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减氮对引黄灌区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淋失的影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减氮水平下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和氮素淋失损失特征,为宁夏引黄灌区春玉米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宁夏引黄灌区基于渗漏池进行了连续两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以先玉1225为供试玉米品种,设置了5个氮水平,施氮量分别为常规施氮420 kg·hm-2(N-420)、减氮14.29%(N-360)、减氮35.71%(N-270)、减氮57.14%(N-180)、不施氮处理(CK),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氮素淋失损失量进行测定分析.两年数据均表明,农户常规施肥与减氮14.29%处理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减氮35.71%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产量降低.2021年减氮35.71%、减氮14.29%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籽粒产量分别降低了8.60%和3.59%,2022年减氮35.71%处理籽粒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降低11.46%,而减氮14.29%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籽粒产量增加1.42%.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地上部氮素收获指数两年数据均显示减氮35.71%处理高于减氮14.29%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降低,与减氮57.14%处理相比,减氮35.71%、减氮14.29%和常规施肥处理分别降低19.57%、33.81%、42.59%.总氮淋失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减氮35.71%、减氮14.29%处理总氮淋失损失量较常规施氮处理降低42.51%和18.09%.各处理氮素淋失中,硝态氮是主要形式,占总氮的45.50%~54.68%.相关性分析表明,施氮量与总氮淋失量呈正相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总氮淋失量呈指数型增加(R2=0.998 6).研究表明,与常规施氮量相比,减少35.71%施氮量下,春玉米产量平均减少10.03%,总氮淋失量平均降低42.51%,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均提高.综合考虑认为,施氮270 kg·hm-2可作为协调引黄灌区春玉米产量和环境安全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 春玉米 引黄灌区 减氮 产量 氮素淋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代次西杂母牛泌乳量、乳品质对犊牛生长发育和健康指标的影响研究

中国饲料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高代次西杂母牛带哺乳奶公犊对犊牛生长发育、血清指标以及对母牛产后首次发情、配种的影响,试验选择产犊时间、胎次相近(3胎次)的生产高代次西杂母牛15头[体重(510±4.92)kg]及所产犊牛15头,西杂犊牛3月龄统一进行断奶,选择出生日期、体重相近的奶公犊[体重(40.49±2.54)kg]10头进行西杂母牛代哺乳.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为母牛不带犊,试验1组母牛代哺乳奶公犊至产后4个月,即奶公犊30 d断奶,试验2组母牛代哺乳奶公犊至产后5个月,即奶公犊60 d断奶,试验3组母牛代哺乳奶公犊至产后6个月,即奶公犊90 d断奶.试验时间为2022年5月10日~11月15日,试验期180 d.测定挤奶量,并检测常乳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检测奶公犊的生长发育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产后120、150 d和180 d平均日泌乳量较90 d分别提高了15.27%、34.34%、25.08%,月泌乳量分别提高了16.25%、37.42%、35.66%(P<0.01),150 d开始处于泌乳高峰期.乳脂在产后90 d显著高于平均乳脂率25.00%(P<0.05),产后120 d乳蛋白显著高于平均乳蛋白10.14%,乳糖显著高于平均乳糖6.38%(P<0.05).(2)试验2、3组奶公犊120 d体重较试验1组分别提高3.97%、8.06%(P<0.05),试验2、3组奶公犊180 d体重较试验1组分别提高3.36%、7.06%(P<0.05).试验2、3组犊牛谷草转氨酶(AST)分别较试验1组降低14.95%、11.32%(P<0.05),试验2组免疫球蛋白E(IgE)分别较试验1、3组提高4.31%、5.05%(P<0.05),试验2、3组犊牛白介素-2(IL-2)分别较试验1组降低3.17%、3.68%(P<0.05).(3)对照组和试验1组母牛产后首次发情时间较试验2组减少28.09%、20.75%,较试验3组减少32.87%、25.90%(P<0.05),对照组和试验1组母牛产后配种时间较试验2组缩短25.80%、18.93%,较试验3组缩短29.50%、24.00%(P<0.05),对照组母牛发情第10天血清雌二醇(E2)水平较试验组提高30.80%、41.00%、45.00%,促卵泡激素(FSH)较试验组提高41.84%、52.75%、61.63%(P<0.05).综合考虑,高代次西杂母牛泌乳和繁殖性能,建议西杂犊牛90 d进行逐渐断奶,同时母牛可继续哺乳奶公犊,奶公犊90 d断奶,充分利用母牛高泌乳性能.

