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南极磷虾渔业管理形势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CSSCI

摘要:明晰不断调整的南极磷虾渔业管理制度,掌握渔业开发的游戏规则对于推动南极磷虾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CEMP点建设的加强、更加严格的鲜重报告要求、科学观察员的系统配备、密切关注捕捞活动对其他生物的深远影响将成为南极磷虾渔业管理的关注趋势。我国今后应该认真遵守具体制度,结合中国的远洋渔业规划认真思考,加强南极海洋科学调查,重视南极磷虾渔业管理等软科学方面的研究,提出相关科学数据,以便为中国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的进一步发展做基础。

关键词: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 南极磷虾 渔业管理 南极生物资源养护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养殖对虾肠道内可培养细菌数量及组成分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人工养殖条件下养殖对虾肠道内菌群结构和携带病毒情况,应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与纯化,细菌16S rD NA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山东、江苏、韩国不同养殖场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中国明对虾(Fenneorpenaeus chinensis)肠道内可培养细菌的总数、优势菌组成和数量,并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 PCR)方法检测对虾携带病毒情况。结果显示各批次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样品肠道内的可培养细菌总数在105~109cfu/g之间,并对分离出的优势菌进行属(种)鉴定,结果表明这些优势菌分别属于乳球菌属(Lactococcus sp.)、弧菌属(Vibrio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 sp.)、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微小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均有样品检测为WSSV阳性,6批次WSSV阳性对虾样品中均检测到弧菌属细菌,占可培养细菌比例为33%~93.58%。2批次WSSV阳性对虾样品中检测到希瓦氏菌属细菌,占可培养细菌比例为21.67%~34.21%。4批次WSSV阳性对虾样品中检测到发光杆菌属细菌,占可培养细菌比例为21.03%~66.83%。

关键词: 对虾 肠道 可培养细菌 优势菌 WSS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EDA和ASPIC软件的南大西洋长鳍金枪鱼渔业资源评估研究

海洋湖沼通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剩余产量模型是最简单和应用最广泛的渔业资源评估模型之一。CEDA(catch-effort data analysis)和ASPIC(a surplus-production model incorporating covariates)是使用非平衡剩余产量模型对渔业产量和捕捞努力量数据进行分析的计算机软件。根据中国台湾延绳钓渔业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数据,利用CDEA和ASPIC软件对南大西洋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渔业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EDA中使用对数正态误差假设的Fox模型产生了最大的R2值以及最接近ASPIC分析结果的种群参数值,但是CEDA得到的R2值低于ASPIC。CEDA对不同初始B1/K值的反应比ASPIC敏感。ASPIC中Logistic产量模型对不同初始B1/K值的反应比Fox模型更加灵敏。CEDA和ASPIC得出的最大可持续产量基本一致。

关键词: 长鳍金枪鱼 剩余产量模型 CEDA ASPIC 最大可持续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评价0~#柴油和平湖原油胁迫下的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毒性效应

环境科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0#柴油和平湖原油乳化液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进行氧化胁迫实验,选取典型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光甘肽硫转移酶(GST)及过氧化物酶(POD)用于衡量油类污染物对生物体造成的氧化压力大小.此外,结合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s,IBR)指标,对2种石油污染物对缢蛏的毒性响应进行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0#柴油和平湖原油对缢蛏消化腺中的4种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诱导效应,各试验组在暴露前期均表现出诱导或抑制,但对4种酶的影响存在时间顺序性,SOD、CAT和GST的酶活性表现为升高-降低的过程,POD表现为降低-升高的过程,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SOD和CAT要早于GST和POD.结合计算出的IBR数值来看,高浓度0#柴油能够引起最为显著的生物效应变化,显示该石油污染物高毒性的特征,0#柴油生物毒性大于平湖原油生物毒性.

关键词: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0#柴油 平湖原油 抗氧化酶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乌苏里白鲑的个体繁殖力

中国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3年和2014年的10–11月,在黑龙江抚远江段采集成熟度为IV期的雌性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nsis)133尾,鉴定年龄(A),测量叉长(L)、体重(W)、净体重(Wn)和卵巢重(Wo)等生物学指标。计算了绝对繁殖力(F)、叉长相对繁殖力(FL)、体重相对繁殖力(FW)、性成熟系数(GSI)和肥满度(K),并运用6种数学模型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拟合了乌苏里白鲑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于统计繁殖力的样本由4+~8+龄5个年龄组组成,乌苏里白鲑F分布范围在1.161×104~5.921×104粒,平均为3.027×104粒;FL分布在307.13~1119.4 eggs/cm,平均为622.5 eggs/cm;FW分布在19.81~56.98 eggs/g,平均为34.62 eggs/g。F与叉长、体重和年龄拟合度最高的函数分别为幂函数、线性函数和抛物线,FL与叉长、体重和年龄分别为幂函数、幂函数和线性函数相关,而FW与叉长、体重和年龄无显著相关性,FW只与卵巢重和性成熟系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拟合度最高的方程均为幂函数。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乌苏里白鲑F与卵巢重、叉长和性成熟系数显著相关,而FL和FW均受卵巢重和性成熟系数的显著影响,从二者偏相关系数值来讲,卵巢重与个体繁殖力(F、FL、FW)之间的相关性均高于性成熟系数。

