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新品种合丰56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 2009
摘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原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多年育种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服务区域障碍大豆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产量、品质、抗性与适应性问题),开展了新品种选


从几种常见真菌中筛选壳聚糖高产菌株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微波法从根霉RO14、毛霉M5、黑曲霉AN22、梨头霉AC18木霉TV7、香菇LE2、平菇PO3、滑菇PN9、猴头菇HE4等的菌丝体中提取壳聚糖(chitosan),结果表明,根霉壳聚糖的得率为9.6%,明显高于其他菌株,且纯度较高;对各真菌壳聚糖的相对分子量、脱乙酰度等指标进行了测定,所得产品均具有较高的相对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各壳聚糖的脱乙酰度高于或接近90%,其中根霉RO14的脱乙酰度达到93.4%。


不同品质性状大豆品种产质量性状的动态变化规律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高油品种东农163、高产品种黑农37、高蛋白品种东农42在各个生育时期内取样,对不同大豆品种产质性状动态取样进行研究,得出大豆各个性状在生育时期内的动态规律。通过对种植大豆不同的生育时期内的取样分析,得出在生育期内平均鲜荚重、平均鲜粒重开始呈上升趋势,后期平均鲜荚重和平均鲜粒重呈下降趋势。平均粒荚比和粒荚比呈上升趋势,每荚平均粒数在2~3之间。通过对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中的分析得出,高蛋白品种的蛋白质含量生育时期内的蛋白质含量始终处于最高。高油品种在各个生育时期内的油分含量始终最高。


低磷和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大豆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缺磷和干旱对鼓粒期磷高效基因型大豆黑河27,磷中效基因型大豆黑农43和磷低效基因型大豆黑河29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s)、胞间CO2浓度(C i)、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率等光合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和干旱胁迫降低了3个基因型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相反,胞间CO2浓度呈上升趋势,说明光合速率的降低受非气孔因素的限制;低磷和干旱胁迫处理降低了大豆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变化为磷低效基因型>磷中效基因型>磷高效基因型,说明缺磷和长期干旱能使大豆叶面积降低,叶绿素降解,减少了光合叶面积和光能吸收,影响光合作用。与磷低效大豆相比,磷高效大豆具有在干旱条件下对CO2的同化和水分利用能力上的优势。磷高效大豆在水分逆境下叶片能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并提高对水分的利用效率,显示其对干旱有较强的耐受性。


应用花粉管通道技术选育超级稻龙粳14试验研究
《北方水稻 》 2009
摘要:应用花粉管通道技术,以玉米黑301总DNA溶液为供体导入寒地水稻28个组合,结果表明:D1代表现与受体表型相同,D2代仅在转化龙粳4号的组合中出现3个变异植株;从其遗传变异规律看,变异植株可能由玉米黑301总DNA转化引起,但目前还缺乏直接的分子证据;经过连续定向选择,现已育成超级稻新品种龙粳14号审定推广;组合的遗传转化率看似很高,但从颖花数的遗传转化率看确很低,尤其是花粉管通道技术应用的很多物质和环境条件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试验存在很大的偶然性,试验的重演性差。


高油高产多抗大豆合丰50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示范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大豆新品种合丰50于2006~2008年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主要开展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组装集成与熟化、品种中试与示范及高产创建、种子繁育供给体系建设、技术培训与宣传和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等研究内容。项目完成时达到了品种成熟、配套技术成熟、技术成果成熟和应用市场成熟;示范与转化合丰50共43.5万hm2,创纯社会效益5.2亿元,同时与黑龙江省阳霖油脂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创立"阳霖"牌非转基因压榨油品牌,实现了优质品种产业化。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对策
《北方园艺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现代农业的建设对于提高粮食产量、质量,改革农产品流通市场体制以及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有效破解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什么是现代农业,一些人还不甚了解,现主要对现代农业的基本概念及特征进行阐述和介绍,并在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简要分析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