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印罗非鱼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比较——基于美国市场的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了对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罗非鱼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以1994—2014年的相关贸易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中印两国的产品竞争力。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结果表明:中国罗非鱼产品对美国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增长速度快于印尼,但印尼罗非鱼产品拥有自己的品牌和外销渠道,市场价格较中国高很多。中国罗非鱼逐步占领了美国大部分市场,印尼的市场占有率则相对稳定。中国罗非鱼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已经逐步由比较劣势转变为比较优势,但印尼在罗非鱼产品出口上更加具有比较优势;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的分析来看,竞争力效应对中国罗非鱼产品出口额变动的影响大于印尼,中国罗非鱼产品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但罗非鱼产品结构的合理化程度以及在本国出口增长中的贡献率仍低于印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生动物的争斗与应激行为
《渔业信息与战略 》 2015
摘要:争斗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动物社会行为,在各种水生动物中广泛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水生动物育苗与养殖过程中的成活率;应激行为是生物体受到体内外非特异有害因子刺激所表现的机能障碍和防御反应。争斗和应激行为主要受食物资源、种群年龄结构、环境熟悉度和养殖密度、亲缘识别能力和神经递质等因素的影响。应激所产生的攻击行为具有一定的遗传特征,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在其调控通路中,神经递质分子的合成与分解受特定的基因调控,如单胺氧化酶基因、色氨酸羟化酶基因、5-羟色胺受体基因、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和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等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水生动物争斗与应激行为的表现、形成机制,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水生动物争斗行为的影响机制,为在水产养殖中减少因争斗与应激行为造成的个体伤亡,有效提高经济类水生动物在养殖过程中的成活率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口黑鲈“优鲈1号”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模式
《水产养殖 》 2015
摘要: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Lacépède)],俗名加州鲈,原产于北美洲,属广温性鱼类,在2~34℃的水温范围内和0~15的盐度范围内均可存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口黑鲈被引到世界各地作为游钓品种或水产养殖品种。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台湾从国外引进大口黑鲈,并于198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同年从台湾引入我国广东省[1]。由于大口黑鲈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起捕、养殖周期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牡蛎中类HBGAs的分型及与诺如病毒P粒子结合特性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5
摘要:目的了解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消化道组织中类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的类型特点,分析其与诺如病毒的结合特性,以探讨长牡蛎富集诺如病毒的机制。方法利用8种HBGAs单克隆抗体,建立长牡蛎中类HBGAs检测的ELISA方法,并分析其主要型别。同时,利用5种体外表达的GII.4型诺如病毒P粒子分析其与长牡蛎中类HBGA的结合特性。结果长牡蛎消化道组织中存在类A,H1,Lea和Ley型HBGA;55019株(2006b变异株)和97-1l株(95/96US变异株)GII.4型诺如病毒P粒子可通过类A、H1和Ley型HBGA与长牡蛎消化道组织相结合,91(Camberwell_91株)和42(Hunter_2004)株可通过类Ley型HBGA与长牡蛎消化道组织相结合,156株(sakai株)不与任何类型类HBGA结合。结论长牡蛎消化道组织中存在类A、H1、Lea和Ley型HBGA,GII.4型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类A、H1和Ley型HBGA与长牡蛎消化道组织相结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浦珠母贝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感染多毛类寄生病的比较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合浦珠母贝12个全同胞家系的生长性状和才女虫寄生病的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快速生长家系F10、F11、F3和F12与生长最慢的家系F7相比,壳高分别大16.01%、14.93%、10.51%和10.16%,体质量分别重35.72%、28.02%、25.98%和17.61%。