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采前喷施水杨酸对红地球葡萄采后果实软化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采前喷施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对红地球葡萄采后果实软化进程的影响,以红地球葡萄为材料,采前喷施1.0 mmol/L SA处理,采收预冷后在常温(22±1)℃贮藏,分析果实品质、原果胶(protopec-tin,PP)、纤维素、水溶性果胶(water soluble pectin,WSP)含量、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SA能有效延缓失重率、腐烂率和果梗褐变指数上升,硬度、PP和纤维素含量的下降以及WSP含量的增加;抑制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纤维素酶(cellulase,Cx)、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和 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β-Glu)活性上升及其相关基因(VvPG、VvPME、Vvβ-Glu和Vvβ-Gal)的表达.采前喷施SA处理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壁代谢途径延缓葡萄果实采后软化,PG、PME、Cx、β-Glu和 β-Gal参与了红提葡萄果实的软化过程,可延长葡萄的货架期,减少采后因软化和腐烂等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葡萄采后食品安全性.

关键词: 采前喷施;水杨酸;果实软化;红地球葡萄;细胞壁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腐胺处理对黄皮甜瓜采后冷害及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腐胺(Putrescine,Put)处理对黄皮甜瓜冷害的控制效果,筛选适宜的外源腐胺处理浓度,为生产中甜瓜果实采后冷害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皮甜瓜新密3号为试材,分别用0、1.0、1.5和2.0 mmol/L 4个不同浓度外源Put处理后,置于5℃、相对湿度75% ~80%条件下贮藏,定期统计黄皮甜瓜果实冷害指数,测定果实失重率、色泽、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和细胞膜透性等指标.[结果]2 mmol/L外源腐胺可显著控制黄皮甜瓜采后冷害发生,维持其果实硬度,延缓色泽变化,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和抗坏血酸(VC)含量保持较高的水平.[结论]2 mmol/L外源腐胺处理可有效控制黄皮甜瓜果实采后冷害的发生.

关键词: 黄皮甜瓜;外源腐胺;冷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碱胁迫下玉米microRNA827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响应

玉米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较高的p H影响植物根系对磷和氮的吸收,是盐碱土壤导致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植物在盐碱胁迫下microRNAs(miRNAs)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对盐碱耐受性。通过实时定量RT-PCR分析表明,zma-miR827主要在冠根和花丝等组织中表达。碱胁迫处理玉米幼苗后,zma-miR827随着处理时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通过玉米基因组数据库分析,预测zma-miR827-3p有4个靶基因,其中,GRMZM2G166976受碱胁迫后呈现先升高后持续下降的表达趋势;GRMZM2G077531则呈现先下降后升高;GRMZM2G127374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后上升最后下降至最低值的趋势;GRMZM2G013176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通过构建进化树分析表明,zma-miR827与水稻(Oryza sativa)中参与磷调控的osa-miR827高度同源。

