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瓜基因组DNA提取与RAPD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DS法、尿素法、改良SDS法、氯化苄法和CTAB法对黄瓜的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结果表明,改良SDS法提取的黄瓜叶片DNA具有典型的天然DNA分子的标准紫外吸收光谱特点,其A260/A280在1 7~1 9之间,DNA的产量为450μg/g。用该法提取的黄瓜DNA适合进行RAPD分析。


与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ssp.botrytis)抗黑腐病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RAPD技术 ,在花椰菜 ( Brassica oleracea ssp.botrytis)抗感黑腐病的近等位基因系之间进行 1 0碱基随机引物的筛选 .34 5条 RAPD引物扩增的产物表明 ,有 7条引物在近等基因系中呈多态性 .进一步的重复实验表明 ,只有引物 OP2 2 4能够产生稳定的多态性 .为了确定扩增产物 OP2 2 4/1 6 0 0与抗黑腐病基因的连锁程度 ,利用 F2分离群体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花椰菜种质 C71 2抗黑腐病生理种 BJ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RAPD标记OP2 2 4/1 6 0 0与抗病基因连锁 ,其遗传距离为 ( 4 .5± 1 .37) c M


46%苯磺隆·麦草畏可湿性粉剂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药效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 :46%苯磺隆·麦草畏可湿性粉剂在小麦返青后 -拔节前 ,阔叶杂草生长期茎叶喷施能有效地防除藜、播娘蒿、草、荠菜等一年生及多、越年生阔叶杂草 ,用量 12 0~ 2 40g/hm2 对小麦产量无不良影响。建议在冬小麦田中应用剂量以商品量 195g/hm2 左右为宜 ,施用时可根据杂草生长情况适当增减用药量
关键词: 除草剂 46%苯磺隆·麦草畏 小麦田 阔叶杂草 药效试验


花椰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及其POD活性
《华北农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花椰菜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和POD酶活性测定表明 ,雄性不育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正常 ,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以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直接原因是绒毡层细胞的肥大生长和高度液泡化 ,致使绒毡层与小孢子正常发育的协调关系遭到了破坏。不育花药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其保持系


小麦早熟高产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陕西关中地区当前推广的早、中、晚三种熟性 8个高产小麦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 ,以探明参试的早熟小麦品种高产的光合生理机能和进一步提高早熟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性状改良途径。结果表明 ,参试早熟高产小麦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是 :1 灌浆高峰期蒸腾速率高 ;2 花期至灌浆高峰期有持续稳定的高净光合速率 ;3 花前同化产物对子粒干物质累积贡献潜势大 ;4 花后单株生物增长量远高于中、晚熟品种 ;5 花前同化产物转流系数高 ,花后干物质增长系数高 ,光合产物分配性能好 ,收获指数高。同时也进一步明确早熟高产小麦品种的生物学产量低于中、晚熟品种 ,其原因主要在于拔节期至开花期的生物学增长量少。进一步提高早熟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途径是在保持或提高收获指数的同时 ,较大幅度地提高花前的生物学产量


黄瓜倍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园艺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瓜未受精子房培养的再生植株群体为材料 ,研究和比较了几种倍性鉴定方法。结果表明 :体细胞染色体计数法是最可靠的直接方法 ;体细胞染色中心大小、异染色质数目以及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与黄瓜倍性密切相关 ,是有效的间接方法 ;不同倍性植株在长势、花冠形态、花粉粒及结籽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也能间接确定植株倍性。


间接ELISA检测鸡大肠埃希氏菌菌毛抗体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科技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大肠埃希氏菌O1、O2 、O3、O78和O89株制备ELISA抗原 ,与抗鸡Ig单抗 1B7酶结合物建立了检测鸡血清抗体水平的间接ELISA方法。经交叉试验、阻断试验、重复性试验等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确立了将鸡血清 10 0倍稀释检测ELISA效价 (ET)的回归方法 y =2 .45 3 + 0 .131x(P >0 .0 5 ) ,可用于定量测定。用IH与ELISA方法的比较试验表明 ,ELISA法比IH法敏感性高 4— 10 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