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基于AMMI和GGE双标图的贵州不同生态区春玉米丰产性稳产性和试点辨别力评价

玉米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8~2019年贵州春玉米11个品种、5个试点的产量数据进行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评价试点的辨别力和代表性。结果表明,2018年中金玉838、新中玉801、先玉1171丰产性较好,靖单14、先玉1171和金玉838的稳产性较好;威宁、毕节试点的代表性较好,安顺、铜仁试点辨别力较强。2019年中金玉838、新中玉801、先玉1171丰产性较好,先玉1171和金玉838和兴玉3号的稳产性较好;安顺、兴仁试点的代表性较好,毕节、威宁辨别力较强。综合分析,金玉838的丰产性、稳产性均较强,综合表现最佳,威宁和毕节具有较高的试点辨别力和代表性。

关键词: 玉米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丰产性 稳产性 试点辨别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曼蛋鸡与苗山乌鸡杂交生产性能研究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摘要:为客观评价罗曼蛋鸡与苗山乌鸡杂交后代罗苗乌鸡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该研究挑选优良的苗山乌鸡与罗苗乌鸡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重体尺、屠宰性能、营养物质以及产蛋率、受精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苗山乌鸡平均产蛋率为41.94%,罗苗乌鸡平均产蛋率为77.01%,罗苗乌鸡比本土乌骨鸡平均产蛋率提高35.07%,罗苗乌鸡比苗山乌鸡产蛋受精率平均高出16.1%;罗苗乌鸡受精蛋平均孵化出壳率与苗山乌鸡(受精蛋孵化出壳率)高出16.62%,可见,罗苗乌鸡新品系产蛋授精率和孵化出壳率都较为理想,能较好地为生产实践服务.

关键词: 罗曼蛋鸡 苗山乌鸡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量配施羊粪对杧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杧果生产施肥精准管理和果园土壤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7年生'红玉杧'为研究对象,设单施化肥(CF)、CF减量10%(T1)、CF减量20%(T2)、CF减量30%(T3)、T1配施羊粪5 kg/株(OT1)、T2配施羊粪10 kg/株(OT2)和T3配施羊粪15 kg/株(OT3)共7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杧果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的变化,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各处理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CF、T1、T2、T3处理的产量和收益随化肥减量比例增加而降低,OT1、OT2、OT3 处理的产量和收益随配施羊粪量增加而降低.OT1较T1的产量和收益分别提高了9.31%和6.96%,OT2较T2的产量和收益分别提高了12.60%和8.46%,与T3相比,OT3 处理的产量提高 11.60%,收益减少了 1.16%.CF、T1、T2 和T3 处理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随化肥减量比例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配施羊粪可改善果实的内在品质.与T1相比,OT1处理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4.29%、32.50%和 29.90%,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了 21.30%;与T2 相比,OT2 处理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 4.91%和 6.53%;与T3 相比,OT2 处理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 4.82%和 6.35%.另外,CF、T1、T2、T3 和OT1、OT2、OT3 处理果实的N、P、K含量均随化肥减量而降低,同一减量比例下化肥减量与减量配施羊粪处理间果实矿质养分含量无显著差异.配施羊粪还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的pH值和肥力水平,随羊粪施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综合考虑产量、经济效益、果实品质和土壤肥力,各处理综合效果由优到劣依次为OT1、OT2、OT3、T2、T1、CF、T3,表现最佳为化肥减量10%配施羊粪5 kg/株,最差为化肥减量30%处理.

