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水温、盐度和饵料密度对橄榄蚶滤水率的影响

海洋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温(15、20、25、30℃)、盐度(16、21、26、31、36)和饵料密度(0.5×104、1.5×104、2.5×104、3.5×104、5×104个/m L)对橄榄蚶(Estellarca olivacea)滤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金藻作为饵料,水温、盐度、饵料密度对橄榄蚶的滤水率有显著影响(P<0.05)。水温15~30℃、盐度16~36、饵料密度为0.5~5×104个/m L时,橄榄蚶的滤水率都呈峰值变化。水温25℃、盐度26、饵料密度3.5×104个/m L时,其滤水率分别达到最大值。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水温、盐度、饵料密度与滤水率之间分别满足函数关系:FRT=–0.3396T2+1.8937T+0.2728(R2=0.9857,P<0.05);FRS=–0.3424S2+1.9626S+0.7112(R2=0.9683,P<0.05);FRC=1.7395 C 0.4607,(R2=0.9062,P<0.05)。

关键词: 橄榄蚶(Estellarca olivacea) 水温 盐度 饵料密度 滤水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溴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血浆的氧化胁迫效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不同浓度(0、0.06、0.3、1.5 mg·L-1)、不同时间(1、2、4、8、16、26 d)下二溴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血浆总还原性谷胱甘肽(T-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血浆SOD、GR先降低后趋于稳定,T-GSH、GSH/GSSG、CAT、GST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16 d出现显著性升高,GPx在1 d和16 d时被诱导,T-AOC仅在16 d时被诱导。CAT、GPx、T-GSH、GSH/GSSG、T-AOC等指标表现出浓度依赖现象,T-AOC与二溴海因呈剂量效应关系。除CAT、GR外,解除胁迫10 d后各抗氧化指标均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上述结果显示,二溴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血浆的抗氧化系统有显著的影响,T-AOC宜作为生物标志物,高浓度的二溴海因暴露能造成血液中抗氧化系统的不可逆损伤。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二溴海因 血浆 抗氧化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大西洋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风险评估

海洋环境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2011年采自南大西洋18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的16种多环芳烃(16PAHs)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南大西洋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16PAHs的含量范围为89.48×10-9~508.69×10-9,均值为234.41×10-9,该区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水平与国际类似水体对比处于低等程度。经特征PAHs组分分析,判定该区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及其产品。由于苊、芴、蒽等化合物含量超过了风险评价低值,可能存在对生物潜在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南大西洋 多环芳烃 来源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

摘要: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近年来引起研究人员广泛关注和重视的新型多孔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因结合了有机和无机两种材料,MOFs材料呈现出了优于有机或无机材料的独特性能,如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超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这些优良性能使其具备了在分析化学中广泛应用的潜力。目前,MOFs材料已经在催化、吸附、药物输送、分离分析等领域被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分离分析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常见的MOFs材料的种类及合成方法,重点总结了其在萃取分离、气相色谱固定相和液相色谱固定相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分离分析 评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不同选育世代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现有选育方式下的遗传结构现状及选育潜力,采用mt DNA D-loop序列差异分析技术,对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3个选育世代群体共80尾鱼开展世代间遗传结构变异分析。结果显示:1)3个世代群体中个体序列长度为552~555 bp,包括52个变异位点、12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H)为0.569;2)3个世代群体的核苷酸多态性(Pi)分别为0.021 9、0.040 3和0.039 7,各世代具备较高的多态性;3)3个世代中,F1具有5个单倍型,F2和F3均具有7个单倍型,F1、F2和F3共享2个单倍型,F1与F2共享1个单倍型,3个选育世代群体的单倍型在NJ系统树上相互交叉,无独立的进化枝。表明在目前选育方式下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世代间遗传信息较为稳定,选育并没有对罗非鱼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造成大影响。

关键词: 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 选育世代 mtDNA D-loop 遗传结构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视频监控系统在水产养殖基地的充分实现