关键词: 乌苏里白鲑 个体繁殖力 黑龙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幼鱼消化道粘液细胞和胃泌素细胞的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组织化学(AB-PAS)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的方法分别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杂交子代(青龙斑)幼鱼消化道的粘液细胞和胃泌素(gastrin,Gas)分泌细胞的分布进行系统的研究。青龙斑幼鱼食道中有Ⅰ、Ⅱ、Ⅲ和Ⅳ型粘液细胞,含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贲门胃粘液细胞有Ⅰ、Ⅱ、Ⅲ种类型,胃体部有Ⅰ、Ⅲ、Ⅳ型粘液细胞,在胃腺的周围含有较多的Ⅰ和Ⅳ型粘液细胞,而幽门胃中只有Ⅰ型粘液细胞,只含有中性粘多糖。幽门盲囊和肠道都含有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幽门盲囊以Ⅱ型粘液细胞最多,少量的Ⅲ型粘液细胞,前肠、中肠和后肠均有4种类型的粘液细胞。肠道粘液细胞数量为中肠>后肠>前肠。利用免疫学的方法研究青龙斑幼鱼消化道Gas细胞的分布,表明幼鱼的整个肠道和幽门盲囊均有Gas细胞的存在,食道和胃中未发现Gas免疫阳性细胞。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杂交子代 消化道 粘液细胞 胃泌素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海中南部黄鮟鱇生物学特征及其资源密度的年际变化

生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85年、2000年、2005年和2009年秋季共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黄海中南部黄鮟鱇的生物学特征、相对资源密度和群体分布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鮟鱇雌性平均体长大于雄性平均体长,从1985年到2009年个体小型化、种群体长结构简单化明显,体长、体重由负异速生长转变为等速生长。种群以雄性为主,除2000年外各年的样品性比均与1差异显著,小于20 cm体长组和40—50 cm体长组的性比变化明显,由雌雄相当分别转变为雄性占优势和全部为雌性。各年样品的性腺成熟度均以II期为主,但2005年和2009年的样品中出现部分性成熟个体。黄鮟鱇分布密集区的水温范围为9.3—10.8℃,盐度范围为32.4—33.2;近年来黄鮟鱇的相对资源密度呈升高趋势,且群体分布向黄海北部扩展,产量与提前2年的海表温度具有极显著相关性(r=0.61,P=0.004),这可能因为海表温度主要对黄鮟鱇生活史初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产量。黄鮟鱇生物学特征、资源分布与种群密度的变化可能与捕捞强度和气候变化有关,是种群对外界压力的适应性响应。

关键词: 黄鮟鱇 生物学特征 相对资源密度 年际变化 黄海中南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极磷虾资源开发与利用日益受到国际关注。随着南极磷虾捕捞与加工技术的不断成熟,不同国家对南极磷虾资源的开发策略也发生了变化。分析了我国在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瓶颈,以及在自主设计研发南极磷虾捕捞装备和虾粉、虾油制备方面取得的进展;通过分析有关南极磷虾专利申请信息,认为当前国内研发主体较为关注磷虾油和饲料的制备及生产工艺,而国际上已将研发重点和专利申请的焦点转移至医药领域。在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战略需求下,认为应进一步加快设计与建造南极磷虾捕捞加工专业船的进程,同时完善南极磷虾加工技术与专利布局,为抢占和开拓南极磷虾消费市场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渔具渔法 产品研发 专利布局 技术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非鱼暴发性流行病病毒病原的电镜观察初报

淡水渔业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在国内从患暴发性流行病罗非鱼体内发现病毒病原。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患病罗非鱼脾脏、心脏以及鳃组织细胞质中观察到大量病毒颗粒。病毒颗粒呈球形,无囊膜,直径约30~40 nm,与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相近。

关键词: 罗非鱼 流行病 病毒病原 电镜 观察初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板尺度比例变化对单缝曲面网板水动力性能的影响

渔业现代化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风洞模型试验研究单缝曲面网板模型,通过改变叶板尺度比例对单缝曲面网板其水动力性能变化进行了考察。试验中采用了3种不同叶板尺度比例的模型网板,在风速28 m/s,冲角(α)范围0°~70°时,利用塔式六分量机械-应变天平对网板所受到的阻力、升力和力矩进行了测量,通过换算得到网板的阻力系数Cx、升力系数Cy、俯仰力矩系数Cm、压力中心系数Cp和升阻比Cy/Cx,对比各系数的变化分析各模型网板的水动力性能差异。结果显示,2号与3号模型网板的最大升力系数更高,分别为1.919(α=30°)和1.911(α=30°),导流板尺度比例较小的1号与2号模型网板的最大升阻比较高,分别为5.991(α=10°)和5.994(α=12.5°),且2号模型网板的作业冲角选择范围较大;在稳性对比方面,导流板尺度比例较小的1号模型网板的Cp变异系数最低,为6.02%,说明1号模型网板的稳性更好。研究结果可为拖网网板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拖网网板 叶板尺度 单缝曲面网板 风洞试验 水动力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