线技术有较好的精度;在靶标轮廓体积以及稠密度探测中激光雷达技术的精准度优于超声波技术;在病虫害探测方面图像处理技术有很高的精准度而电子鼻技术则仍在实验室研究阶段.最后,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变量喷雾靶标探测中作物冠层枝叶稠密度的探测仍是难点.提出多种传感器融合探测技术为未来靶标技术探测的重要方向,为精准施药技术与机械植保装备提供技术基础.

关键词: 变量 喷雾 靶标探测 作物形貌 冠层 病虫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全产业链标准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棉花 2022

摘要:通过对棉花全产业链标准查新、梳理,分析棉花全产业链标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棉花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建立,促进棉花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棉花 全产业链 标准化 标准体系 标准梳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镉污染对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镉胁迫对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为阐释镉胁迫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南某镉矿周边3个镉污染程度(高、中和低)的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对比分析不同镉污染组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结果]稻田土壤的真菌α多样性随着镉污染水平升高逐渐降低,高镉组(总镉含量>3.0 mg/kg)α多样性显著低于中镉组(总镉含量0.3~3.0 mg/kg)和低镉组(总镉含量?3.0 mg/kg)(P?0.05,下同),但中镉组和低镉组之间的差异较小.高镉组与中、低镉组土壤样品间真菌群落具有显著差异.在门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在所有样品组中均属优势菌门,相对丰度在51.09%~81.93%.韧伞属(Hypholoma)、篮状菌属(Talaromyces)、Meliniomyces属在高镉组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中镉组和低镉组,可能是潜在的耐镉菌.有机质、pH、碱性氮、有效磷、有效钾、总磷、总镉及有效镉均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高浓度镉污染可降低稻田土壤真菌群落α多样性并改变土壤真菌群落结构.pH、碱性氮、有效磷、有效钾、总磷、有机质、总镉及有效镉均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显著相关,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

关键词: 水稻土 镉污染 真菌 16S测序 真菌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7种市售沙枣果实形态分析

现代食品 2022

摘要:本文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市售的7种沙枣的果实形态指标(包括果实长度、果径、长径比、单果重和可食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沙枣的果实长度为16.85~23.70 mm,果径长度为10.75~21.24 mm,果实的长径比为1.12~1.61,沙枣单果果重为1.5434~2.0135 g,沙枣果实可食率为73.70%~79.90%.通过聚类分析,这7个样品可以分为4类,其中XC1、XC3、XC4分为一类,XC2、XC5分为一类,XC6、XC7各为一类,在聚类的过程中,果实长度和单果重对聚类的结果影响最大.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果实长度、果径、长径比、单果重和可食率可作为沙枣分级的依据;其中,果实长度、果径、长径比和单果重可作为沙枣分级首先考虑的依据.

关键词: 沙枣 果实形态 分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2021年棉花生产概况及存在问题与策略

棉花科学 2022

摘要:对2021年新疆棉花生产、籽棉销售、加工销售、皮棉价格、棉花补贴等情况进行了汇总,并归纳和分析了2021年度新疆棉花产业突出问题.调研发现:同比上年,2021年新疆棉花植棉面积略增,总产减少、单产下降,棉花综合生长发育指数偏低,品质有所提升,籽棉交售价格高于预期,植棉效益增加显著;同时,还存在植棉成本上升、优质优价导向不足、自然灾害频发、水资源紧缺、棉花生产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际话语权低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措施,助力新疆棉花产业发展.

关键词: 新疆;2021年;棉花;生产概况;存在问题;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茉莉酸甲酯对红地球葡萄采后贮藏品质和病害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浸泡处理对葡萄采后病害的控制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采用50、100和200μmol/L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室温(25℃)浸泡处理葡萄,(0±1)℃贮藏,每隔10 d测定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腐烂率的变化;果实采后损伤接种Botrytis cinerea,统计病斑直径和发病率的变化,测定不同处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结果]MeJA处理可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维持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能抑制果实的腐烂;MeJA处理能有效抑制Botrytis cinerea侵染造成灰霉病发病率上升和病斑直径的扩大,与单一接种病原菌和MeJA处理相比,先用MeJA处理后接种Botrytis cinerea葡萄果实展现出更强的抗病反应,PAL、CHI、GLU和PPO活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葡萄采后MeJA处理对于保持红地球葡萄贮期果实品质和灰霉病病害控制效果显著.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红地球葡萄;贮藏品质;灰霉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园脐腹小蠹伴生(共生)真菌群落组成及功能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果树脐腹小蠹伴生真菌种类或类群,分析其功能,为脐腹小蠹为害机理和伴生真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信息.[方法]在新疆疏勒、英吉沙等地采集被害果树上的脐腹小蠹成虫,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室内分离培养的方法,鉴定其伴生真菌种类或类群,通过FUNGuild功能预测和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其功能.[结果]脐腹小蠹伴生真菌主要由7个门、24个纲、66个目、124个科的221个属组成;体表和肠道伴生真菌群落无显著性差异,体表伴生真菌优势菌群为Geosmithia、Saccharomycetales、Byssochlamys和Wick-erhamomyces,分别占群落的29.55%、19.50%、8.20%和6.07%;而肠道伴生真菌优势菌群为Geosmithia、Pleos-porales和Gibellulopsis,分别占42.14%,15.61%和6.97%;伴生真菌以腐生营养型、植物致病性、病理-腐生营养型和动物致病性为主,且不同果树脐腹小蠹均携带植物病致病性真菌,其中桃树脐腹小蠹携带植物致病型真菌比例最高,为19.06%;室内分离鉴定出伴生真菌13种,其中Geosmithia pallida、Yamadazyma mexicana和Cladosporium macrocarpum为植物病原菌,Wickerhamomyces silvicola、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和Aureobasidium pullulans为多种植物病原菌的拮抗菌.[结论]新疆果树脐腹小蠹普遍携带、传播植物病原真菌,在防控脐腹小蠹的同时应注重果树枝干病害的防控,防止2类有害生物协同为害,加重危害;而伴生真菌中的有益拮抗菌可作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菌被开发利用.

关键词: 果园;脐腹小蠹;伴生真菌;群落结构;功能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