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闽南地区薏米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吡唑醚菌酯的盆栽防治效果

农药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闽南地区4个薏米产区72株薏米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试了吡唑醚菌酯对薏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供试菌株的EC50值范围为1.11~5.06μg/mL,平均值为(3.44±0.98)μg/mL,且其EC50值频率分布为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EC50平均值作为闽南地区薏米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盆栽防效结果表明,喷施有效剂量为250μg/mL的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薏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78.2%~79.7%)较好,与喷施有效剂量为500μg/mL的50%异菌脲悬浮剂的防治效果相当,显著高于喷施有效剂量为800μg/mL的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本研究结果为薏米叶斑病化学防治有效药剂的选择与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薏米叶斑病菌 吡唑醚菌酯 敏感基线 薏米叶斑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色瓢虫饲养密度对成虫获得率及繁殖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异色瓢虫具有自残习性,在大量饲养中需根据此特性探索出适宜的密度来保证成虫获得率和卵的获得量。在室内测定了在100m L饲养盒中以地中海粉斑螟卵为食物的异色瓢虫幼虫不同密度下的成虫获得率以及雌雄成虫不同配比时的产卵量。幼虫饲养时,一个饲养盒中平均最多获得7只成虫,随着初始虫量的增多,成虫获得率呈下降趋势,单头饲养的获得率最高。成虫饲养时,1雌1雄、2雌2雄和3雌3雄处理的指标呈规律性变化,虫量越多,产卵前期越短、产卵期越长,总产卵量越大,单雌日产卵量越小,后代的孵化率均达80%以上。4雌4雄处理虫量多,相互干扰,导致产卵前期长、产卵期短、产卵量少,孵化率低、雌性比低。2雌1雄处理与相同雌虫数量的2雌2雄处理相比,单雌日产卵量、总产卵量、后代孵化率、雌性比均低于2雌2雄处理。3雌1雄、3雌2雄处理与3雌3雄处理相比,结果亦然。雌雄等量比少雄的处理产卵多且优,但单雌产卵量、后代孵化率、雌雄性比以单对饲养最高。

关键词: 异色瓢虫 饲养密度 成虫获得率 产卵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噁唑酰草胺乳油对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和风险评价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型溞、斜生栅藻、斑马鱼为供试生物,测定了10%噁唑酰草胺乳油对这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运用GENEEC模型预测噁唑酰草胺在稻田中的环境暴露值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0%噁唑酰草胺乳油对大型溞的48 h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0.112 mg·L-1,属高毒;对斜生栅藻的72 h EC50为1.698 mg·L-1,属中毒;对斑马鱼的96 h致死中浓度(LC50)为0.432 mg·L-1,属高毒.10%噁唑酰草胺乳油对大型溞、斜生栅藻和斑马鱼的生态风险均为急性高风险,在稻田环境中应谨慎使用.

关键词: 噁唑酰草胺 大型溞 斜生栅藻 斑马鱼 急性毒性 风险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鱼菜共生系统氮素转化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不同植物密度对鱼菜共生系统氮素转化的影响,在试验温室内搭建了基于营养液膜(nutrient film technique,NFT)栽培的鱼菜共生系统。养殖水量350L,养殖密度10 kg/m~3;栽培面积1.0 m~2,栽培密度60、45和30株/m~2。考察了系统33d运行期间的水质情况和鱼菜生长情况,探讨了投入氮素的转化情况以及时间和植物密度对氮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不同植物密度系统的水质适合鱼菜生长,鱼类和蔬菜主要生物学特性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显著(P<0.01);不同植物密度系统的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28),植物密度为45株/m~2的系统具有较高的硝酸盐氮积累优势。系统运行后期,氮化合物质量浓度基本稳定,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分别为2.50、0.20和5.00 mg/L左右。49.32%~68.41%投入饲料的氮素积累在鱼菜生物体内,与普通水产养殖和NFT栽培相比,鱼、菜含氮量均不具优势。可通过扩大栽培面积、配备生物滤池、调整栽培模式等方法加强氮素转化。综上,试验系统的优势栽培密度为45株/m~2,应结合其他措施提升氮素转化效果。

关键词: 养殖 氮素 鱼菜共生 植物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林生态区土壤中的可培养芽胞杆菌资源调查——以四川省和重庆市部分地区为例

生物技术通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了四川和重庆农林生态区土壤中的芽胞杆菌资源种群分布,为芽胞杆菌功能资源挖掘和菌剂开发提供基础。采用可培养法从农林生态区土壤中分离获得芽胞杆菌,利用细菌16S rRNA基因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并通过多样性指数分析芽胞杆菌种群结构。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芽胞杆菌95株,经16S rRNA基因鉴定,7个属38个种,其中芽胞杆菌属(Bacillus)22个种、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bacillus)4个种、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7个种、短芽胞杆菌属(Brevibacillus)2个种、嗜冷芽胞杆菌属(Psychrobacillus)1个种、鲁梅尔芽胞杆菌属(Rummeliibacillus)1个种和虚构芽胞杆菌属(Fictibacillus)1个种。其中,6株芽胞杆菌与其最相近模式菌株的16S rRNA相似性低于98.65%,为潜在新种。农林生态区土壤芽胞杆菌多样性指数香农指数大小依次为乐山林地>盐亭县农地>重庆林地>盐亭县林地。以芽胞杆菌种类为样本,含量为指标,当欧式距离λ=15时,芽胞杆菌种类可分为高含量分布广型和低含量分布不均匀型。综上所述,农林生态区土壤蕴藏着较丰富的芽胞杆菌种类,为芽胞杆菌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资源保障。