关键词: 杧果 化肥减量 羊粪 产量 品质 经济效益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施不同有机肥对芒果产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农技服务 2023

摘要:为贵州芒果园科学用肥提供参考,以金煌芒为供试材料,设置常规施肥(CK),在等量施肥条件下增施芒果专用肥(A1)、微生物有机肥(A2)、世农牌有机肥(A3)、发酵鸡粪有机肥(A4),分析增施不同种类有机肥对芒果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及气泡病防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芒果专用肥处理的产量和纯收益最高,分别为21 300.0 kg/hm~2、81 522.0元/hm~2;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6.13%、73.03 mg/100g,均显著高于增施其他有机肥的处理;气泡病发生率最低,为11.11%;商品率为80.33%;能有效促进有效磷(148.513 mg/kg)、速效钾(0.138%)、交换性钙(79.089 mg/kg)、交换性镁(122.374 mg/kg)、交换性硼(1.491 mg/kg)的吸收。故常规施肥+芒果专用肥即复合肥(N∶P2O5∶K2O=15∶15∶15)2 kg/株+芒果专用肥(N∶P∶K∶Ca∶Mg=10∶3∶12∶6∶1)12.2 kg/株,施芒果专用肥500 kg/667m~2为最佳推荐施肥方式。

关键词: 芒果 有机肥 产量 品质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困境与出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经营与管理 2023

摘要:推动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升国内大循环能力的重要领域和战略支点。但其因供需错配导致运行效率低下、其升级因缺乏产业基础而难以启动。应从推动小农供给侧改革、创造新供给和新需求,推动小农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基础能力现代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加速“四链”协同,以及推动区域合作创新改革、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等方面,探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道路。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小农生产 现代农业 衔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江鱼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

水产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乌江鱼类本底资源数据,实验对乌江鱼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2017—2021年,先后在贵州省乌江流域进行野外调查12次。对收集到的5 065尾、约204kg渔获物进行统计,共鉴定出107种,隶属于6目22科73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53种,占采集总数的49.53%。乌江鱼类物种多样性G-F指数为0.57,上、中、下游G-F指数分别为0.40、0.47和0.45,上游鱼类科属间的多样性小于中、下游。乌江中游鱼类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3.54、 9.63和0.81。渔获物分析结果显示,中华倒刺鲃、尼罗罗非鱼、蛇、鲫和?的重量和数量占比均位于渔获物前十。将IRI值大于500的列为乌江优势种,则有鲫、?、中华倒刺鲃和马口鱼。研究表明,乌江梯级水电的开发对流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渔获物组成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长江全面禁捕前开展的调查,研究结果丰富了乌江鱼类资源本底数据,将对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鱼类 种类组成 多样性 保护 贵州省 乌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地区淀粉型甘薯新品系(种)种植鉴定

耕作与栽培 2023

摘要:为筛选适应贵州本地生产应用的淀粉型甘薯新品种(系),及进一步推广应用,对全国 11 家单位选育的 11 个新品系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进行种植鉴定.结果表明,11 个新品系(种)比对照品种徐薯 22 均增产,多因素比较结果表明,苏薯28 适宜作为淀粉型甘薯品种进行推广.

关键词: 淀粉型甘薯 新品系(种) 种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iPLS-CARS算法的百香果糖度无损检测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一种无损快速检测百香果糖度的技术,以百香果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并结合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算法和竞争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对近红外光谱进行特征波长筛选,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百香果糖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的模型优于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的模型,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算法和竞争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筛选出的特征波长点数为67个,占全光谱的2.90%,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2c为0.972 7,校正集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值为0.333 8,验证集的相关系数R2p为0.967 2,验证集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值为0.366 0,模型相对分析误差(relative prediction deviation,RPD)为4.506 6。研究结果能够实现百香果糖度的无损快速检测,并且可以将百香果糖度无损检测便携检设备中的模型进行简化。

关键词: 百香果 糖度 特征波长 近红外光谱 无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四川畜牧兽医 202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编校标准化在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发展建议

编辑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需要编校标准化的加持方能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编校标准化不是千篇一律,而是以规范的方式获得预期的期刊质量,从而使期刊更加规范、流畅和快速传播.本文阐述了我国编校标准化现状、编校标准化发展背景和作用,探讨了中国编校标准组织与国际编校标准组织的差异,并提出了编校标准化发展的策略建议,以营造良好的学术展示平台,推动科技期刊出版的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 编校标准 内容质量 科技期刊 国际化 期刊发展 英文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