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利用育苗块提高苹果实生苗育种效率的一套方法

河北果树 2022

摘要:苹果新品种选育的育种周期漫长,从采花授粉到品系区试需要15~20年的时间。育种者们通过不断创新、改进育苗手段和方法,将育种周期缩短至10年左右。本文介绍了应用育苗块培育苹果实生苗的具体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苹果杂交苗培育过程变得更加简洁、高效。1杂交果的冷库春化采用人工沙藏春化法,砂质湿度和埋藏深度不易掌握,尤其是杂交果来自不同亲本,其春化的低温需冷量不同。而采用冷库储藏果实,可以促进果实春化作用。冷库储藏,温度恒定在春化适温区,种子在果肉中有其最适合的湿度,更好的提高了种子萌芽比率和整齐度。苹果杂交果成熟后储藏在冷库,冷库平均温度0~1℃,于翌年2月上中旬取出,剥出种子(一般会有大部分种子已经露白),清水清洗,盖于湿纱布中备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利用方式对呼伦贝尔草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地土壤微生物是维持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功能的关键要素,也是指示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指标.通过对呼伦贝尔草地围封、刈割、放牧和开垦4种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土壤理化性状的研究,了解草地利用方式对草地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地开垦为农田后土壤全碳(TC)、全氮(TN)含量分别降低了41.45%和45.08%,电导率(EC)、速效磷(AP)分别增加了371.93%和139.40%;农田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受碳、氮限制.2)?刈割草地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及微生物群落PLFA量显著高于围封草地、放牧草地和农田.3)将4种利用方式综合分析可知,TC、TN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G+菌、G?菌及微生物群落PLFA量正相关,与AP、pH、EC负相关.因此,草地开垦为农田造成土壤碳、氮养分流失,进而降低微生物群落PLFA量;综合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考虑,不建议呼伦贝尔草地开垦为农田使用.

关键词: 刈割;开垦;放牧;围封;PLFA;土壤理化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直立叶突变体MtHS29的转录组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析小麦叶片直立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快中子辐射诱变获得的小麦直立叶突变体MtHS29及其野生型衡S29为材料,通过转录组分析挖掘与MtHS29叶片直立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突变体MtHS29的叶片相较于野生型衡S29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其中旗叶和倒二叶的叶枕、叶舌和叶耳全都缺失,叶片呈直立向上生长的状态.突变体MtHS29和野生型衡S29倒二叶、倒三叶和倒四叶的叶枕部位存在共同差异表达基因1567个,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的生物合成、苯丙素的生物合成、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以及氨基酸和核苷酸糖代谢等通路.进一步分析发现,参与细胞壁松弛的细胞壁主要成分合成相关基因、参与调控叶舌形成和叶夹角大小的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合成或信号转导相关基因,以及多个参与植物器官形态建成调控相关基因在突变体MtHS29中差异表达,与叶枕处近、远轴面细胞分裂和伸展活动减弱,以及突变体叶舌、叶耳和叶枕等结构的缺失密切相关.本研究为小麦株型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也为阐明小麦直立叶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 突变体 转录组分析 叶片直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港流域夏玉米生育期需水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黑龙港流域夏玉米需水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提高降水利用率,减少灌溉用水,本文利用黑龙港流域1960—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当地玉米生长季需水量、 缺水量及气象因子对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龙港流域夏玉米各生育时期需水量均呈减少趋势,生长发育期是其需水高峰期,整个生育期多年平均需水量为417.42 mm,气候倾向率为-5.92 mm·(10 a)-1;多年平均缺水量为122.02 mm,随时间推移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4.24 mm·(10 a)-1;日最高气温、 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在4个生育时期均与夏玉米需水量呈显著相关,日最高气温、 日照时数与需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平均相对湿度与需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平均气温在夏玉米初始生长期和生长发育期与需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降雨量在夏玉米初始生长期与需水量呈显著负相关.黑龙港流域夏玉米生育期需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与日照时数减少有关.夏玉米生育期缺水量的增加会导致未来干旱风险增加,因此,本区域种植夏玉米应当选择抗旱品种及节水栽培措施来规避干旱风险.

关键词: 夏玉米 需水量 缺水量 气象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砧木研究进展

河北农业科学 2022

摘要:砧木在保持接穗品种优良特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增强树体吸收能力,提高接穗品种抗逆性和果实品质等作用.对近年来砧木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主要从砧木类型与特点、致矮机理、抗逆性、果实品质、嫁接亲和性和选繁育途径等方面介绍了梨砧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从事梨砧木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梨;砧木;致矮机理;抗逆性;果实品质;嫁接亲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朝谷24

中国种业 2022

摘要:朝谷24是由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联合选育的抗除草剂新品种,以豫谷18为母本、冀谷32×Y7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方法,经7个世代的连续定向选择育成,于2022年1月4日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具有抗嘧草硫醚除草剂、熟期适中、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特点,适宜年≥10℃活动积温2700℃以上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通辽等地区春播以及河北秦皇岛夏播种植。对朝谷24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抗逆性、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介绍,为谷子新品种朝谷24的推广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谷子 朝谷24 抗除草剂 适宜机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光受体隐花色素Ffcry基因的鉴定及其表达模式