关键词: 高代次西杂 泌乳量 乳品质 奶公犊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银北盐碱地土壤的理化性质特征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银北地区盐碱地为对象,研究了旱地、水田、灌木林和荒草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对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pH以及全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银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P<0.05)。旱地和水田土壤容重高于灌木林和荒草地,土壤总孔隙度则低于灌木林和荒草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和全量养分含量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表现较为相似,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表现为灌木林最高,旱地和水田次之,荒草地最低;旱地和水田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高于灌木林和荒草地(P<0.05);全钾含量在旱地土壤中最高,水田最低。除旱地20~40 cm土层外,土壤pH和全盐含量均表现为荒草地显著高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P<0.05)。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显示,0~20 cm和20~40 cm土层均表现为灌木林土壤理化性质关联度最大,旱地和水田次之,荒草地最小,说明灌木林对改良银北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最优。

关键词: 盐碱地 改良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理化性质 灰色关联分析 银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oxO1对牛骨骼肌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的调控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骨骼肌是动物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其生长发育直接影响畜禽肉产量,叉头转录因子O1(forkhead box protein O1, FoxO1)作为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其与骨骼肌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探究过表达FoxO1对牛骨骼肌细胞增殖、凋亡与分化的作用,为肉牛遗传改良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采集牛的多个组织样品,提取其RNA并反转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构建FoxO1组织表达谱。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得到牛骨骼肌细胞,通过观察其分化后肌管的形成以及qPCR检测其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情况来检验所分离细胞的分化性能。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牛骨骼肌细胞进行FoxO1亚细胞定位。设计并包装牛FoxO1过表达腺病毒,以提高牛骨骼肌细胞内FoxO1的表达。利用EdU染色检测过表达FoxO1对细胞相对增殖率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FoxO1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利用qPCR检测过表达FoxO1对牛骨骼肌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组织表达谱结果显示FoxO1在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在成年牛的背脂中表达量最高,在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量最低,且FoxO1在犊牛背最长肌组织中的表达量要极显著高于成年牛的(P<0.01)。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FoxO1在牛骨骼肌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均有表达,其细胞核内荧光强度高于细胞质。成功构建FoxO1过表达载体,并完成FoxO1重组过表达腺病毒的包装与扩繁,在感染牛骨骼肌细胞后,能显著提高FoxO1表达水平(P<0.01)。EdU检测显示过表达FoxO1会显著降低细胞增殖率(P<0.01),流式细胞周期检测显示过表达FoxO1会显著增加G1期细胞数并减少S期和G2期细胞数,抑制细胞G1/S期的转化,并减少G2期细胞的形成。利用qPCR进一步检测发现,增殖相关基因PCNA、CDK1、CDK2、CCNA2、CCNB1、CCND1和CCNE2均极显著下调(P<0.01),促凋亡相关基因BAD和BAX显著上调以及抑凋亡基因BCL2显著下调(P<0.05)。过表达FoxO1导致牛骨骼肌细胞肌管形成量减少,qPCR检测结果发现,骨骼肌分化相关基因MYOD、MYOG、MYF5、MYF6和MYHC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FoxO1在牛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是一个广泛存在的转录调控因子,并且在背最长肌组织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存在表达差异,起到阶段调控作用。FoxO1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发挥重要的转录调控作用,特别是在细胞核内。过表达FoxO1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增殖相关基因和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牛骨骼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并且可能通过上调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和下调抑凋亡基因的表达来促使牛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关键词: FoxO1 牛骨骼肌细胞 增殖 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00份辣椒种质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明确辣椒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可为辣椒育种的亲本选配及种质资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收集的1 000份辣椒种质的19个形态学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开展果实形状、始花节位、辣椒机械采收理想株型等的育种工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 000份辣椒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30.80%~6 199.29%,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03~2.274,果实形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171对性状形成了相关性,有131对性状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前8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2.75%,8个主成分主要与果实性状有关;聚类分析将1 000份种质聚为8类,每类的遗传多样性各不相同,可服务于不同的育种目的。本研究采用的辣椒种质份数多达1 000份,遗传多样性丰富,为辣椒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试材。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形态学性状 遗传多样性 果实形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润滑-增强双功能微胶囊增强UHMWPE材料

