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1个辣椒品种产量和品质综合评价及引进筛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摘要:为了综合评价石家庄地区引进的辣椒品种产量和品质,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构建了一种辣椒引种筛选体系,将红齐1号,贵族818,冀长红1号,天红2号,天红15,天红16,腾飞,腾飞14,腾飞15,腾飞58,腾飞59等11个辣椒品种的8个产量、品质指标转化成2个主成分,代表原指标数据83.479%信息,进行品种引进推广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红齐1号的维生素C,产量在所有品种中最高,可作为提取维生素C专用品种;贵族818综合表现最佳,可用于提取维生素C,辣椒素,鲜食等多种用途,推广前景最佳;腾飞14,腾飞,腾飞15,腾飞58,腾飞59含辣椒素量高,可作为提取辣椒素种植或食用。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多个产量、品质指标转化为少数主成分,对不同辣椒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可有效用于辣椒品种引进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黄蚜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河北果树 》 2022
摘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苹果黄蚜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虫情调查、为害程度划分及防控指标、防控方法和防控效果调查。本标准适用于苹果黄蚜的综合防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菌剂对金银花生长和品质的调控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3种不同微生物菌剂(生物冲施肥、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坤益健100)对金银花生长特性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金银花分别施用3种不同微生物菌剂,测定金银花相关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坤益健100对金银花新稍长度和新生叶数提高效果明显,较空白对照分别提高59.67%和39.20%;生物冲施肥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作用效果最佳,较对照分别提高10.06%、30.41%和22.75%;对金银花的增产效果表现为生物冲施肥>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坤益健100,较对照分别增产51.04%、20.39%、9.40%;与对照相比,施用微生物菌剂后金银花中木犀草苷、绿原酸、浸出物含量明显提高,总灰分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微生物菌剂对金银花生长、产量和品质提升效果显著,综合评价结果为生物冲施肥效果最佳,坤益健100次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玉米叶斑病高效药剂筛选及药剂减施增效技术
《植物保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从11种杀菌剂中选取抑菌效果较好的8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同时选取对两种叶部病害兼具防效的最佳药剂再与中量元素水溶肥、腐植酸、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等产品混配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确定该药剂田间施用浓度和增效组合.结果显示,各供试药剂对2种病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25%丙环唑EC、25%戊唑醇WP、40%氟硅唑EC、30%氟菌唑WP、12.5%烯唑醇WP在供试各浓度下对2种病菌抑制率均为100%,田间小区药效筛选测定中,25%戊唑醇WP防治效果最好,对玉米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两种叶部病害防效分别为81.07%和72.22%.田间试验中,25%戊唑醇WP防治玉米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的最佳施用浓度为2 000倍液,防效分别为59.48%和53.96%.在减量50%情况下防效有所下降,配施氨基寡糖素后,防效可提高37.40百分点和22.98百分点,与最佳施用浓度防效相当,达到了减药增效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苹果新品种——冀苹4号
《中国果业信息 》 2022
摘要:“冀苹4号”是从“长富2号”开放授粉获得的实生苗中选出的晚熟新品种。2020年4月获得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林木良种证书。该品种果实圆锥形,果形指数0.96,单果重180~210 g;果面较光滑,果实全黄色;果肉淡黄色,肉质松脆、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7.21%,风味酸甜可口,去皮硬度9.11 kg/cm~2,综合品质优良。耐贮藏,冷藏条件下果实可贮存到翌年5月,仍保持原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噻唑膦与氨基寡糖素联合应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河北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为了筛选用于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高效、低毒、低成本药剂,明确噻唑膦和氨基寡糖素对该病的作用效果,利用浸渍法室内测试了噻唑膦和氨基寡糖素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生物活性;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噻唑膦与氨基寡糖素不同配比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防治效果.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噻唑膦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有一定的毒力,单独使用氨基寡糖素对线虫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噻唑膦与氨基寡糖素混合使用对线虫致死率与单独使用噻唑膦相比均差异不显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噻唑膦单独施用及其与不同剂量的氨基寡糖素联合使用均可显著抑制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侵染.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噻唑膦与氨基寡糖素联合应用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防治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等剂量的噻唑磷.10%噻唑膦颗粒剂18 kg/hm2与5%氨基寡糖素水剂2.25 L/hm2组合使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可达到96.29%.氨基寡糖素增效作用显著,与噻唑膦联合使用简便易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可为杀线剂减量施用和甘薯茎线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高质量发展的河北对策
《河北农业 》 2022
摘要:河北是传统棉花种植大省,但受国际市场、宏观调控、种植效益等影响,河北棉花种植面积连年下降。推动棉花产业稳定高质量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重要物资安全供应,而且关系着黑龙港流域水生态安全和脱贫攻坚战效果,对河北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一、河北省棉花发展面临形势1.生态条件适宜。河北省棉花主要集中在黑龙港流域,位于北纬38°,地处大陆性季风气候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馆陶劳氏黏虫与黏虫发生动态调查
《中国植保导刊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2020-2021年在河北馆陶小麦-玉米田开展系统调查,初步明确了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 Duponchel)和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在该地均发生3代;劳氏黏虫在5月中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和8月中下旬具成虫发生盛期,以3代幼虫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害授粉至灌浆期玉米雌穗为主.1、2、3代黏虫成虫在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具发生高峰,以2代幼虫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害玉米幼苗及心叶为主.灯诱、性诱和田间调查的结果相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纤维素合成酶CESA家族基因鉴定及非生物胁迫响应分析
《中国蔬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纤维素合成酶(cellulose synthase,CESA)是纤维素合成过程中重要的酶类,在细胞壁建成和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试验从黄瓜品系9930全基因组数据中鉴定得到35个CESA基因家族成员,系统进化分析将家族成员分成6个group.亚细胞结果显示,大部分成员定位于质膜上,少部分定位在高尔基体上.物种间CESA家族基因共线性分析显示,拟南芥和番茄的CESA基因家族与黄瓜CESA基因家族分别有15个和12个同源基因对,西瓜和甜瓜CESA基因家族与黄瓜CESA基因家族分别有19个和20个同源基因对.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CsCESA家族基因具有植物激素、非生物胁迫、时空表达和生物进程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转录组数据和qRT-PCR结果显示,CsCESA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并且大部分基因受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的诱导表达,其中CsCESA5、CsCESA20和CsCESA28均能响应低温、盐胁迫、ABA和MeJA的诱导,推测这3个基因可能在黄瓜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黄瓜;纤维素合成酶(CESA);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玉米近红外模型检测苜蓿玉米套作系统青贮饲料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奶牛 》 2022
摘要:随着豆禾混播和间套作的逐渐普及,混合饲草品质的近红外检测需求不断增加,但目前国内还缺乏适宜于检测混合青贮饲料的近红外模型.本研究采集了苜蓿玉米套作系统的青贮饲料样品,并尝试使用玉米青贮的近红外模型预测此类青贮玉米和少量苜蓿混合青贮饲料的化学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只有干物质(DM)和粗蛋白(CP)的预测精度达到要求,其他化学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指标均不适宜直接用青贮玉米的模型预测.提示在实践中亟需建立豆禾混合饲草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同时要进一步提高青贮饲料模型发酵品质指标的预测精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