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4株野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鉴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解H5N1病毒对基因进化情况,方法对4株野鸭源的H5N1禽流感病毒(A/mallard/Huadong/S/2005(S),A/mallard/Huadong/lk/2005(lk),A/mallard/Huadong/Y/2003(Y),A/mallard/Huadong/hn/2005(hn))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并鉴定对非免疫麻鸭的毒力。结果4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及其氨基酸序列无明显差异,仅在HA裂解位点区,S和lk病毒的322位是Leu,329位缺失,而Y和hn在此两处分别是Gln和Lys。在遗传距离上,Y和hn比较接近,S与lk比较接近。结论根据H5亚型病毒最新分类规则,S和lk的与clade 2.3.4一致,而Y属于clade 2,hn位于clade 3。对麻鸭致病性试验表明,Y和hn是低致病性病毒,而S及lk是高致病性病毒。HA的322位的Leu和329位缺失可能是clade 2.3.4这类病毒的一个遗传进化标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培养基组分对乌桕组培植株生长与生根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寻求适合乌桕生长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以提高乌桕组培苗的成活率。[方法]以中国原产乌桕试管苗为材料,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IAAI、BA、NAA、6-BA、KT),组配成11种不同组分的培养基,比较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乌桕植株生长与生根的影响。[结果]在11种培养基中,以附加10 g/L蔗糖8、g/L琼脂、Vc 5 mg/LI、AA 0.3 mg/LI、BA 0.5 mg/L、NAA 0.2 mg/L组分的培养基效果最佳,其组培苗的成活率为95.00%,生根率55.36%,株高(13.17±1.52)cm,根数目(14.01±0.52)根,侧根数目(13.01±0.51)根,主根长度(5.83±0.19)cm,是本研究中乌桕组培苗植株健壮生长与根生长最快的培养基。[结论]附加0.2%活性炭不利于乌桕的组培苗植株生长和根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温低氧贮藏对核桃脂肪酸氧化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陇核3号核桃为试材,置于O2含量分别为(2±1)%、(5±1)%、(10±1)%的密闭容器中贮藏,并以空气贮藏的核桃为对照(CK),研究常温下(20~30℃)低氧贮藏对核桃脂肪酸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的总脂肪含量和碘价在贮藏过程中下降,而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升高;不同浓度低氧贮藏对防止总脂肪降解有显著的效果,贮藏180 d时低氧贮藏核桃的酸价、过氧化值显著低于CK,而碘价则显著高于CK,2%低氧贮藏对于防止皂化值的升高也有明显作用。低氧能较好地抑制核桃脂肪酸氧化,比空气贮藏保持核桃品质时间更久,其中2%低氧贮藏的效果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棚扁豆的品比及其出干率的比较
《长江蔬菜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扁豆是鲜荚可食用,根、茎、花可入药的一种特色蔬菜。近年来,大棚扁豆种植发展迅速,我们引进了11个扁豆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合江苏沿海地区大棚栽培的早熟、丰产、优质的扁豆。由于霜冻之后大棚扁豆停止生长,人们在春节很难吃到新鲜扁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开花期花粉活力和结实率对高温的响应特征
《作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远红外增温设施在水稻开花第1天分别对4个水稻品种(南粳41、武香粳14、扬粳6号和汕优559)进行5h(10:00~15:00)高温处理(40℃),然后转入常温,观测当天及其后4d开花颖花的花粉活力及同期开花颖花成熟期的结实对高温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处理后各天颖花的花粉活力均显著下降(P<0.05),但随开花日序的后移其下降幅度逐步减小。其中,下降最大为处理当天或其后1d,花粉在柱头和培养基上的萌发率以及花粉I-KI溶液的可染率分别平均降低了16.00、25.85和11.74个百分点,而处理后4d的降幅仅为8.49、6.63和6.02个百分点。相同的趋势也表现在同期开花颖花的结实特征上,高温处理的当天和其后4d开花颖花的结实率分别平均下降了14.04和5.95个百分点;而高温处理当天的空粒率和秕粒率平均分别提高了10.06和3.98个百分点,处理后4d分别提高了3.98和1.97个百分点。另外还发现,高温处理下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汕优559的花粉活力和籽粒结实受高温的影响最小。相关分析发现结实率、空粒率和秕粒率与柱头花粉的萌发率、花粉在培养基上的萌发率均呈显著直线相关,而花粉-KI溶液的可染率仅与空粒率存在显著相关(P<0.05)。可见,水稻遭遇短期高温后,随着开花日序的后移高温对颖花形成的潜在热害逐渐降低,在生产实践中花粉在柱头和培养基上的萌发率可作为品种选育和高温热害发生几率、热害程度预测的可靠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三农”问题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解决"三农"问题,既要立足当前,更要考虑长远。从根本上说,农民问题应当是"三农"问题的中心。让农民不断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江苏历来是全国农业高产、高质、高效的地区之一。如今,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全面市场化和加速国际化的新时期,江苏农业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和新追求。推进科教兴农,加快农业产业化是江苏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增收 农业技术创新 产业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