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雄性不育系117A的原种繁殖技术规程的研究Ⅳ不育率鉴定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1997

摘要:以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雄性不育系117A同一株系原种为材料进行不育率鉴定的结果:条播不匀苗、行长为2m、播种量为1.0~1.5g的鉴定技术,准确率可达95%以上,既节约用种,又准确可靠;同苗床大苗比小苗的不育率要低7.9%左右,这一结果解决了大面积两系制种的一个重要的制种技术问题,即育苗移栽时不能只栽大苗弃小苗,否则,将明显增加拔可育株的工作量和降低制种产量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胞核雄性不育系,不育率,鉴定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源的筛选及恢复系的选育研究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138个常规品种进行测交筛选,从中寻找并选育出了五个稳定的双低恢复源,从而拓宽了胞质不育恢复基因,改变了恢复系细胞质单一的状况。并对我所原恢复系89133进行品质和丰产性的改良,经过11年的努力,育成了三个具有双低品质性状、丰产性能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并以1637A为母本配制了四个双低杂交组合进入预比试验,分别比双低隐性核不育杂种油研七号增产达11.3%—25.7%。在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上取得了较大进展。

关键词: 油菜 胞质不育 恢复系 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西番莲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耕作与栽培 199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持续农业中的土壤肥力与水土保持问题

水土保持研究 1997

摘要:贵州农村经济基础较薄弱,迫于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滥垦滥伐、广种薄收,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石质荒漠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实践经验证明,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增加物资投入,实行集约经营,农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能大幅度增长,为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解决农林牧业争地矛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而增施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与推广生物梯化、加速坡改梯进程又是实现农田集约经营,促进我省水土保持与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土壤肥力 持续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移栽时期对发根力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199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麻山地区粮食发展战略思路与对策建议

贵州农业科学 1997

摘要:贵州麻山地区粮食发展战略思路与对策建议王天生王瑶(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阳550006)麻山地区是一个特定概念。在贵州,麻山地区是贫困地区的代名词。它既是贫困的典型,但它又不完全反映贵州贫困的全部特征。作为一种典型的贫困区,其主导因素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秋播制种技术研究:Ⅲ.母本晚秋直播下父母本的…

贵州农业科学 1997

摘要:在父本于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转移,母本于10月下旬直播,父母本行比采用1:3和1:4的情况下,制种群体表现的父本植株高大,父母本蕾花数之比为1:2到1:2.6,有利于授粉结实,制种的种子不育株率在10.6%~13.2%,制种产量达1000~1050kg/hm^2.

关键词: 秋播 制种 行比 不育株率 甘蓝型油菜 三系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蕉冻害调查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1997

摘要:1995年冬至1996年春贵州香蕉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香蕉品种中以天宝蕉受冻较重,受冻最重的冻害指数达52.5,顿地雷受冻较轻,受冻最轻的冻害指数仅为6.8,而芭蕉基本未受冻,冻害指数为0.另外,肥水充足,管理较好的蕉园受冻较轻;矮小的蕉株受冻较轻.贵州香蕉栽培适宜区可划分为:年均温大于19.5℃的地区为贵州香蕉栽培适宜区,年均温18.2 ̄19.5℃的地区为香蕉栽培次适宜区.建议蕉农种蕉时考虑

关键词: 香蕉 冻害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新型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选育

中国油料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从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821中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株,经测交、姊妹交、不育株自交及异地穿梭育种等方法选育而来的生态型隐性胞核雄性不育材料H90S,是不同于原双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核不育材料(117A、S45A等)的一种新型胞核不育材料。经5年9代选育,已得到全不育株行,并有两年的重演性。其育性受环境条件影响,其中主要受花芽分化期光照时数及花芽分化至初花期活动积温控制,可以异地夏播繁殖、本地秋播正季制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核雄性不育 生态型核不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效唑-对油菜雄性不育系陕2A微粉的调控作用

贵州农业科学 1997

摘要:多效唑对油菜雄性不育系陕2A不同播期微粉观察结果表明,多效唑-对微粉并不直接发生影响作用,而是通过延缓生长发育、推迟生育期,使小孢子发育处于温敏无粉发育后无微粉。使用多效唑可以提早10~15d播种,有利培育壮苗,使植株健茂而又无微粉,提高制种质量和产量。

关键词: 多效唑,陕2A,微粉,植株性状,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