关键词: 玉米 MicroRNA 碱胁迫 实时荧光定量 表达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A15菌株的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分离纯化的19个双孢蘑菇菌株进行聚类分析.本研究以分离纯化的双孢蘑菇A15菌株和国内外主栽的18个双孢蘑菇菌株为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已筛选到的8条ISSR-PCR反应引物进行菌株间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8条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DNA条带137条,多态比率为93.51%,供试的19个菌株两两间的相异系数范围从0.08~0.70,在不同的相异系数水平上,可分为多种不同的菌株类群,说明19个双孢蘑菇菌株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为双孢蘑菇的种性鉴别和杂交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双孢蘑菇;A15;ISSR;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22份新疆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在不同试验点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划分参试材料,为新疆红花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在新疆乌鲁木齐县、奇台县进行试验,记载红花生长发育时期,初花期利用LA-S(万深)植物叶片分析系统,测定参试材料的叶面积、叶色,利用叶绿素测定仪SPAD502 ChlorophyⅡMeter、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及光合指标,在成熟后测定主要农艺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划分参试材料.[结果]不同试验点材料生育表现差异较大,奇台试验点生育期明显增长,全生育期平均132 d,乌鲁木齐试验点全生育期平均94 d;同一材料在不同试验点花色表现一致,叶型差异较大,奇台试验点材料平均周长大于乌鲁木齐试验点,平均长/宽小于乌鲁木齐试验点,叶片颜色较深;材料单株产量试验点间差异不显著,但品种间差异显著,其他主要性状试验点间、品种间、试验点×品种互作差异显著.初花期材料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奇台试验点均高于乌鲁木齐试验点.初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光合水分利用率奇台试验点明显高于乌鲁木齐试验点,而乌鲁木齐试验点的叶片蒸腾速率明显高于奇台试验点,不同类型材料之间白色花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红色花,白色花材料气孔导度在0.013~0.033,红色花材料在0.114~0.196,红色花的叶片气孔导度是白色花的5~8倍.20B040、20B050、20B051叶片光合水分利用率在奇台试验点分别为50.64、58.34、67.67,且均属于白色花类型,而红色花类型在2个试验点均较低,其中乌鲁木齐试验点为0.67~2.37,奇台试验点为2.03~4.71.参试材料可以分为4大类,其中第3大类材料,20B050、20H006、20B007、20H046、20B040,红色花2份,白色花3份,综合性状、生态适应性较好;第4大类20H009、20B051、20B025、20B001、20B008、20B062,其中红色花1份,白色花5份,综合性状较好.[结论]新疆油药兼用红花资源适宜在海拔600~1600 m区域种植,生育期在130 d左右,植株高度在77.33~116.67 cm,初花期叶片颜色较深.红色花20H009、白色花20B051、20B025、20B001、20B008、20B062光合特性因子得分最高,且综合性状较好,可以作为优良育种材料.

关键词: 红花 种质资源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农青贮368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农业科技 2022

摘要:玉米品种北农青贮368因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耐高温、持绿性好、生物产量高的特性,成为近年来青贮玉米种植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墨玉县北农青贮368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青贮玉米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北农青贮368 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扁桃优株叶片解剖结构与其抗旱性关系研究

农业与技术 2022

摘要:为扁桃引种栽培及抗旱亲本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通过观察比较6种扁桃优株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等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法对6种扁桃优株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6种扁桃优株中,株3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SR(叶片组织疏松度)最大,株1的表皮厚度最大,株5的栅海比和CTR(叶片组织紧密度)最大,株4的气孔密度最大.9个抗旱性指标对扁桃抗旱性影响最大的是CTR(叶片组织紧密度),影响最小的是下表皮厚度;6种扁桃优株抗旱性表现为株6>株3>株4>株5>株1>株2,其中株3、株4、株5、株6抗旱性表现较好,可优先选作抗旱育种亲本.

关键词: 扁桃;叶片解剖结构;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RISPR-Cas9技术介导蔬菜作物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在植物中,CRISPR-Cas基因组编辑技术是一种改变基因功能并改良作物品种的新技术.与传统育种相比,CRISPR-Cas是一种操作简单、低成本、高效精准的技术,并且脱靶风险较低.蔬菜作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然而,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对蔬菜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影响品质和产量.在综述中,概述了CRISPR技术发展史、CRISPR-Cas工具箱的组成、现有Cas蛋白的变体、CRISPR-Cas元件转化到植物中的方法以及基因编辑系统在蔬菜作物遗传改良应用中的具体案例,最后提出了CRISPR-Cas技术在蔬菜育种中的挑战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CRISPR-Cas9 蔬菜 双链断裂(DSB) DNA修复 精准编辑 性状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4-表油菜素内酯对西瓜农药残留降解作用的研究

保鲜与加工 2022

摘要:为探索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处理对西瓜中啶虫脒、多菌灵、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的降解作用及其机理,以西瓜为试验材料,喷施EBR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别于喷施农药后2h、1d、3d、5d、7d、9d、15d、24d进行取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西瓜果实中上述农药的残留含量,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解毒酶活性、活性氧含量以及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组相比,EBR处理组显著降低了西瓜果实中啶虫脒、多菌灵、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的含量(P<0.05),抑制丙二醛(MDA)的生成,显著降低了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保持较高解毒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且使可溶性蛋白、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2O2)含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喷施EBR能提高西瓜果实中解毒物质的含量及解毒酶的活性,最终降低西瓜果实中的农药残留含量.

关键词: 西瓜 农药残留 24-表油菜素内酯 解毒酶 代谢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能源甜高粱产量与含糖量协同提高与转化关键技术研究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 202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