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品种猪LPL基因的PCR-RFLP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RFLP技术,对东北民猪、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等4个猪种的LPL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LPL基因片段经EcoRⅠ内切酶消化后获得3种基因型:AA型(1901bp)、AB型(1901bp/1223bp/678bp)和BB型(1223bp/678bp),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各基因型的分布在各猪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猪 LPL基因 PCR-RFLP分析


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奶牛血清生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15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每组奶牛分别饲喂不同日粮:Ⅰ组(基础日粮)、Ⅱ组(基础日粮+200 mg大豆黄酮/d)、Ⅲ组(基础日粮+200mg染料木素/d),试验期60 d内每隔15 d晨饲前空腹采集血样,进行血液生化及流变学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大豆黄酮组(Ⅱ组)球蛋白(GLOB)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分别较Ⅰ组显著降低(P<0.05);Ⅲ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高于Ⅰ组(P<0.05),但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同Ⅰ组相比显著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P<0.05);血清钙含量Ⅱ组和Ⅲ组分别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其他各项血常规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奶牛血液流变学方面,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有显著降低奶牛全血粘度(ηb)及相应全血还原比粘度(ηr)、血浆粘度的作用(P<0.05);各组红细胞压积(PCV)、红细胞聚集指数(AI)差异不显著(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IR)Ⅱ组和Ⅲ组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和维生素A浓度与1月龄仔猪体重关系的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ELISA法和HPLC法检测了56头1月龄仔猪血清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维生素的含量,并用SASV6.12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RBP和维生素的含量在不同体重组间无差异(P>0.05),而在不同窝间存在差异(P<0.05);血清中RBP和维生素的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维生素的含量与1月龄仔猪体重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可以考虑将RBP的检测结果作为一个评价仔猪营养状况的指标。


黑龙江省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阐述了休闲农业的定义和内容,剖析了黑龙江省休闲农业现状及问题,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角度,在分析黑龙江省休闲农业总体规模小的现状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北大荒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策划、规划的实例,提出了近期在战略决策上要将城市近郊具有多功能的农业科技园区摆在休闲农业发展首位,充分发挥省科协、科研单位的信息、管理、规划、科技、人才优势,充分利用院县科技共建网络优势,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SUMO融合系统高效表达可溶性鼠源FGF-21及其活性的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UMO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可溶性表达鼠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成熟蛋白,并研究其调节血糖的功能。将鼠源FGF-21成熟蛋白基因亚克隆至SUMO表达载体上,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诱导表达,并用镍离子螯合柱(Ni-NTA)纯化重组蛋白,透析后利用SUMO蛋白酶I切割融合蛋白,获得纯度较高的成熟蛋白。将3T3-L1成纤维细胞分化成脂肪细胞,经微量化的GOD-POD法检测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统计学分析葡萄糖消耗率。结果表明,在SUMO表达体系中鼠源FGF-21成熟蛋白基因以可溶形式表达,且可被SUMO蛋白酶I有效地切割,获得纯度较高的成熟蛋白。与未经处理的脂肪细胞对照组相比,经鼠源FGF-21成熟蛋白处理后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显著增加,残存在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含量明显减少;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P<0.001,差异极显著。
关键词: SUMO SUMO蛋白酶I 分子伴侣 鼠源FGF-21 葡萄糖吸收


三江平原白浆土中Fe、Mn、Cu和Zn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土壤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三江平原上,测定42个小区中玉米、大豆、小麦籽实Fe、Mn、Cu和Zn含量和土壤中各形态Fe、Mn、Cu和Zn含量。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了土壤中各形态Fe、Mn、Cu和Zn的生物有效性,旨在为该地区合理施用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和小麦籽实含Fe、Mn、Cu和Zn量与土壤中有效态和交换态Fe、Mn、Cu和Zn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有机态Fe、Mn、Cu和Zn含量与玉米、大豆和小麦籽实Fe、Mn、Cu和Zn含量也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交换态对有效态Fe、Mn、Cu和Zn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机质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Fe、Cu对有效态Fe、Cu及碳酸盐结合态Mn、Zn对有效态Mn、Zn具有一定正效应。而残留态Fe、Cu对有效态Fe、Cu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Mn对有效态Mn产生负效应。
关键词: 白浆土 长期定位 Fe、Mn、Cu和Zn 生物有效性


同源重组敲除MSTN基因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构建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获得敲除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方法】打靶载体的构建:以Neo为正筛选基因、HSV-tk为负筛选基因。在Neo的两侧分别插入同源长臂和同源短臂。同源长臂5382bp,包含MSTN基因的部分5′端,全部的exon1,intron1和exon2及大部分intron2;同源短臂844bp,包含部分exon3及3′端的部分序列。取35d胎龄的大白猪,用胰酶消化法,分离胎儿成纤维细胞并对其进行培养和建系。采用脂质体法将打靶载体导入胎儿成纤维细胞中,转染后的细胞采用250μg·ml-1G418筛选7d,再用200μg·ml-1G418+2μmol·L-1GANC维持筛选。用RT-PCR法检测转染前转染后细胞MSTN基因表达量。【结果】成功构建了对猪MSTN基因部分intron2和exon3区域进行敲除的替代型打靶载体。共得到5个具有药物抗性的细胞克隆,经PCR检测,其中一个细胞克隆发生了正确的同源重组。转染后细胞MSTN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获得了敲除MSTN基因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