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剖析鸡球虫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策略——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副所长蔡建平博士
《中国禽业导刊 》 2005
摘要:2005年11月3-7日,第三届世界水禽大会在中国广州召开。会议间隙,记者前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就当前国内外对鸡球虫病的流行特点、防控策略等研究进展采访了该所副所长蔡建平博士。蔡博士是我国近年来鸡球虫病研究领域较有影响力的青年学者之一,他对国内外鸡球虫病研究动态有广泛的了解,对鸡球虫病的防治也有一些鲜明的见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GD株ORF2基因的序列分析
《中国兽医杂志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GenBank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PCR从本室鉴定分离的PCV2GD株的细胞培养物中扩增出ORF2基因(702bp)。将此基因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筛选获得重组质粒pMD-ORF2并对其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ORF2基因与其他PCV2的ORF2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2.1%~99.9%之间,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0.2%~99.5%之间。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ORF2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AFLP分析体系的建立
《西北植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64对AFLP分析引物中随机选取了19对引物组合.经过跑小板的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显带AFLP条带,从中筛选出可做荧光的8对引物.再从中选取了扩增位点丰富,带型质量好,分辨率较高,条带信号强度一致性好,条带分布均匀,且条带较完整的4对引物:E-AAC+M-CAC、E-AAG+M-CTG、E-AAC+M-CAG、E-AAC+M-CTA进行荧光跑带、读带.共在156个位点上扩增出条带,4对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32条,多态性比例平均为84.62%,4对引物对10份猕猴桃材料的区分率达100%.说明该4对引物用于猕猴桃属植物的AFLP分析是可行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长素和糖对卡特兰原球茎生长发育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卡特兰原球茎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的生长素和蔗糖有利于培养物鲜重的增加;NAA和蔗糖对原球茎成苗影响较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苗数随NAA和蔗糖用量的提高而增加,浓度过高时成苗数显著下降;而IBA、IAA和高浓度蔗糖容易导致原球茎褐变死亡。3种生长素中,以NAA更有利于原球茎生长发育。从芽苗形成和培养物长势两个方面综合分析,添加NAA1.0 mg/L和30 g/L蔗糖的培养基最适合卡特兰原球茎的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与Gm6基因连锁的PSM标记在水稻抗稻瘿蚊育种中的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在对源于我国抗稻瘿蚊资源大秋其的抗稻瘿蚊基因Gm6精细定位的基础上,利用与Gm6连锁的位置特异性微卫星(position-specificmicrosatellite,PSM)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抗性育种。利用PSM101标记对3个抗稻瘿蚊新品系KG18、KI41和AK7的F10进行了分析,其带型均与抗性亲本一致;利用PSM101标记从巴太香占/KG18的197个F2家系中鉴定出48个抗稻瘿蚊株系,经抗性表型鉴定,筛选出的抗稻瘿蚊株系的抗性表现与基因型一致;利用PSM101标记,对抗稻瘿蚊两系杂交稻的F1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为真杂种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