科学养鱼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随着视频监控系统的兴起,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实现管理区域的生产管理、安全管理、人员和物品管理,做到预防在前、取证在后,用最少的人力达到最大的管理效果,因此,在各行各业均得到充分的开展和应用,但是,在信息化发展尚不发达的水产养殖行业,如何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实现充分的管理功能、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虾船载投饲机的研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对虾养殖中人工投饲强度大、饲料利用率低等问题,进行了自动船载投饲机的研究开发。设计了一种采用蓄电池驱动的电动投饲船,通过牵引绳引导在池塘四周进行投饲。船体采用双体船结构,推进装置为螺旋桨推进器。牵引绳穿过固定在岸边的导向支架,组成环绕池塘四周的导向装置,能够手动调节高度,使投饲船能随水位一起上下变化,从而保证船体能够与牵引绳接触。该装备投饲简单,操作方便,符合投饲机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 投饲船 牵引绳 导向装置 自动投饲 水产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输应激对刀鲚生理生化指标和HPI轴基因表达影响及甘草甜素的作用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刀鲚(Coilia nasus)为研究对象,运用荧光定量和相关生化测定方法,研究运输应激对下丘脑-垂体-肾间组织轴(HPI)基因表达和肝脏氧化指标的影响;同时采用浸泡的方式研究甘草甜素(glycyrrhizin,GL)对以上指标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运输后,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基因、阿黑皮素原(POMC)基因和硬骨鱼紧张肽(UI)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头肾中皮质醇受体(GR)基因的表达水平运输2 h明显下降,4 h时表达水平最低,8 h显著升高。运输应激可以明显降低肝脏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提高肝脏丙二醛(MDA)的水平,而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无显著影响。添加甘草甜素6 h后头肾GR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脑中CRH和POMC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但是脑中UI基因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此外,添加甘草甜素对肝脏CAT、MDA、GSH-PX和LPO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运输应激调控HPI轴的基因表达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降低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使刀鲚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中。GL也可以影响HPI轴的基因表达,但不能有效缓解刀鲚的运输应激引发的氧化应激。

关键词: 刀鲚 运输应激 甘草甜素 HP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厦门白姑鱼腌制加工过程中的脂肪酸变化分析

食品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厦门白姑鱼(Argyrosomus amoyensis)腌制加工过程中的脂肪酸的变化,并结合脂肪氧化相关指标: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确定脂肪氧化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从腌制加工的7个关键工序中取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脂肪酸,同时考察POV及TBARS值。结果表明:厦门白姑鱼原料含26.41%的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20.26%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和53.33%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共24种,必需脂肪酸占12.49%,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占40.70%。在腌制加工中,SFA含量显著增加,MUFA含量和PUFA含量显著降低(P<0.05)。POV和TBARS值都呈现了先增后减的趋势,分别在烘干1 d和3 d出现峰值。相关性分析表明,SFA与MUFA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UFA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MUFA和PUFA没有相关性;SFA与POV和TBARS值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而PUFA与POV和TBARS值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厦门白姑鱼脂肪酸种类多,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腌制加工过程对主要8种脂肪酸有显著影响,脂肪的氧化使SFA含量增加,同时使PUFA含量降低,PUFA更容易发生氧化。

关键词: 厦门白姑鱼 腌制加工 脂肪酸 脂肪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引起坛紫菜绿斑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水产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引起坛紫菜绿斑病的病原,对2012年发生在福建省莆田养殖海区坛紫菜叶状体绿斑病开展了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利用2216E海水培养基平板,从患病藻体分离得到一株优势细菌X5;在实验室条件下将X5进行回接感染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坛紫菜叶状体发生组织病理变化,出现绿斑病症状:感染初期出现黄绿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出现空洞,最后导致紫菜叶片流失;用浓度为104~108cfu/m L的X5感染坛紫菜时,在7 d内引起紫菜出现10%~100%病斑面积,这些结果表明X5为坛紫菜绿斑病的病原。利用生理生化和多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X5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大小为0.6μm×0.4μm~1.0μm×0.4μm,无鞭毛,在温度4~42℃、盐度50~150、p H 6~10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16℃,最适生长盐度为50,最适p H为7,对甲硝唑、林可霉素和青霉素耐药,对25种抗生素敏感,Biolog和API ID-32E细菌鉴定系统的结果显示X5为弧菌属细菌(Vibrio sp.);基于多基因序列(16S rRNA,rpo A,recA,pyr H)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X5与V.casei、V.litoralis、V.rumoiensis聚为一支,进化距离为0.095~0.108,这些结果说明X5为弧菌属的一个新种或是V.casei、V.litoralis、V.rumoiensis之一的一个新亚种。本研究报道了弧菌X5能够引起坛紫菜绿斑病,为紫菜流行病学及疾病防治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坛紫菜 绿斑病 弧菌 鉴定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