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热量条件对油菜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影响分析

贵州气象 199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小油菜

作物品种资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贵州小油菜(Brasicacampestris)是笔者等于1994年在威宁发现的贵州新纪录种。本文根据初步观察鉴定结果,阐述了贵州小油菜的特征特性,并提出利用意见

关键词: 油菜种,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个籼稻品种矮生基因的遗传测定

西南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用籼稻矮秆品种广丛和小粒特特普,通过互交和与矮仔粘(sd-1)、雪禾矮早(sd-s(t))、80-7010(dg(t))等具不同矮生基因的品种测交。结果表明,广丛和小粒特特普的矮生基因与sd-1、sd-s(t)、dg(t)基因均不等位,彼此也不等位,是2个新矮源

关键词: 矮生基因,等位性测定,籼稻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及同源临保系的选育方法探讨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以含有显性不育基因的F1杂种为基础材料,按核不育三系配套制种模式理论和显性上位遗传假说表达.讨论了大白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及同源临保系的选育方法。

关键词: 大白菜 核不育 纯合两型系 转育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南山区苏子种质资源研究

中国油料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黔南山区苏子类型、农艺性状及特征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紫苏为主,短穗性,生育期较长,植株较高,分枝较多,千粒重较小,短日性强,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较高。发现了六棱茎新类型,鉴定出了苗期超抗旱品种丹江野苏。

关键词: 苏子 种质 黔南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南山区大豆脂肪氧化酶类型及活性鉴定

中国油料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法对贵州黔南山区68份大豆地方品种的脂肪氧化酶进行了测定,发现了17份Lox-3缺失体。通过脂肪氧化酶漂白胡萝卜素试验,发现这17份材料的脂肪氧化酶活性均较低,其中荔波二月豆等4份材料与日本、美国的同类材料水平相当。

关键词: 大豆 脂肪氧化酶 黔南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型红米雄性不育恢复系红零的选育及其特性

贵州农业科学 1997

摘要:利用携有红米色素且抗寒基因的中间材料天红、掺粳恢复基因R481和广亲和基因“02428”等不同类型材料为亲本复合杂交,经分步聚合逐层重组,多代跟踪测配,定向培育出具恢复力强(恢复度均在80%以上)、亲和性好、抗寒性强的粳型红米恢复系——红零。经与不同胞质类型的籼型不育系测配鉴定,表现出较强的以穗粒优势为主的亚种间杂种优势。本文就恢复系的选育路线及对贵州有色稻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实用价值与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关键词: 粳型,红米,恢复系,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连细胞培养物中小檗碱的分离与鉴定

生物工程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黄连幼叶切块,接种在含10~2.0mg/L2,4D和01mg/LKT的6,7V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选择较松散的愈伤组织转入液体悬浮培养,获得游离细胞和细胞聚集体。通过平板培养和细胞株的筛选,选择小檗碱含量较高的细胞株。经35次转代培养后,进行固体、液体培养,收集悬浮培养细胞进行化学提取和分离,获得黄色晶体,经TLC、UV、IR、MS鉴定分析为小檗碱,与天然植物提取分离的小檗碱具有相同的生理活性

关键词: 黄连,细胞培养,小檗碱,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双低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选育研究

种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以秦油2号出现的不育株(简称陕ZA)为基本材料,与自育和引进的国内外单双低(低芥酸、低硫么)油菜品种(系)为父本.采用刚交、回交的方法育成了一批单双低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并实现了“三系”配套。在不育系的选育中发现,无论是单低或是双低不育系,其不育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不育度上,一些表现彻底不育.一些表现有微粉、这主要决定于保持系;且在这些不同的不育系之间,不同的目交方式之间所得到的自交亲和指数不同。同时还进行了新的单双低恢复系的选育研究,已取得了初步进展。

关键词: 低芥酸低流甙 甘蓝型油菜 胞质雄性不育系 恢复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余甘子的综合利用

农村经济与技术 1996

摘要: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多年生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余甘子广泛分布于年均气温18℃以上、年均降雨量500~1000毫米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常与多年生杂草混生,能在大气和土壤严重干旱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实属热带、亚热带地区极为典型的耐旱性极强的野生水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