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不同浓度三种药剂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杂粮作物 2009

摘要:以玉米品种龙原288(2006、2007两年生产的)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EG、生根剂、千斤顶浸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遴选出玉米施用PEG、生根剂、千斤顶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生根剂、千斤顶浸种处理后均可提高玉米种子的出苗率,10%浓度PEG、1 mg/L千斤顶、2.5 g/L生根剂处理对2006年种子出苗率提高效果明显;15%浓度PEG、2 mg/L千斤顶、2.5 g/L生根剂处理对2007年种子出苗率提高效果明显。对2个不同年份的玉米,10%浓度PEG和2.5 g/L生根剂处理能很好的促进了幼苗生长,不同浓度的千斤顶均抑制幼苗生长。3种药剂均促进根系发育,且第一片叶比对照宽,叶片数增多。

关键词: 玉米 药剂浸种 出苗率 苗期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日龄大白猪视黄酸受体α基因组织表达

生物学杂志 2009 CSCD

摘要:研究采用RT-PCR方法对大白猪的视黄酸受体α基因在1日龄、90日龄、180日龄、270日龄和360日龄的心、肝、胃、脾、肾、肺、大肠、小肠、肌肉、子宫、卵巢共11个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ARαmRNA在肝、脾、肾、大肠、小肠、子宫和卵巢中持续表达,其中脾、大肠和小肠是持续高表达;180日龄时,所有组织的RARαmRNA的表达量普遍降低;360日龄时,所检的11个组织均高水平表达该基因。

关键词: 大白猪 RARα RT-PCR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形势分析与建议

大豆科技 2009

摘要:黑龙江省有丰富的土地、气候资源,品种、栽培技术和科研等优势,是全国最大的大豆生产省,在我国大豆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目前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面临着国外大豆低价的打压,种植规模小,优良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推广面积小,比较效益低等严重挑战。建议建立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安全保护区,加大科技投入,实行规模化种植,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加强国际合作与协商,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大豆 生产形势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应重点发展食用大豆

大豆科技 2009

摘要:在进口大豆数量占我国大豆消费总量比例越来越大和大豆价格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为了稳定提高国产大豆价格,提高大豆生产效益,我国应该注意发挥本国大豆优势特色,重点发展食用大豆。形成低价进口高油大豆,高价出口食用大豆新格局。同时提出了促进大豆高效益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豆 食用大豆 大豆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认真总结 科学分析 不断提高大豆栽培水平

大豆科技 2009

摘要:从春播、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等方面对2009年全年的大豆生产情况进行了总结,通过科学的分析为农民朋友指出了大豆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生产建议。

关键词: 2009年 大豆栽培 总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鹅观草易位系T7A/1Rk#1的选育与鉴定

核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小麦-鹅观草del1Rk#1L二体添加系的花粉用10Gy 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给小麦中国春授粉,获得杂种。综合利用C-分带、GISH、顺次C带/45S rDNA-FISH和顺次GISH/45S rDNA-FISH等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在M2代筛选和鉴定出1个涉及小麦7A和鹅观草1Rk#1染色体的相互易位染色体系,并获得1Rk#1染色体的1个45SrDNA位标,该位标和其对应的红色GISH-带纹能够特异地识别1Rk#1染色体短臂。对M2代群体染色体组成分析和测交分析表明,两条易位染色体在后代中以共分离方式成对出现,且易位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高于雄配子。综合2004、2005和2006三年的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该易位系对赤霉病表现部分抗病,但抗性表现在不同年份、不同地点有差异。试验还证明花粉辐射是诱导小麦-外缘物种染色体易位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60Co γ射线 小麦 鹅观草 花粉辐照 易位 赤霉病抗性 荧光原位杂交 基因组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收获质量 确保大豆丰产优质

大豆科技 2009

摘要:文章在回顾了2008/2009年度商品大豆因水分大而造成损失的教训和分析了2009年大豆收获期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牢固树立质量观念,确保大豆水分不超标;严把收获时间,搞好田间降水;根据不同收获方法确定收获、脱粒时间和搞好清选,提高商品大豆质量四项建议。

关键词: 大豆 收获质量 降低水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井水种稻叶龄模式灌溉技术

北方水稻 2009

摘要:根据水稻生育进程中叶龄模式栽培体系,对水稻秧田、本田采用动态的水分管理,针对各生育阶段的不同生理生态条件,分别采用浅水灌溉、深水灌溉、湿润灌溉、晒田、间歇灌溉等方式,以实现寒地井灌节水种稻,并确保水稻稳产、高产。

关键词: 寒地 井灌稻 叶龄模式 灌溉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尔滨地区不同熟期水稻产量及主要性状变化规律

北方水稻 2009

摘要:针对哈尔滨地区种植的不同熟期、不同穗型的水稻品种进行生育期调查和植株测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系)生育期越晚穗粒数越多,在哈尔滨地区种植水稻随着生育期增加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生育期在9月15日左右成熟,即8月2日左右抽穗的水稻产量最高。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穗粒数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ICP-MS,AFS,GF-AAS测定食品中AS,CD,HG,PB方法的对比研究

分析化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