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海洋头足类墨汁中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洋头足类如鱿鱼、乌贼等的加工副产物墨汁中具有黑色素、多糖、肽类物质等多种活性成分。本文主要简述了海洋头足类墨汁中各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其功能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头足类 墨汁 活性成分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配比南极磷虾粉饲料对网箱养殖俄罗斯鲟生长及氟累积的影响

海洋渔业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配制南极磷虾粉替代饲料中鱼粉比例分别为0%、10%、20%、30%的4组饲料饲喂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200 d后,分析南极磷虾粉替代部分鱼粉对网箱养殖俄罗斯鲟生长和鱼体组织氟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南极磷虾粉替代比例的升高,俄罗斯鲟的末重、增重、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先上升后下降,饲料系数先降低后升高,1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2)实验结束时,俄罗斯鲟肌肉、肝脏和鱼鳔的氟浓度低于检测限,但鳃、皮、脊骨和背骨呈现剂量浓度效应,各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本实验条件下,在俄罗斯鲟饲料中加入10%比例的南极磷虾粉时获得最佳生长效果和较低的组织氟累积。

关键词: 俄罗斯鲟 南极磷虾粉 生长 氟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紫黑翼蚌耗氧率和排氨率及其昼夜变化的影响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静水呼吸法测定了在3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紫黑翼蚌耗氧率及排氨率的变化,比较了雌雄蚌的呼吸代谢差异,并研究了其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7~27℃条件下,紫黑翼蚌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雄蚌耗氧率高于雌蚌,但无显著性差异;而雄蚌排氨率低于雌蚌,且在22℃、27℃条件下排氨率差异显著(P=0.014,P<0.01);在27℃条件下,雄蚌的氧氮比显著高于雌蚌(P=0.019),这可能与紫黑翼蚌雌雄生理差异有关;22℃时,紫黑翼蚌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夜间显著高于白天,雌雄蚌的呼吸代谢高峰均出现在凌晨1:00~3:00,除雄蚌的排氨率低谷出现在9:00~11:00,其他低谷均出现15:00~17:00。在22℃条件下,雄蚌一昼夜平均耗氧率高于雌蚌,而平均排氨率低于雌蚌,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结果初步揭示了温度对雌雄紫黑翼蚌呼吸代谢的影响及昼夜变化规律,为提高其人工驯养成活率、池塘合理放养及雌雄生长差异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紫黑翼蚌 耗氧率 排氨率 氧氮比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轮气浮装置设计及其在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净化效果

渔业现代化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使气浮分离技术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更加优化与规范化,改善气浮分离法的集成应用效果,通过优化设计适于循环水养殖水处理需求的各零部件,组装成叶轮气浮装置,集成应用于石斑鱼海水(盐度15)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水质检测结果显示,进气量10 m3/h、水力停留时间(HRT)25 min是本实验叶轮气浮装置的最佳运行工况;最佳工况下,本叶轮气浮装置对总悬浮颗粒物(TSS)、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总氨氮(TAN)和亚硝酸盐氮(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13%、35%、32.69%、10.27%和7.64%,最高去除率分别为46.76%、40%、38.31%、14.04%和13.87%。研究表明,叶轮气浮装置能通过泡沫分离去除有机物,同时降低水体中的COD和TN水平,而对溶解性的TAN和NO2--N去除效果较差。

关键词: 气浮分离法 叶轮气浮装置 海水循环水养殖 水质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鳜鱼和杂交鳢中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残留调查及暴露评估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主要养殖地的鳜鱼和杂交鳢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和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残留情况。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鱼肉中的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和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2013年孔雀石绿的总检出率为11.7%,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总检出率为20%。2014年孔雀石绿的总检出率为25%,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总检出率为12.5%。近两年总孔雀石绿残留量在0.58~19.1μg/kg之间,总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在0.66~36.6μg/kg之间。暴露评估显示:人体每天可能的孔雀石绿的平均暴露量0.24μg,即每人每日膳食暴露量为0.004μg/kg BW,最高暴露量1.10μg,即每人每日膳食暴露量为0.02μg/kg BW;人体可能的每天呋喃西林代谢物的平均暴露量为0.34μg,即每人每日膳食暴露量为0.005μg/kg BW,最高暴露量为0.87μg,即每人每日膳食暴露量为0.01μg/kg BW;人体可能的每天呋喃唑酮代谢物的平均暴露量0.56μg,即每人每日膳食暴露量为0.009μg/kg BW,最高暴露量2.10μg,即每人每日膳食暴露量为0.03μg/kg BW。结论近两年鳜鱼和杂交鳢中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检出率相对较低,膳食暴露评估显示孔雀石绿在此范围内对人体健康损害危险性极小。

关键词: 孔雀石绿 硝基呋喃代谢物 养殖 膳食暴露评估 广东 兽药残留 违禁药物 水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4年智利外海东部海域智利竹筴鱼CPUE的时空分布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5 CSCD

