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广东株微线蛋白-2基因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中国兽医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克隆的毒害艾美耳球虫 (Eimeria necatrix)广东株微线蛋白 - 2基因 (En MIC- 2 (Gd) )的 c 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用 PCR方法扩增其阅读框架 (ORF)后 ,克隆至质粒表达载体 p ET- 32 a(+) ,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 p ET-32 a(+) - En MIC- 2。用 Ca Cl2 法将其转化至宿主细菌 E.coli BL2 1(DE3) ,并用 IPTG成功诱导了 En MIC- 2重组抗原在大肠杆菌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10 .8% ,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5 5 0 0 0。重组蛋白经 SDS- PAGE分析后 ,用 E.necatrix(广东株 )感染鸡的高免血清进行 Western Blotting分析 ,结果为阳性

关键词: 毒害艾美耳球虫 微线蛋白-2基因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农业模式的探索——评袁志清研究员编著的现代农业理论丛书

南方农村 2005

摘要:广东省农科院情报所研究员袁志清在2003年至2004年间编著一套现代农业理论丛书--《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农业经营》、《现代农业科技》已经公开出版。这套丛书汇集了他撰写的91篇文章,论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方向,涉及社会、经济、科技、市场等领域,并作了综观的研究分析。正如马恩成同志为《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写的"序"中所说: "他不是孤立地研究,而是把它与农村经济的改革开放与农业市场结合起来。做到科技与经济、科技发展与市场经济规律相结合,从而探索农业现代化中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的最佳结合,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乃至生态效果的最佳统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军曹鱼幼鱼对赖氨酸需要量的初步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2005

摘要:选择体重为(14.7±0.3)g 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平均分成5组,分别饲喂含赖氨酸为2.30%、2.53%、2.76%、2.99%和3.22%的等氮等能精制饲料。以增重率为指标,一元二次回归分析表明,军曹鱼对饲料中赖氨酸的适宜需要量为6.06g·(100gCP)~(-1)。通过鱼体的必需氨基酸模式推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分别是:精氨酸4.97g·(100gCP)~(-1);色氨酸0.83g·(100gCP)~(-1);亮氨酸5.49g·(100gCP)~(-1);异亮氨酸3.12g·(100gCp)~(-1);蛋氨酸+胱氨酸2.66g·(100gCP)~(-1);苯丙氨酸+酪氨酸5.22g·(100gCP)~(-1);丝氨酸2.96g·(100gCP)~(-1);苏氨酸3.26g·(100gCP)~(-1);缬氨酸3.26g·(100gCP)~(-1)。

关键词: 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 赖氨酸 需要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的分子生物学及粘膜免疫佐剂效应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5

摘要: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LT)是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ETEC)分泌的一种外毒素。LT既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又有较强的粘膜佐剂效应,其毒力较霍乱毒素(choleratoxin,CT)小而被认为是替代CT的最有潜力的粘膜免疫佐剂。本文从LT的分子结构、分子生物学特性、免疫原性、粘膜佐剂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以及LT的粘膜免疫佐剂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大肠杆菌 不耐热肠毒素 分子生物学 粘膜免疫 佐剂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型马铃薯粤引2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介绍了从国外引进的适合广东种植的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粤引2号的生物学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毒病,结薯集中,薯肉色白,还原糖含量较低,切片后薯肉不易变色等特点,适合油炸薯片和薯条加工。结合品种特性,辅以配套的栽培技术,如选用脱毒种薯、植前种薯处理、施足基肥、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可获得高产。

关键词: 马铃薯 粤引2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枇杷适时花期的调控

中国南方果树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钾和钼对菠菜不同生长阶段硝态氮积累影响研究初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肥料(氮、钾、钼)互作对菠菜不同生长阶段硝态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菠菜硝态氮积累的影响整体表现为:柄>叶,老叶>新叶;与生长前期相比,收获期各部位中硝态氮含量均有下降趋势。不施氮条件下,施钼极显著或显著地降低了菠菜生长前期和收获期叶片中硝态氮含量,降幅分别为19 3%和21 4%;施氮条件下,施钼仅显著降低了菠菜生长前期叶片中硝态氮含量,降幅达21 2%。在本试验条件下,单施钼比钼钾配施更有利于降低菠菜叶片中硝态氮的含量;钾与钼营养的相互效应,以及钾与钼之间如何平衡,似乎是影响施钼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氮钾钼配施 菠菜 硝态氮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樱桃番茄品比试验

长江蔬菜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豇豆新品种——广丰7号

长江蔬菜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昆虫病毒制剂对菜粉蝶和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摘要:采用菜粉蝶(Pierisrapae)颗粒体病毒和芹菜夜蛾(Anagraphafalcifera)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及两者的混合制剂对菜粉蝶和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病毒制剂对菜粉蝶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5d最终防效在93%以上;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及两者的混合制剂对小菜蛾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5d最终防效在89%以上,其效果均分别优于化学农药毒死蜱88%和84%的防效.

关键词: 菜粉蝶(Pierisrapae) 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 颗粒体病毒 核型多角体病毒 毒死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