菌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光照对金针菇生长发育及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光受体隐花色素(cryptochrome)是响应光信号的主要受体之一。本研究首先鉴定了黄色金针菇FL19隐花色素基因Ffcry的基因和蛋白结构,并对其启动子中的顺式作用元件进行预测,其中包含有3个光响应元件。进一步对Ffcry基因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Ffcry基因在蓝光下表达量显著高于黑暗以及其他波长的光照条件;蓝光强度则在光通量为10μmol/(m~2·s)时Ffcry表达量最高,且Ffcry在蓝光照射20 min后逐渐上调表达,在180 min后表达量趋于稳定。最后,检测金针菇子实体不同发育时期发现,Ffcry基因在幼菇期菌盖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伸长期菌盖和成熟期菌盖。该研究为后续研究隐花色素的分子功能以及深入揭示金针菇的光形态建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隐花色素 金针菇 启动子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细菌种群(太岁组织)结构关键因素的研究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索了太岁取样部位和DNA提取前处理2个因素对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并获知真实的优势菌群信息.对表里部位重复取样样品,施加水浸提、热溶解与微孔过滤组合成的3种前处理,提取的DNA用Miseq平台测序,挖掘出共有、占比高、有最高丰度OTU支撑的菌群.发现太岁中细菌种类丰富,大部分是杂菌,由表至内,多数类群不明原因消失,多样性和丰度降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丰度显著升高;其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根瘤菌属(Rhizobium)和鞘脂菌属(Sphingobium)为共有优势属;3种前处理方法获得的菌群结构近似,以内部组织直接热溶解过膜法为最优,其假单胞菌属占比达48.32%.

关键词: 太岁 细菌 组织前处理 DNA提取 菌群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储藏时间影响小麦蛋白质理化特性的灌溉效应

核农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灌溉对小麦蛋白质理化特性的影响规律报道不完全一致,这可能与检测蛋白质理化特性时籽粒储藏时间长短有关.为明确灌溉效应受籽粒储藏时间的影响,进一步明确灌溉对小麦蛋白质理化特性的影响,本试验将3种灌溉处理水平的衡4399小麦籽粒在室温条件下储藏120 d,每30 d取样一次,用布勒磨磨制小麦粉(出粉率为66%~71%),检测面粉的蛋白质数量属性、质量属性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灌溉和储藏时间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小麦蛋白质理化特性.配对T检验显示,面粉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随灌溉量及频次的增加分别相对降低6%和14%;沉降指数、面团稳定时间和面团最大拉伸阻力随灌溉量及频次的增加分别相对增加15%、33%和9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储藏时间影响了麦谷蛋白大聚体含量及其储能模量值、面团吸水率和拉伸长度的灌溉效应.储藏2~3个月后小麦蛋白质理化特性指标逐渐趋于稳定.籽粒储藏时间影响小麦蛋白质理化特性的灌溉效应,籽粒收获后至少储藏90 d再检测才能客观反映灌溉效应.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灌溉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规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灌溉效应 储藏时间 蛋白质 理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CC-NBS-LRR家族基因鉴定及在霜霉病和白粉病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黄瓜全基因组的CC-NBS-LRR(CNL)基因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深入研究CNL基因家族在黄瓜生长、发育和病害胁迫响应中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拟南芥CNL为参考序列,利用本地Per1语言和Pfam等软件检索黄瓜'9930'基因组并确定黄瓜CNL基因家族成员.通过ExPASy、GSDS2.0、MEGA、MEME、Tbtools、Mev等工具对黄瓜CNL家族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转录组数据库、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白粉病菌(Podosphaera xanthii)接种处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类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从黄瓜全基因组中鉴定得到17个Cs CNL,这些基因分布在除1号染色体外的6条染色体上,其编码蛋白与其他植物CNL结构相似,均含有CC、NBS和LRR保守结构域,蛋白质大小介于197-1 148 aa,分子量在22.6-131.3 kD,等电点在5.71-8.38.共线性分析表明其中不存在片段重复和串联重复基因,多物种系统进化关系表明,CsCNL基因家族成员在葫芦科植物之间具有较高的结构和功能相似性.Cs CNL启动子中存在多种与抗病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Cs CNL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接种霜霉病菌2d和5d后,Csa 3G815400、Csa3G822360和Csa7G420890在抗性品种中均显著上调表达,Csa4G015850在抗性品种中下调表达,在敏感品种中显著性表现不一;在接种白粉病菌2d和5d后,Csa2G008000和Csa 3G684170在敏感品种中显著上调表达,在抗性品种中显著下调表达;Csa4G016360、Csa7G420890和Csa7G425940在抗性品种中显著上调表达,在敏感品种中表达量无变化或显著下调.[结论]CsCNL家族成员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并且多数基因能够响应霜霉病菌和白粉病菌的胁迫.推测Csa 3G815400,Csa 3G822360和Csa7G420890表达量增加,Csa4G015850表达量减少可诱发抗病黄瓜品种的霜霉病抗病反应;Csa4G016360、Csa7G420890和Csa7G425940表达量增加,Csa2G008000和Csa3G684170表达量减少可诱发抗病黄瓜品种的白粉病抗病反应;而Csa7G420890表达量的增加能同时诱发抗病黄瓜品种的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抗病反应.

关键词: 黄瓜 CC-NBS-LRR(CNL) 霜霉病 白粉病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