摘要:根据2014年4~9月"开富"号大型拖网加工船在东南太平洋智利外海的东部海域进行智利竹筴鱼拖网作业的生产数据及NOAA遥感卫星记录的海表温度(SST)数据,研究并分析了智利竹筴鱼的网产量、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月份及季节变化;不同季节智利竹筴鱼产量分布频次与SST的关系;各月的CPUE空间均值分布与SST的关系;不同季节CPUE空间均值及中心渔场的时空分布;以及放网次数和CPUE空间均值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冬季智利竹筴鱼的月均CPUE高于秋季,且两者均显著高于初春的月均CPUE,平均网产量的月份及季节变动规律与CPUE的变化相同;智利竹筴鱼的秋季产量集中在SST为12.5~13.0℃及13.5~14.0℃的海域,冬季产量集中在SST为12.5~13.5℃及15.0~16.0℃的海域,初春产量则集中在SST为15.5~16.0℃的海域;4~5月在SST为13.5~14.0℃内的智利竹筴鱼的CPUE较高,6月在SST为11.0~11.5℃内的CPUE较高,7~8月在SST为12.5~13.0℃的CPUE较高,9月在SST为15.5~16.0℃内的CPUE较高.中心渔场随着季节的变化则持续向北进行转移;CPUE在纬度方向的波动较大,在27°~28°S、37°~39°S及40°~44°S这3个范围内CPUE均值高于5 t/h,在79°~81°W范围内,CPUE空间均值介于10~15 t/h.

关键词: 海洋渔业资源 智利竹筴鱼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海表温度 时空分布 智利外海东部海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压处理对冷藏鲍鱼保鲜效果与品质变化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鲍鱼为材料,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鲍鱼体内微生物的消减作用和不同压力超高压处理后的鲍鱼在冷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值、p H、脂肪氧化值、肌肉组织与硬度的变化情况,对比了热加工和超高压处理对鲍鱼品质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超高压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鲍鱼经400 MPa和500 MPa处理10 min,体内菌落总数达到未检出状态,贮藏20 d后,仍符合生食标准。超高压处理能有效抑制鲍鱼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在4℃条件下保存30 d后TVB-N值仍小于35 mg/100 g。经超高压处理后的鲍鱼p H显著高于未加工鲍鱼,但4℃贮藏30 d后,超高压处理后的鲍鱼p H反而显著低于未加工鲍鱼;相比热加工和未加工的对照条件,超高压处理能延迟TBA值的升高,抑制脂肪氧化;组织切片和质构实验发现经超高压处理的鲍鱼肌肉纤维凝聚,肉质硬度升高,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硬度逐渐下降。结果表明,鲍鱼经400 MPa压力处理10 min,冷藏20 d后仍可生食,同时品质得到良好的提升。

关键词: 鲍鱼 超高压处理 杀菌 保鲜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品的真伪鉴别与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水产品产量大,种类多,不同品种间的品质和价格差异悬殊,致使市场上的水产品尤其是高值水产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错误标识等现象频发,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给健康带来了风险,传统的鉴别方法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方法不易标准化的缺点,因此亟需建立有效、客观和快速的水食品真伪鉴别与评价技术。综述了主要水产品的真伪鉴别与评价技术,包括感官鉴别、仿生感官评价技术、光谱和色谱鉴别技术以及基于核酸和蛋白质的鉴别技术等,比较了上述方法的优缺点,对水产品的真伪鉴别与评价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产品 真伪 鉴别 评价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mud crab dicistrovirus-1,MCDV-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感染MCDV-1的青蟹鳃组织中提取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1 314 bp的c DNA片段。纯化后的PCR产物用地高辛(DIG)标记制备核酸探针,此探针与青蟹呼肠孤病毒(MCRV)、鲍肌肉萎缩症病毒(Ab SV)、类疱疹病毒(Ab HV)、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虎纹蛙病毒(TFV)、锦鲤疱疹病毒(KHV)等水生动物常见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可以特异性的检测出MCDV-1,检出MCDV-1的灵敏度为8.58×107 copies/μL。采用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检测拟穴青蟹组织中MCDV-1的组织分布,结果表明,拟穴青蟹中MCDV-1 RNA的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肝胰腺、神经节、肠道和食管。

关键词: 拟穴青蟹 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 地高辛核酸探针 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鸢乌贼墨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南方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原子吸收仪、气相、液相色谱及一些常规的化学方法对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墨汁的基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脂肪酸、常量及微量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墨汁中水分65%,粗蛋白30.6%,粗脂肪0.7%,灰分2.08%。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必需氨基酸,1种为半必需氨基酸(比例为39.8%),鲜味氨基酸为46.9%。墨汁中含有13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为64%,同时富含钾(K)、钠(Na)、钙(Ca)、镁(Mg)等常量矿物元素和锌(Zn)、铁(Fe)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VB 1)、维生素B2(VB 2)、维生素E(VE)等水溶性、脂溶性维生素。

关键词: 鸢乌贼 墨汁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