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球孢白僵菌对小猿叶甲的致病力测定(英文)

生态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研究了分离自小猿叶甲的一株球孢白僵菌(SCAU-BB 01D)对小猿叶甲的致病力。结果表明,该菌株能感染小猿叶甲的成虫和各龄幼虫,但对不同虫期的致病力存在差异。在105~108孢子/m l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各虫期小猿叶甲的感病死亡率增加,在最高浓度1×108孢子/m l,处理后成虫第14天及1~3龄幼虫第10天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84.7%、94.0%、96.0%和81.0%。用TDM模型对成虫和各龄幼虫的致病力数据进行模拟,所建模型均顺利通过Hosm er-L em 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并由模型估计出了该菌株对小猿叶甲各虫期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在处理后第10天,成虫和1~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68×107、1.07×106、1.63×105孢子/m l和8.31×106孢子/m l,而第14天成虫的LC50为2.38×106孢子/m l。随着浓度的增加,各虫期所需的感病死亡时间缩短,在最高浓度1×108孢子/m l,球孢白僵菌对小猿叶甲成虫及1~3龄幼虫的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9.28、4.29、4.40d和5.06 d。综合分析白僵菌对各虫期的致死剂量及致死时间可以看出,不同虫期的小猿叶甲对球孢白僵菌敏感性不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小猿叶甲生物防治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小猿叶甲 致病力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双季超级稻秧苗理想形态性状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华南稻区不同类型超级稻早、晚季秧苗期的形态特性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南稻区早、晚季生态环境下,供试材料间植株高度、主茎叶片数、单株茎数、叶鞘基部宽度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这些性状可作为华南双季超级稻动态株型育种中秧苗期(早季30d、晚季18d)理想形态性状指标,即:早、晚季植株高度分别为35 0~37 5cm、33 5~35 5cm ;早、晚季单株茎蘖数分别为2 0~3 0、3 0~3 2条/株,早、晚季主茎叶片数分别为5 8和4 9片,早、晚季叶鞘基部宽分别为0 71和0 5 1~0 5 4cm .

关键词: 超级稻 秧苗 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盆栽非洲菊种苗快速繁殖工厂化生产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通过非洲菊种子无菌播种和茎尖培养、花蕾外植体诱导,建立了盆栽非洲菊再生和快速繁殖体系;并分析了非洲菊盆栽品种的培养特性,建立了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

关键词: 非洲菊 盆栽品种 快速繁殖 无菌播种 茎尖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维生素E醋酸酯对鱼油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5

摘要:新鲜鱼油中添加05、0、2505、00 mg/kg 4种不同浓度的维生素E醋酸酯,在实验的第6、14、28、36和68天测定鱼油中的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在500 mg/kg添加量内,维生素E醋酸酯对鱼油中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实验期间,EPA(C20:5)、DHA(C22:6)、亚油酸(C18:2)含量明显下降,ARA(C20:4)、亚麻酸(C18:3)先升后降,棕榈酸(C16:1)逐步上升;C14含量逐渐增加,C17则先降后升,C16和C18在实验后期有较大提高。维生素E醋酸酯对鱼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效用系数大小依次为:ARA>EPA>DHA>C18:3>0>C16:1>C18:2>C18:1,对ARA抗氧化效用最大,效用系数达到10.193%,C20:5为0.490%,C22:6为0.364%;维生素E醋酸酯对饱和脂肪酸效用系数大小依次为:C14>C17>0>C18>C16。

关键词: 鱼油 维生素E醋酸酯 抗氧化剂 EPA DH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RAPD分析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

核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近等基因系分析原理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93 A及其保持系 93 B为材料 ,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及其保持基因开展了RAPD标记研究 ,结果表明 :OPK 1 7550 、OPK 1 7150 0 标记可能与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相连锁 ,OPH 1 1 2 0 0 0 标记可能与保持系中的保持基因相连锁。对侯选标记OPK 1 7550 进行了克隆和部分序列分析 ,为利用混合群体分离法 (BSA)对分离群体中的不同单株进行SCAR分析的标记验证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辣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 保持基因 侯选RAPD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万隆霉素抑制细菌的作用机理初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革兰氏阳性细菌枯草芽孢杆菌MIGI.22(Bacillus subtilis)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vyzaepy)为研究对象,对万隆霉素的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万隆霉素可显著抑制这2种细菌的氧呼吸作用,随着反应体系中万隆霉素终浓度由0逐渐增加到50μg/mL,枯草芽孢杆菌氧呼吸作用持续的时间由对照的28 min减小到10 min,白叶枯病菌则由18 min减小到8 min,两者的相对耗氧量分别由对照的86.9%和62.9%逐渐下降到0;此外,对这2种细菌NADH氧化酶活力进行的研究表明,万隆霉素可显著抑制细菌各个生长阶段酶的活力的提高,这与万隆霉素抑制其氧呼吸作用密切相关。

关键词: 万隆霉素 环状酯肽类抗生素 抑菌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黄曲霉综合控制技术规程

广东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概述了花生黄曲霉综合控制技术规程,包括种植地选择、品种选择、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安全贮藏等技术措施,从而降低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风险。

关键词: 花生 黄曲霉 控制技术 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木瓜果奶的工艺研究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

摘要:研究了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番木瓜果奶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番木瓜浆:鲜牛乳=6:4的原料配比,蔗糖8%,pH值6.0~6.3,复合稳定剂0.2%等工艺条件,可得到风味优良的番木瓜乳复合饮料。

关键词: 番木瓜 复合乳饮料 加工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猪场,无菌采集血样,抽提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采用真细菌的通用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从3 个地理位置不同的猪场均成功地扩增出长度为1 469 bp的核苷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3个猪场样品所测序列一致性达99 52%以上,具有相同的基因型,但与国外报道的猪附红细胞体Illinois株同源性为95%,属于同一基因群,但基因型不同;所有种类的附红细胞体和血巴尔通氏体组成同一进化分支,这类血营养菌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病原最靠近(75%),而与立克次氏体目的病原较远(70%)。上述研究证实,广东所流行的猪附红细胞体是一种新基因型的猪附红细胞体,建议命名为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型;为反映进化关系,猪附红细胞体和其它血营养菌应划归于支原体科的支原体属。

关键词: 猪附红细胞体 16S rRNA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_3代抗菌肽转基因辣椒的PCR检测及青枯病抗性测定

广东蚕业 2005

摘要:对T3代抗茵肽转基因辣椒的11个株系进行了PCR分子生物学检测,证明 T3代抗菌肽转基因辣椒仍保持外源抗菌肽基因;对T3代转基因辣椒群体进行了抗 枯病测定试验,转基因辣椒群体抗病力提高,表明在转基因辣椒中蚕抗菌肽D、B 基因得到了有效表达,从而缓减了青枯病症状。

关键词: 蚕抗菌肽基因 转基因辣椒 青枯病 抗病性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