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建兰与纹瓣兰种间杂种胚培养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以‘小桃红’建兰为母本、纹瓣兰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了种间远缘杂交后代植株。杂交果荚与母本自交果荚的大小差异不大,但鲜重明显大于母本,果荚内的种子量却少于母本。杂种胚离体培养90d出现绿色原球胚,210d可萌发出大量植株;而‘小桃红’自交种子培养210d只形成少量绿色根状茎。杂种胚的萌发具有杂种优势,不仅萌发快,而且出苗率高,萌发时先形成原球胚,原球胚上长出大量小根毛,继而形成大量假鳞茎,假鳞茎经转瓶培养后,分化形成大量健壮植株,分化率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乳复合饮料的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苦瓜乳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以鲜苦瓜为原料,用100mg/kg葡萄糖酸锌作为护色剂、1%β-环糊精作为苦味包埋剂,可制得质量良好的苦瓜汁;采用鲜牛乳:苦瓜汁=8:2的原料配比,蔗糖9%,复合稳定剂0.15%等工艺条件,可得到品质优良的苦瓜乳复合饮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抗万隆霉素发酵条件探讨
《广东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研究了农抗万隆霉素的生产菌灰色变异链霉菌 2 5 0 7(Streptomycesgriseovariabili)的发酵条件 ,并通过 3 0L发酵罐试验 ,确定其发酵条件为 :温度 3 2℃ ,接种量 10 % ,种龄 2 8h ,通气量 (V /Vmin) 0~ 2 4h为 1∶0 .8;2 4~ 48h为 1∶1;48~ 84h为 1∶0 .6。
关键词: 万隆霉素 灰色变异链霉菌2507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活性钙镁肥水稻肥效试验研究
《土壤肥料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广东酸性土壤上施用以碱渣为物料生产的活性钙镁肥,水稻获增产、增收,并具改土作用,其肥效和用量受土壤钙镁供给状况及土壤酸度的影响。有效钙镁含量低、酸性强的土壤,钙镁肥作用效果大、增产率高、需肥量较多;反之,较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pG ODN对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中国兽医科技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120只来航系SPF鸡随机分成对照组、注射CpG ODN组、IBDV活疫苗点眼免疫组及IBDV活疫苗+CpG ODN免疫组,每组30只,于7日龄时对试验鸡进行初次免疫,21 日龄时进行加强免疫,28日龄时用IBDV野毒株攻毒。检测不同时间的IBDV特异性抗体效价、血液和脾淋巴细胞的Con A刺激指数(SI)。结果表明,CpG ODN处理后脾细胞的增殖转化能力强于血液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能力;CpG ODN的使用使血清中IBDV特异性抗体产生时间提前7 d,抗体效价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仅用CpG ODN处理就可使1/3的鸡攻毒后迅速产生高效价(约1∶3 000)的特异性抗体,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证明CpG ODN能增强IBDV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形式和水平铜、铁、锌对生长猪的影响
《饲料博览 》 2005
摘要:试验用90头平均体重为27kg左右的生长猪,研究不同剂量和形式的铜、铁、锌的促生长效果。对照组为无机源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Ⅰ组),4个处理组水平分别为有机源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Ⅱ组);有机源NRC(1998)水平一半的铜、铁、锌(Ⅲ组);无机源和有机源各占一半的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Ⅳ组);无机源NRC(1998)水平加上有机源NRC(1998)水平一半的铜、铁、锌(Ⅴ组)。每处理3个重复。结果,生产性能各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高于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组的血铜水平极显著高于无机源和有机源各占一半的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组,并显著高于其他3组;其余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血液指标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丙二醛(MDA)各组呈无规则变化;淋巴细胞转化率(%)对照组低于其他各组,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排出的铜、铁、锌含量则与日粮中的铜、铁、锌水平有关。结果表明,采用有机铜、铁、锌源,按照NRC(1998)标准铜、铁、锌需要量的一半所配制的日粮,并没有降低生长猪的生产性能,而且部分血液指标的变化不大。但其粪中的铜、铁、锌排泄量减少了30%左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