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3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旋幽夜蛾幼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农药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探究毒死蜱、三氟氯氰菊酯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旋幽夜蛾解毒酶的亚致死效应.[方法]采用浸叶法,分别以3种杀虫剂的LC25和LC50浓度处理旋幽夜蛾3龄幼虫,观察处理后试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亚致死浓度毒死蜱对旋幽夜蛾幼虫CarE比活力产生抑制作用,且LC50浓度抑制作用更强.毒死蜱LC50浓度在48 h时、LC25浓度在72 h时显著抑制GSTs比活力.三氟氯氰菊酯LC50浓度在12、72 h时显著抑制CarE比活力.亚致死浓度三氟氯氰菊酯对GSTs比活力表现出诱导上升作用,LC50浓度处理组在6 h时、LC25浓度处理组在72 h时GSTs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CarE比活力影响不显著.氯虫苯甲酰胺LC50浓度在处理后12、48 h时显著抑制GSTs比活力.[结论]在这3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下,旋幽夜蛾幼虫体内的解毒酶活性均会发生变化,但对不同杀虫剂的应激反应并不相同.

关键词: 旋幽夜蛾 毒死蜱 三氟氯氰菊酯 氯虫苯甲酰胺 亚致死浓度 解毒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松对覆膜滴灌棉田根腐病害发生及根区环境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深松结合覆膜滴灌对绿洲棉田根区土环境与根腐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设置深松30、40和50 cm(S30、S40和S50)3种深松模式,以传统翻耕为对照(CK),研究深松对根腐病发病指数、土壤含水率、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及产量构成等影响.[结果]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可有效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储水能力,增加土壤扩库增容效果,病情指数的降低与土壤容重下降、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和根系活力增加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深松降低生育期根腐病发病指数7.0%~26.0%,以S40处理效果最佳,发病指数较传统耕作相比降低26.0%.随着深松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依次下降,与对照相比降低2.4%~10%.深松深度与根系主要形态指标与活力具有线性相关性,与传统耕作相比根系长度增加4%~34.6%,根系表面积增加13.1%~44.8%,根系体积增加9.2%~40.6%,根系活力增加7%~42.9%.根区环境的改善促进产量增加,S40处理皮棉产量分别较CK、S30、S50增加了22.2%、15.7%和2.5%[结论]在新疆南疆棉区采用深松结合覆膜滴灌措施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墒和防病增产效果,对棉花生长有利,深松40 cm处理可作为较为理想的根腐病农艺防治措施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深松 根腐病 根区环境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树形对扁桃与冬小麦间作区域光环境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果粮间作模式下,扁桃树形对间作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间作区域光环境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粮间作模式下高光效树形的选择和间作种植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小冠形、开心形、高秆形和分层形4个树形处理,于小麦拔节期、扬花期、灌浆期等生长关键时期,对远冠区、东西两侧近冠区、东西两侧冠下区等5个间作区域的PAR日变化动态和环境光谱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新疆南疆地区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不同间作区域PAR均呈单峰曲线日变化动态,扬花期至拔节期不同树形处理间作区域光照条件均明显劣变,小冠形、开心形、高秆形和分层形4个树形处理2个时期间的降幅分别达到18.93%、39.06%、23.24%和46.00%;扬花期扁桃对间作区域光环境的影响已基本趋于稳定,该时期不同树形间作区域PAR强度水平分为小冠形、高秆形和开心形、分层形三个水平,每日PAR强度维持在400~1 400μmol/(m2·s)范围内的时间占在全天70%、40%和20%左右.[结论]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拔节期至扬花期(4月8日~5月3日)间作区域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均值大幅降低,扬花期至灌浆期(5月3~25日)基本稳定;小冠形对应间作区域光环境条件优于开心形和高秆形,优于分层形.