复合材料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碳酸氢钠和水合硫酸铝溶液原位聚合制备了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核材、Al(OH)3为壳材的润滑-增强双功能微胶囊PTFE@Al(OH)3。将其表面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处理后作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增强填料,混合均匀后,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加工为复合材料。采用SEM、TEM、FTIR、UMT-5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三维白光干涉仪、拉伸压缩试验机等方法分别对微胶囊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能、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摩擦系数降低35%,磨损量降低20%)和力学性能(压缩强度变为原来的2.5倍),同时微胶囊具有较好的分散性。

关键词: UHMWPE PTFE 填料改性 微胶囊 润滑 摩擦学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糜草黄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西门塔尔杂交牛效果的研究

中国饲料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糜草黄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西门塔尔杂交牛对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西门塔尔杂交公牛3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9头。对照组试验牛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以10%、30%和50%糜草黄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试验期为75 d。结果表明:(1)各组试验牛初始体重、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 0.05)。(2)试验组西杂牛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10%和50%糜草黄贮替代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组显著高10.93%和11.68%(P <0.05);50%糜草黄贮替代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比对照组显著低11.18%(P <0.05)。(3)在60 d育肥期内,糜草黄贮替代组中30%替代组的总利润最高,分别比10%和50%替代组高72元和138元。综上所述,日粮中用糜草黄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不影响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替代50%可提高西门塔尔杂交牛机体抗氧化能力,替代30%的育肥效益最高。

关键词: 糜草黄贮 西门塔尔杂交牛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指标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气荚膜梭菌多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可以对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5种毒素基因cpa、cpb、etx、itx和cpe进行快速检测并分型的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中公布的产气荚膜梭菌cpa、cpb、etx、itx和cpe毒素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构建标准阳性质粒、优化反应条件、构建标准曲线,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试验以及临床样本检测,建立可同时检测5种毒素基因的多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多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扩增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0%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毒素基因 多重TaqMan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地区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调查

动物医学进展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初步掌握宁夏回族自治区绵羊(滩羊)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的流行情况,采用建立的Taq 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2022-2023年间采集自宁夏地区不同县(区)的400份绵羊鼻拭子样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宁夏地区的7个县(区),包括同心县、灵武县、平罗县、永宁县、贺兰县、利通区和盐池县等地的绵羊Mo的检测结果均有阳性.随机采集的绵羊鼻拭子400份中,检测出Mo阳性有329份,平均阳性检出率为82.25%.不同县(区)之间比较,同心县、灵武县、平罗县、永宁县、贺兰县、利通区和盐池县Mo阳性率分别为80.32%、93.42%、79.59%、78.18%、82.25%、80.43%和76.47%,其中灵武县的Mo阳性率最高,与其他几个县(区)的Mo检出率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盐池县最低.不同月龄之间比较,3~5月龄Mo检出率最高(100.00%),与1~2月龄和2~3岁羊检出率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6~8月龄Mo检出率次之,与1~2月龄和2~3岁羊检出率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1月龄以内Mo感染率最低(10.00%),与3~5月龄和2~3岁羊检出率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所调查的宁夏地区7个羊养殖主要县(区)均有Mo感染,并且流行范围较广且阳性率高,其中滩羊在3~5月龄是Mo感染的高峰阶段.

关键词: 滩羊 绵羊肺炎支原体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疫病生防菌筛选及其防效

中国蔬菜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可用于防治辣椒疫病的生防菌株,从辣椒植株内分离得到1株内生细菌菌株S39,通过平板对峙法和牛津杯法测定了菌株S39及其代谢产物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效果;并对其抑菌谱、防病促生效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及其生防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39对辣椒疫霉菌平板对峙抑菌率为83.00%,其次生代谢产物抑菌率达到75.17%;且菌株S39 对多种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抑菌率为 63.80%~86.33%.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其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可达75.87%;且对辣椒植株具有显著促生效果,根长增长率为21.05%.同时,菌株S39能显著增加植株根际土壤中细菌及放线菌的数量;能产生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等抗菌物质,作为生防制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辣椒疫病 内生细菌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