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不同日龄大白猪视黄酸β基因的表达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采用RT-PCR方法对大白猪的RARβ基因在1日龄、90日龄、180日龄、270日龄和360日龄的心脏、肝脏、胃、脾脏、肾脏、肺脏、大肠、小肠、肌肉、子宫、卵巢共11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ARβ mRNA在大白猪的心脏、肾脏、大肠、子宫和卵巢中持续表达,其中大肠、子宫和卵巢持续高表达;在1日龄和360日龄所检的11个组织中均表达该基因,且表达量较高。

关键词: 大白猪 RARβ RT-PCR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

摘要:以丽格海棠的叶片为外植体,对离体再生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1.0 mg/L+NAA0.1 mg/L,诱导率为95%;增殖培养基为MS+BA1.0 mg/L+NAA0.05 mg/L,增殖系数为4.8;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生根率为100%.

关键词: 丽格海棠 丛生芽 愈伤组织 组培快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类型和纬度大豆田植物线虫分布特征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根围有多种植物线虫,有些为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可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利用贝漫浅盘法收集我国9个省86块大豆田土壤线虫,分析不同土壤类型和纬度大豆根围植物线虫群体分布特征,以明确大豆田植物线虫群体结构和分布,为从线虫生态角度评价土壤健康状况、控制大豆根部病害和大豆根际微生态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豆根围植物线虫的群体分布与土壤类型有一定的关系,有机质丰富型土壤中植物线虫群体结构相对较丰富;贫瘠型土壤中植物线虫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纬度对其影响不明显。共鉴定出植物线虫13个属,丝尾垫刃属(Filenchus)、短体属(Pratylenchus)、垫刃属(Tylenchus)、螺旋属(Helicotylen-chus)、平滑垫刃属(Psilenchus)和茎线虫属(Ditylenchus)在黑龙江省大豆田首次发现。

关键词: 大豆 植物线虫 土壤类型 纬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高产攻关应注意的问题

北方水稻 2009

摘要:针对生产中来自各种途径的高产攻关项目,分析了大面积高产攻关和小面积高产攻关的特点和目标任务,以及相关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需要重新审视在大面积生产中以推广品种为核心,专门选择较好的生产条件搞高产攻关的思路问题,以及应针对各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搞高产攻关和科研与推广分工协作的新建议。

关键词: 水稻 高产攻关 综合栽培技术 生产机制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日龄大白猪视黄醇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研究

生命科学研究 2009 CSCD

摘要: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大白猪的Retinol-Binding Proteins(RBP)基因在1、90、180、270、360日龄的心、肝、胃、脾、肾、肺、大肠、小肠、肌肉、子宫、卵巢共11个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BP mRNA在肝脏、子宫和卵巢内持续表达,而且在肝脏中是持续高表达,子宫中RBP mRNA的表达在不同日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在90日龄时最低,脾脏不表达该基因,在胃里的表达时间较短,仅在1日龄时表达,心脏、肾脏、肺、大肠、小肠和肌肉组织中也表达RBPmRNA,但不同日龄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不一样,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存在时间和空间的表达差异.

关键词: 大白猪 RBP RT-PCR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欧美山杨毛状根生长特性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研究了欧美山杨毛状根的生长情况。发现:在培养过程中,毛状根一直处于旺盛的生长状态,POD活性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正常根呈现缓慢上升然后下降趋势;二者的S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欧美山杨 毛状根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种质资源SNTE0537与原始亲本叶表皮微观形貌特征的比较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摘要:为研究小麦桥梁种质资源SNTE0537及其原始亲本的叶表皮微观形貌特征的异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从中间偃麦草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远缘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小麦桥梁种质资源SNTE0537及其原始亲本进行了叶表皮电子显微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SNTE0537叶表皮微观形貌特征介于双亲之间,与其原始亲本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叶表皮的微观形貌特征可以做为鉴别三个物种的依据。

关键词: 普通小麦 中间偃麦草 部分双二倍体 微观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野生种S.demissum与普通栽培品种Katahdin回交一代材料主要产量性状细胞遗传效应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马铃薯野生种S.demissum与普通栽培品种Katahdin回交一代材料主要农艺性状的细胞效应,以2份回交一代材料、2个栽培品种按GiffingⅢ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1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应用细胞遗传效应分析方法,对正反交两种组配类型的回交一代群体的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亲本的细胞质遗传效应、组合的细胞核效应在所有测试性状上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组合的细胞质核互作效应在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等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在其他4个性状上差异不显著。同一性状的细胞质效应值在不同亲本间差异较大,并且同一性状的细胞核效应值和质核互作效应值在不同组合间差异亦较大。亲本间正反交两种不同回交改良方式对回交后代群体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有较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马铃薯 S.demissum 回交一代 细胞遗传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ND1生物种衣剂防治大豆胞囊线虫药效研究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厚垣轮枝菌HDQ18活性产物制备的生物种衣剂HND1原液、稀释5×、10×、20×、50×处理大豆胞囊线虫J2,研究其对大豆胞囊线虫的防效。结果表明:HND1对J2有较高的毒性,其死亡率分别为94.0%、83.3%、61.0%、54.3%、29%。用不同剂量的75%HND1生物种衣剂包衣大豆种子,在大豆出苗1个月后,调查大豆根系胞囊线虫数量。结果表明:施用HND1种衣剂的3种不同处理的平均防效分别为45.5%、57.5%、60.5%,均好于对照药剂35%多克福种衣剂。对大豆株高和根瘤数等的调查结果表明,HND1种衣剂对大豆的生长和发育安全。

关键词: 生物种衣剂 大豆胞囊线虫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株鸭肝炎病毒Ⅰ型结构基因VP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RT-PCR方法扩增鸭肝炎病毒DHV-1:161/79/V、YH、HN株的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3株病毒与已发表的DHV-1结构基因VP1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2.7%~96.9%和95.4%~96.6%,与DHV-1变异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均分别低于75%和88%,表明3株病毒属于DHV-1,与变异株是不同的血清型。强毒DHV-1:161/79/V的VP1蛋白第49和第183位氨基酸为T和H,弱毒DHV-1:YH、HN为S和Q,推测这2处位点的改变可能与病毒的强弱有关;DHV-1和其变异株的VP1蛋白均没有保守的RGD序列;变异株N-DHV:90D、04G在第50和51位比DHV-1多2个氨基酸(Q和D),在第147和185位各缺失1个氨基酸(E和L),而在变异株DHV:AP-03337、AP-04009、AP-04114、AP-04203的第145和146位比DHV-1多了2个氨基酸(G、G);不同血清型的鸭肝炎病毒在46-64位、95-149位、180-223位抗原指数差别较大,推测这些位点的改变可能影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DHV) VP1基因 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