关键词: 扁桃 树形 小麦 间作 光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育时期追施氮肥对啤酒大麦生长动态及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生育时期追施氮肥对啤酒大麦经济性状及品质影响,研究啤酒大麦氮肥最佳追施时期,为提高大麦种植区产量与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以近几年引进和自育的啤酒大麦品种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在不同生育时期追施氮肥对不同品种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结果]随着追施氮肥时期的推迟,抽穗期、成熟期均推迟;在孕穗期、抽穗期追施氮肥,生育期天数显著增加;在2叶1心期追施氮肥最高总茎数和有效穗数表现最优,差异显著;株高、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在拔节期追施氮肥效果最佳,且差异显著;蛋白质含量与追氮时期呈正相关规律变化,随着追施氮肥时期的后移,蛋白质含量越高.[结论]在2叶1心期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啤酒大麦的经济性状;在拔节期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啤酒大麦的产量,显著改善其籽粒品质.拔节期追施氮肥可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高.

关键词: 啤酒大麦 生长动态 产量 蛋白质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稻水象甲生物学、生态学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综述国内外关于稻水象甲生物学、生态学和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我国稻水象甲的监测、防治和持续研究等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收集查阅国内外相关官网文献资料,对其进行汇总及对比分析.[结果]稻水象甲起源于密西西比河流域,在南美洲、亚洲、欧洲等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并建立种群.1988年我国河北省唐海县发现该虫疫情,目前我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63个县(市或地区)有分布;稻水象甲在国内外传播扩散的路径主要是零星扩散和快速扩散,方式包括:稻苗、气象风力、迁飞、爬行/飞行移动、随风/水飘移.稻水象甲在我国遗传结构繁杂、异质性较高,种群遗传差异较大;稻水象甲以爬行、游泳和飞翔3种活动方式为主,其迁移扩散依赖气流和水流运行,不断变化的光照强度、湿度、温度以及气流对稻水象甲迁飞活动的影响是交互的、叠加的;在我国稻水象甲适生性大体在N16.53~26.73°,E97.85~116.75°.[结论]稻水象甲在世界上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并建立种群,稻水象甲种群定殖、扩张与不同生态环境具有相关性,利用生物信息学等技术,防治稻水象甲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国已组装、集成一套对稻水象甲应急封锁和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稻水象甲 起源与分布 遗传分化 风险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波长LED灯对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的田间诱捕效果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对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具有明显诱捕效果的光波波长,研究成虫夜间活动节律,优化金龟成虫的灯诱防控技术.[方法]2014~2015年评价19种不同波长(375~748 nm)LED灯对2种金龟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2019年分时段监测385 nm、395 nm的LED灯以及黑光灯(365 nm±50 nm)的诱捕数量.[结果]2014~2015年,395 nm的LED灯对铜绿丽金龟的诱捕效果显著高于其他18种波长,395 nm的LED灯对暗黑鳃金龟的诱捕数量同样最多,但与418 nm之间差异不显著.2019年385 nm的LED灯诱捕到的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成虫数量均显著高于395 nm的LED灯,但与黑光灯之间无显著差异.2种金龟成虫的上灯高峰均在20:00~24:00,占整个夜晚(18:00~翌日06:00)诱捕量的68.9% ~76.7%.[结论]诱捕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的最优波长是385 nm,最佳时段为20:00~24:00.

关键词: 铜绿丽金龟 暗黑鳃金龟 LED灯 光波波长 趋光性 昼夜节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个鲜食葡萄生长发育特性观测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南疆地区主栽鲜食葡萄品种生长发育特性,为果园栽培管理提高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阿图什市相同立地条件下的7个鲜食葡萄品种为材料,研究结果习性、物候期、叶片性状、开花特性及果实发育动态变化.[结果]各葡萄品种萌芽率79% ~93%,结果系数基本一致,但结果枝率差异明显,无核白鸡心最高为1.21,梦幻无核、白木纳格和和田红最低为1.03;花期持续6~11 d;各葡萄品种叶片的差异程度分别为比叶重>单叶重量>叶面积>叶长>叶柄长>叶长宽比>叶柄宽>叶宽>叶柄厚,比叶重新郁最高0.08,白木纳格最小0.03.[结论]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白木纳格葡萄;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呈现双"S"曲线和单"S"曲线.