关键词: 芽胞杆菌 农林生态区 多样性 16S rRNA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动态变化

中国环境科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的细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对细菌群落、污水水质和抗生素含量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各处理单元中的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且细菌菌群结构随处理进程逐步改变,其中集污池与厌氧反应器的细菌菌群优势门类为Firmicutes、Bacteroidetes和Proteobacteria,曝气池的细菌菌群优势门类变为Firmicutes、Verrucomicrobia、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和Candidatus Saccharibacteria,氧化塘的细菌菌群优势门类为Firmicutes、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Euryarchaeota和Bacteroidetes.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污水中的细菌群落与水质环境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其中,种属Acinetobacter、Bacteroides、Prevotella、Lachnospiracea_incertae_sedis与COD、TN、NH_4~+-N呈显著正相关,Clostridium sensu strict、Methanothrix与TN、NH_4~+-N呈显著负相关,Petrimonas、Lachnospiracea_incertae_sedis、Clostridium Xl Va、Tissierella与磺胺甲恶唑、磺胺间甲氧嘧啶、强力霉素、土霉素呈极显著正相关,Acinetobacter、Bacteroides、Prevotella与恩诺沙星、四环素呈显著正相关,Prevotella、Lachnospiracea_incertae_sedis与环丙沙星呈显著正相关,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Petrimonas与氧氟沙星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养猪废水 细菌群落 水质 抗生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谷丰A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子鉴定及遗传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丰A是一个优良的抗稻瘟病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利用它已配制出多个优良杂交水稻品种,并且已成为选育抗稻瘟病不育系的重要亲本之一。本研究利用Pigm、Pi9、Pi2、Piz-t、Pi-d2、Pi-d3、Pit、Pi5、Pii、Pib、Pi-ta等11个抗稻瘟病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检测和分析了谷丰A的抗稻瘟病基因型。结果表明,该不育系中含有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Pi-d3和Pigm。进一步分析确定了这3个基因都来源于其亲本之一地谷A。用8个稻瘟病菌田间接种鉴定表明,谷丰A比福伊B及单基因系谷梅4号、IRBLKs-Ka (Pik)、IRBL9-W (Pi9)、IRBLta-K1 (Pi-ta)等广谱高抗的材料具有更好的抗性。

关键词: 水稻 谷丰A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演变及区域差异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是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指标,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绿色TFP尤为关键。现有文献在测算省域绿色要素生产率时忽视了各省份之间的异质性,生产率指数基于以自身为参照的距离函数,导致结果不能相互比较,无法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政策建议。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测算各省份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对提升全国绿色TFP贡献率的新方法,主要基于稳健型整体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整体Luenberger绿色生产率指标,将中国整体作为统一的方向衡量各省份对全国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使得各省份的效率值具有可比性。通过分析中国31个省份2001—2016年畜牧业绿色TFP的增长变化,研究发现:1)从整体上看,样本期我国畜牧业绿色TFP的年均增长率为5.01%,其中经济效率对畜牧业绿色TFP的贡献率达88.83%;技术进步对绿色TF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8.65%。2)从区域上看,我国畜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和中部地区畜牧业发展快于西部地区。3)我国畜牧业绿色TFP增长存在改进空间,且环境效率改进空间大于经济效率,东部地区经济效率改进空间趋小,畜牧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出现弱脱钩状态;中部地区经济效率与环境效率均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西部地区经济效率及碳减排还有一定改进空间。因此,为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畜牧业绿色TFP应加快由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向注重环境改善转变,加强绿色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要突破城乡及区域要素流动制度障碍,提高人均畜牧产值来推动畜牧业区域平衡发展。

关键词: 畜牧业 整体方向性距离函数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 By-production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基因组分析策略应用于水稻抗稻瘟病基因鉴定的研究和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瘟病严重危害水稻生产,每年可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利用水稻抗病基因资源,培育抗病水稻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基于遗传定位及图位克隆,已有一百多个抗稻瘟病基因得到鉴定,其中有二十多个基因被克隆。近年来,全基因组分析策略进一步推动了水稻抗稻瘟病基因鉴定的发展。本研究简要总结了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并概述了全基因组分析策略应用于水稻抗稻瘟病基因鉴定的研究和进展。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病基因 极端分离混合池重测序分析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红树葡萄酒与干红葡萄酒功能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对比

食品与机械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测定干红树葡萄酒与2种干红葡萄酒(法国干红葡萄酒、国产干红葡萄酒)中的总多酚、总黄酮、白藜芦醇、单宁、酚酸、维生素、花青素及矿物质等功能性成分,采用DPPH法、ABTS法、邻二氮菲法和FRAP法分析3种酒的抗氧化能力,并对其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干红树葡萄酒与2种干红葡萄酒功能成分种类及含量各有特点和优势.干红树葡萄酒中没食子酸、VA、VC、Mn与Zn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国产干红葡萄酒和法国干红葡萄酒;法国干红葡萄酒中总多酚、总黄酮、白藜芦醇、儿茶素、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矢车菊色素及Fe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国产干红葡萄酒和干红树葡萄酒;国产干红葡萄酒中单宁、VD、飞燕草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锦葵色素、Ca和Mg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法国干红葡萄酒和干红树葡萄酒.3种酒抗氧化活性亦各具特色,树葡萄红酒对DPPH·的清除能力最强,法国干红葡萄酒对·OH的清除能力最强,国产干红葡萄酒对ABTS+的清除能力及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最强.

关键词: 干红树葡萄酒 干红葡萄酒 功能成分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