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贵州余甘果汁饮料加工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

摘要:研究了余甘果汁饮料的主要加工工艺及产品指标,选择出最佳配方和工艺参数,探讨了维生素C等营养成份的保存和单宁物质对果汁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糖度10%─15%,酸度0.38%─0.44%,天然维生素C50-70mg/100g,香精0.1‰─0.15‰时,饮料口感及色泽较好。

关键词: 余甘汁,营养成份,维生素C,果汁饮料,水果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光盘检索系统建设 促进农业科技发展

贵州农业科学 1997

摘要:加强光盘检索系统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王海(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贵阳550006)StrengtheningVCD┐romRetrievalSystemEstablishmentandPromotingAgriculturalSci┐tec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杂交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试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对贵州省农科所油料所近年来选育的11个甘蓝型杂交油菜新组合进行单位面积的油菜籽产量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杂交油菜组合同一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不同;同一组合内的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也不同。其关联度顺序为:单株产量(r1=09067)>株高(r2=0.8398)>林有效分枝数(r3=0.7892)>用粒数(r5=0.7237)>林有效角果数(r4=0.4276)>千粒重(r6=0.3767)。在甘蓝型杂交油菜的组合选育过程中,应注重选择单株生产力高、株高适度、单株有效分枝多的组合,同时要求所选择的组会角粒数,株有效角果数多。千粒重对同一组合材料是相对稳定的,变化幅度小,在育种过程中对千粒重的选择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甘蓝型杂交油菜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绞股蓝复合代用茶的研制

贵州农业科学 1997

摘要:绞股蓝与贵州苦丁茶按64的比例粉碎混合,以无花果果汁(1.5倍),作粘结剂制成重5.0g直径2.0cm的茶球。该工艺操作简单,所制产品外形美观,风味独特,冲泡、贮运方便

关键词: 绞股蓝,无花果,贵州苦丁茶,代用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色稻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探讨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有色稻米优良的营养品质和特异性状与低产的突出矛盾一直制约着其生产的发展,杂种优势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措施。无论“三系法”还是“两系法”,有色稻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提必须保证亲本之一携有广亲和基因和有色基因,以利用有色基因的显性遗传本质;同时又要克服双亲闻的杂交不亲和性和目标性状的负向优势。保证合理的遗传距离,即使性状互补,又使优势强大,则是有色稻米杂优利用亲本选育或材料方法选用的关键。本文针对水稻杂优利用常用籼型不育系(“三系”或”两系”)的现状与广亲和恢复系的配合模型,结合粳型红米恢复系的选育实践,对其亚种间杂优利用途径进行探讨,认为利用杂交方法,选育粳型或偏粳型红米恢复系是利用有色稻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红色稻米 亚种间 杂种优势 利用 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肉桃引种及罐藏性能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1997

摘要:1988~1995年,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黄肉桃品种29个,种植于试验园,对各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性状以及果实罐藏性能等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经鉴选认为,罐桃5号、罗米粒适应贵州气候条件,且具丰产性,罐藏性能良好,可作为贵州罐藏黄桃品种推广。橙香果实产量高,香味浓,酸甜适中,但果实较小,不宜制罐,可作为早熟鲜桃栽培品种应用

关键词: 黄肉桃,引种,罐藏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南山区大豆脂肪氧化酶类型及活性鉴定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由大豆脂肪氧化酶引起的脂质氧化过程可产生正腥味和苦涩味。通过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法对黔南山区的68份大豆地方品种的脂肪氧化酶测定,发现了17份LOX—3缺失体占25%。通过脂肪氧化酶漂白胡萝卜素试验,发现这17份材料的脂肪氧化酶活性均较低,其中荔波二月豆等4份材料与日本、美国的同类材料水平相当,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大豆 脂肪氧化酶 黔南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新型肥料对玉米增产效应试验简报

耕作与栽培 199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油菜硼素营养的研究与展望

贵州农业科学 1997

摘要:我国油菜硼素营养的研究与展望魏忠芬(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贵阳550006)RESEARCHSTATUSANDPROSPECTSFORBORICNUTRITIONOFRAPEINCHINAWeiZhongfen(OilCropsInstitut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连培养细胞中高产小檗碱细胞系的筛选

贵州农业科学 1997

摘要:利用家栽和野生中国黄连的幼叶切块,接种在含有1.0~2.0mg/L2,4-D和0.1mg/LKT的6,7-V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选择较松散的愈伤组织转入液体悬浮培养,获得游离细胞和细胞聚集体。经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和平板培养,筛选出小檗碱含量相当于6年生亲本植物根茎含量的有8个细胞株(系),最高的细胞系含量为6.12%。

关键词: 黄连,小檗碱,细胞系,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