筛选出的抗病家系F8、F9、F11和F10,其才女虫寄生病的总感染率与感染最高的家系F3相比,分别降低了48%、34%、27%和23%,表明这4个家系初步提高了合浦珠母贝抗才女虫寄生病的能力。筛选出的快速生长家系和抗病家系可作为选育的核心育种家系,为培育生长速度快和抗才女虫寄生病的合浦珠母贝新品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鲤极长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cDNA克隆及相关定量表达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极长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VLCAD)基因c DNA序列,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为揭示鲤鱼脂肪酸代谢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建鲤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RACE克隆VLCAD基因的c DNA序列,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VLCAD基因在不同组织、脂肪源及饥饿胁迫等条件下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扩增获得的建鲤VLCAD基因c DNA序列全长2527 bp,包括296 bp的5'非翻译区、1974 bp开放阅读框(OFR)及257 bp的3'非翻译区,共编码659个氨基酸;建鲤VLCAD氨基酸序列包含FAD结合位点、底物结合位点、催化位点,具有ACADs家族的特征性结构;与鲤科类斑马鱼(Danio rerio)的同源性最高,达94%。建鲤VLCAD基因在性腺、肌肉、肝脏、前肠、肾脏、心脏和脑中均有表达,且以心脏的表达量最高,前肠的表达量最少。鱼油和亚麻油对建鲤VLCAD基因在肝脏和肌肉中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但饥饿状态下肌肉中的VLCAD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状态(P<0.05)。【结论】建鲤VLCAD基因在富含线粒体且脂肪酸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中高效表达,对脂肪酸β氧化起调控作用,尤其在饥饿状态下对脂肪酸氧化调控作用明显增强,能促进脂肪酸分解为机体供能。
关键词: 建鲤 VLCAD基因 组织表达量 脂肪源 饥饿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胁迫下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免疫因子Ikaros的表达分析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2015
摘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对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的功能造成障碍,对机体产生可逆或不可逆的生物学效应。由于免疫系统的反应较机体其他系统更为敏感,因此免疫毒理学目前在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领域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分别用50、100和200 mg/kg的双酚A(BPA)以及10 mg/kg雌二醇(E2)腹腔注射于体重约800 g的健康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暴露14 d后,分别取各处理组的胸腺、肝脏、肾脏、脾脏和心脏等5种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了BPA和E2对半滑舌鳎免疫系统关键转录调节因子(Ikaros)的影响。研究发现,50 mg/kg的BPA对Ikaros的表达量影响稍弱,只在胸腺和肝脏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表达水平的上调。而在100和200 mg/kg的BPA处理组中,Ikaros基因在胸腺、肝脏、肾脏和脾脏4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在10 mg/kg E2处理组中,Ikaros在4种组织中的表达亦均显著上调,相比较于对照组心脏中的表达水平,均上调20倍以上。结果说明,在高剂量的BPA或E2的胁迫下,Ikaros对内分泌干扰物的胁迫反应较为强烈,且其表达水平随BPA剂量的增加出现了明显的上调,表明其在内分泌系统中亦应具有特定的调控功能,但具体的调控机制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可为鉴定Ikaros在半滑舌鳎内分泌系统中的调控功能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Ikaros 半滑舌鳎 免疫 表达 双酚A 雌二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伊维菌素对雄性鲫的生殖毒性评价
《应用生态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伊维菌素作为一种广谱、高效的新型抗寄生虫类药物,在我国农、牧、渔业均有广泛应用.为了评价伊维菌素对雄性鲫的生殖毒性效应,本文研究了口灌不同剂量伊维菌素对雄性鲫生殖腺指数、血清及精巢中性激素(睾酮和雌二醇)、血清及脑组织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精子超微结构及性腺组织的影响.分别以0、1、3、5倍治疗剂量,即0、0.3、0.9和1.5mg·kg-1剂量对鲫进行口灌给药,分别标记为A、B、C、D组,每天1次,连续3 d,停药8 d后对供试鲫各组织进行检测观察.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供试鲫生殖腺指数逐渐降低,且C和D组显著低于A组;血清及精巢中的睾酮及雌二醇、血清和脑中γ-氨基丁酸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趋势,均在B组达到峰值;精子寿命逐渐降低,Ⅱ、Ⅲ和Ⅳ级精子运动时间逐渐减少,C、D组表现尤为明显;精子超微结构和精巢组织未见明显异常.表明正常治疗剂量伊维菌素对生产期雄性鲫未产生明显生殖毒性效应,但高剂量给药可对鲫造成严重的潜在生殖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