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植物提取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抑杀作用
《福建农业学报 》 2004
摘要:测定53种植物提取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毒杀效果,结果发现20种植物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其中11种植物提取液能在24 h内杀死50%以上的线虫,如万寿菊、合欢、川楝子、白芥子等。测定24种植物提取液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影响,结果发现,有23种植物提取液对卵孵化有抑制作用,如百部、夹竹桃、合欢、白芥子等,以百部提取液抑制卵孵化效果最好,卵孵化抑制率达96.57%。有16种植物提取液对卵有毒杀作用,如合欢、野牵牛、细辛、蛇床子等,以合欢提取液杀卵效果最好,卵死亡率达81.4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对蔬菜的增产及降低NO_3~-累积效应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04
摘要:23个菜园表层土壤样品分析结果,土壤全硫平均含量354.9 mg·kg-1,有效硫平均含量26.2 mg·kg-1,有效硫占全硫7.4%;有效硫小于16 mg·kg-1临界值样品占43.6%。田间不同硫水平对比试验和简比试验结果表明,莴苣、花椰菜等多种蔬菜品种,在每公顷施用硫15-60 kg范围内,都具有不同程度增产效应;硫素还可改善蔬菜品质、降低NO-3累积。莴苣菜心部分NO-2含量比对照降低13.0%-56.0%,花椰菜降低24.8%-48.7%,空心菜降低8.2%-56.0%。而在网室土培、水培试验结果,供试空心菜、小白菜植株NO-3含量,施硫肥处理比对照降低幅度更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敌竹盲走螨在纯竹林中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研究
《华东昆虫学报 》 2004
摘要:本项研究针对我国南方毛竹林 ,近年害螨突发性成灾的现象 ,进行调查与研究 ,结果表明 :纯竹林害螨总量平均高于混交林 2 89.2 8% ,混交林天敌竹盲走螨 (Typhlodromus bambusae Ehara)总量平均高于纯竹林2 6 3.5 6 % ;混交林益、害螨比例为 1∶ 13,而纯竹林益、害螨比例是 1∶ 118。研究表明纯竹林地面垦复、劈草 ,使得以芒草为生的芒草裂爪螨 (Schizotetranychus miscanthi Saito)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导致乡土优势种竹盲走螨缺乏中间食物 ,难以维持种群。在毛竹——芒草混生的毛竹林 (含其它树种 )由于毛竹上害螨和林下芒草裂爪螨受到共同天敌——竹盲走螨的控制维持着稳定的益、害种群数量 ,虽然有害螨 ,但不成灾 ,在纯竹林由于地面垦复、劈草破坏原有已形成的生物链 ,导致毛竹害螨失去天敌控制而突发性成灾 ,证明纯竹林中天敌锐减是导致毛竹害螨暴发成灾的重要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
《菌物研究 》 2004
摘要:以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 ,从形态特征、生物学生长特性、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等方面综述了文献中称为“桑黄”[包括 :鲍氏针层孔菌 (Phellinusbaumii)、火木针层孔菌 (P .igniarius)、裂蹄针层孔菌 (P .linteus) 3种 ]的药用菌子实体、发酵菌丝体、发酵胞外物的研究进展。结果 :桑黄的人工栽培 (日本、韩国学者采用的室外荫棚段木埋畦栽培法 ) ,固体、液体发酵培养均已获成功。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子实体、菌丝体多糖以及发酵液中的胞外多糖 ,此外还有黄酮及其衍生物、香豆素类、甾醇类化合物。其子实体、菌丝体及提取物 (主要为多糖 )、胞外多糖在抗发炎、抗氧化、抑制肿瘤生成、增强免疫力、保护肝脏、预防和治疗关节炎等方面有显著的功效。桑黄的各种产品 (包括 :子实体、菌丝体微粉末、提取物浸膏、桑黄茶、桑黄口服液等 )市场需求量很大 ,表明桑黄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04
摘要:对闽东南沿海龙眼园进行为期7个月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共包括102种,其中害虫54种、天敌35种、中性昆虫13种。在植食性营养层中,咀嚼式口器类群以鳞翅目为主,优势种为荔枝蛀蒂虫、三角新小卷叶蛾、荔枝尖细蛾,刺吸式口器类群优势种为龙眼角颊木虱;在天敌营养层中,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为中华通草蛉、四斑月瓢虫,寄生性天敌优势种为广大腿小蜂、日本平腹小蜂、黄长体茧蜂。群落动态分析,群落特征指数都有明显的时间变化,6月29日到9月27日期间,生态优势度低,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高,群落结构较合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枯萎病原菌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瓜尖孢镰刀菌培养初期(1~4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胚根的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对胚根生长的抑制率为30.00%~45.00%,且处理后的黄瓜种子很难成苗;培养后期(5~10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胚根的长度比对照组略长,对胚根生长的促进率为14.29%~28.57%且处理后的黄瓜幼苗的高度比对照组高.对其幼苗进行的尖孢镰刀菌分离的结果表明,从根上1cm的茎段没有分离到尖孢镰刀菌,而根上2~3cm,5~6cm和叶片部位则都分离到尖孢镰刀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