关键词: 鲜食葡萄 生长发育 南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的施入对Cr(Ⅵ)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理响应及铬吸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生物炭的施入对Cr(Ⅵ)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理响应及铬吸收的影响.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试验设5个处理,测定了玉米苗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叶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过氧化物酶活、过氧化氢酶活等生理生化指标,并测定了玉米根系、地上部分的Cr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Cr(Ⅵ)胁迫条件下,地上部分鲜重相对于CK1增幅分别为12.73%、32.73%、38.40%,其中BC450、BC600处理相对于CK1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BC600处理根系铬含量仅为1.258 mg/kg,相对减少铬吸收量65.75%,同时地上部分铬含量仅为0.36 mg/kg;丙二醛、脯氨酸、CAT酶活、POD酶活、SOD酶活等指标随明显增加(P<0.05);其中BC600的处理相对于铬胁迫CK1明显降低丙二醛、脯氨酸含量、POD、CAT、SOD酶活(P<0.05),而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P<0.05).通过综合评定,施用生物炭处理,玉米苗期受到的Cr(Ⅵ)胁迫程度低于对照,生物炭对Cr(Ⅵ)具有一定的固定效应,其中BC600处理最为明显.

关键词: Cr(Ⅵ)胁迫 生物炭 玉米幼苗 生理响应 铬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核桃仁品质检测与分类方法

分析化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光谱与图像相结合,实现了核桃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预测及基于完整度和色泽的核桃仁外观品质分级.选用新疆"温185"核桃仁,采集了862.9~1704.02 nm和382.19~1026.66 nm范围高光谱图像.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E)和标准正态化(SNV)方法进行预处理后,通过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与相关系数法,对核桃仁样品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总色差3个参数进行了特征波段筛选.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算法建立了全光谱波段与特征光谱波段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预测模型,与全光谱波段相比,蛋白质含量特征波段预测模型的验证集决定系数(R2)由0.66增长到0.91,均方根误差(RMSEP)由1.37%下降到0.78%;脂肪含量特征波段预测模型的验证集R2由0.83增长到0.93,RMSEP由0.98%下降到0.47%.在外观品质方面,采用全光谱波段、RGB光谱波段、总色差特征光谱波段为输入,采用决策树、K近邻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了核桃仁外观品质分类模型.通过对比发现,采用总色差特征波段建模,可大幅减低冗余信息的干扰,同时分类准确率也高于RGB波段;在光谱信息的基础上加入图像统计特征参数信息,能够进一步提升分类的准确率,当采用决策数算法建立的色泽分类模型时,模型具有最高的分类准确率(98.6%);分类算法方面,当输入变量数目较少时,决策树算法在分类准确率和速度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利用高光谱技术可以实现核桃仁内部品质检测与外观分级,为核桃仁品质无损检测的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核桃仁 高光谱图像 无损检测 分类 特征波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贝莱斯芽胞杆菌JTB8-2的筛选、鉴定及其对瓜列当拮抗作用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适宜新疆本地田间土壤环境且对瓜列当具有生防潜力的微生物,本研究采集加工番茄田罹病瓜列当根际土壤,分别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和滤纸平板法筛选到一株瓜列当生防菌JTB8-2,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JTB8-2发酵液25、50、100、250和500倍液对瓜列当种子萌发校正抑制率分别为100%、100%、93.60%、43%和32.59%,其250和500倍液对瓜列当种子萌发校正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浓度为1和0.5μg/mL菌株发酵液粗提物对瓜列当种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100%和53.25%;浇灌浓度约5*105 cfu/mL菌株发酵液对瓜列当防治效果为66.51%.该菌株具有防治瓜列当的潜力,可以作为新疆本地瓜列当防治生防菌资源.

关键词: 贝莱斯芽胞杆菌 瓜列当 拮抗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