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水稻专用复混肥肥效试验初报

福建稻麦科技 2003

摘要:选用 4种水稻专用复混肥及俄罗斯产复合肥和当地农技部门的推荐配方肥等 6种肥料 ,在单季稻上进行肥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4种复混肥和推荐配方肥均比俄罗斯复合肥极显著增产 ,增幅为 6 6 3%~13 18%。其中 ,4号复混肥增产最高 ,比推荐配方肥还增产 3 0 8% ,适合于当地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复混肥 肥效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的探讨

福建分析测试 2003

摘要:对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中的前处理部分进行了改进,即采用活性碳代替H_2O_2去除有机质,活性碳用量以0.04g为最佳;对12种不同土壤采用改进的新方法测定,结果与原方法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966,相关方程为Y=3.4121+1.0531X,新方法的回收率为96.48%~101.15%,标准差为0.099~0.382,变异系数为0.547%~4.321%,与原方法相比,新方法更加快速、简便、精确、重复性和再现性均好,易于推广。

关键词: 比浊法 土壤 有效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效唑化控圆叶决明留种技术初步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03

摘要:初花期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圆叶决明CPI92985(C.rotundifolia)中后期生长,促进了二级、三级有效分枝数和有效结荚数的增加。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还有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趋势,但每荚粒数和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却随多效唑浓度的提高而降低。

关键词: 多效唑 圆叶决明 留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03

摘要:探讨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加再生季对促芽促苗氮肥的氮素吸收量与回收率均与促芽促苗氮肥的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吸收量随生育时期的延后而减少;头季稻吸收的促芽促苗氮肥有1/3留存于稻桩,稻桩的氮素积累量也与促芽促苗氮肥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头季收割后即输向再生分蘖,其中以在再生季齐穗前输出最多,对再生分蘖的萌发和生长起了很大的作用,再生季叶片、茎鞘的氮素积累量随促芽促苗氮肥施用量的提高而增加,齐穗以后大量分解转运到穗部,加上稻桩的氮素输出,表观转变率达57%~76%,显示稻桩和营养器官的转化氮是再生季籽粒氮素积累的主要来源;再生季稻谷产量与促芽促苗氮肥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N)为241.3 kg·hm-2。

关键词: 再生稻 氮肥 吸收 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溶样——火焰原子吸收测定茶叶中的铅

福建茶叶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提取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活性的影响

农药学学报 2003 CSCD

摘要:植物提取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的杀虫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48h后,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假连翘Durantarepens、南洋楹Albiziafalcataria、羊蹄甲Bauhiniavariegata、番石榴Psidiumguajava、荷花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的乙醇提取物对Bt的杀虫活性有显著增效作用;小蜡Ligustrumsinense、胜红蓟Ageratumconyzoides、一品红Euphorbiapulcherrima、烟草Nicotianatabacum、南洋杉Araucariacunninghamii、繁缕Stellariamedia、光叶子花Bougainvilleaglabra、小飞蓬Conyzacanadensis、地肤Kochiascoparia的乙醇提取物对Bt杀虫活性有显著拮抗作用;其他植物提取物则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苏云金芽孢杆菌 相互作用 杀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北乌龙茶的制法

中国茶叶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组合闽玉糯1号的选育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福建省气候、生态特点,以地方糯质及改良材料为重点种质,采用回交转育—系谱选育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育成新组合闽玉糯1号,于2002年2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年试验表明,亲本9374、9592配合力高,性状互补性强,配成的闽玉糯1号早熟、高产、适应性广、稳产性好,春播采青生育期83-90d,秋播采青生育期72-74d.从拔节至抽雄,春季需18-21d,秋季需25-30d,该时期雌雄穗分化与营养体旺盛生长并进,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糯玉米 闽玉糯1号 自交系 生育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