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樱桃生物学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关键词: 樱桃 生物学特性 高产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党自身建设的永恒课题

党建研究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这个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体现了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审小麦连麦2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全面了解国审小麦新品种连麦2号的育种价值和生产特性。[方法]以2002~2005年度黄淮南片小麦和江苏省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该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广适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国审小麦新品种连麦2号具有丰产、稳产、抗逆、广适的特点,其群体结构合理,在较高肥水力水平下产量表现良好。[结论]连麦2号在黄淮南片麦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利用前景。

关键词: 小麦 连麦2号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盐害及耐盐机理的研究进展

核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麦是禾谷作物中较为耐盐的粮食作物。然而在盐胁迫环境下,Na+能把膜系统中的其他离子置换下来,使细胞过多地吸收Na+和Cl-,从而导致细胞膜系统受损、DNA降解、植物营养亏缺、生理干旱以及细胞死亡等伤害。大麦自身在受到盐分胁迫下,耐盐机制有:离子的选择性吸收、拒盐排盐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以及离子在植株体内的运输交换。进行大麦耐盐性选择时,萌发力、耐盐指数、Na+/K+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能力,都是比较重要的选择标准。基于大麦较好的耐盐性,可通过遗传育种改良、化学控制、耕作等措施和途径提高大麦的耐盐抗盐能力,减轻盐害,提高大麦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大麦 盐分 耐盐机理 耐盐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食用甘薯新品种徐薯23的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徐薯23在国家、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2 112.4 kg/667m2,比对照增产7.75%;薯干产量609.0 kg/667m2,比对照增产12.58%。该品种橘红色皮橘黄色心,熟食味好。抗黑斑病,较抗茎线虫病,不抗根腐病。

关键词: 甘薯 品种选育 优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近年来中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对该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陈述,并建议在今后的小麦纹枯病研究工作中,应加强抗性遗传机理研究;通过抗源材料的鉴定、筛选,辅以分子标记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抗病品种选育的效率,以尽快满足生产之需。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研究现状 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磷胁迫下磷高效基因型小麦的筛选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小麦磷高效育种所需的材料,在不施磷肥的条件下对58份小麦品种的磷效率及其年度间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磷效率用耐低磷力和品种适应性来描述),筛选出内乡188、徐麦25、西农979等3个高耐低磷力的品种和徐麦856、徐麦270、徐麦3-54、小偃54等4个磷高效品种。磷效率年度间稳定性分析表明,磷效率稳定的品种占66.67%,为增加鉴定的准确性应连续进行多年试验。

关键词: 小麦 磷高效 种质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仙花的引种栽培与繁育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概述了水仙花的品种类型、温室促成栽培和种球繁育技术要点。

关键词: 水仙花 球茎 促成栽培 繁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鳞片扦插繁殖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对百合鳞片扦插繁殖时繁殖系数、小籽球鲜重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系列、不同品种间繁殖系数差异达显著水平。瑞塔品种繁殖系数为5.2,比福音高126%。不同系列间,亚洲百合系列比东方系列更适合于鳞片扦插繁殖。东方百合系列中,凝视星空更适合于鳞片扦插繁殖。亚洲百合系列中,瑞塔更适合于鳞片扦插繁殖。凝视星空和瑞塔两个品种的周径和鳞茎鲜重均在5月6日左右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 百合 鳞片 扦插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棉木金星尺蠖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丝棉木金星尺蠖(Calospilos suspectaWarren)是危害大叶黄杨的一种重要害虫,发生严重时可将大叶黄杨叶片全部吃光。2004~2005年观察研究了此虫在苏州地区的生物学特性。该虫每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以蛹越冬,一代成虫初见期在3月中下旬,各代幼虫盛发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6月上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防治的理想药剂为菊酯类农药,经试验,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95.54%、91.79%,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100%、94.57%。

关键词: 丝棉木金星尺蠖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