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我国消费者对鲜杏的消费行为与偏好研究
《中国果树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消费升级的新阶段,消费者对水果的消费呈现多样化、优质化、个性化的需求趋势.为了探索新形势下消费者对鲜杏的消费偏好信息,首先建立了基于消费行为学的研究框架,并设计了鲜杏市场消费调研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消费者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描述统计,从消费者对鲜杏的消费基本特征、对鲜杏感官属性和外部属性的偏好、对鲜杏及鲜杏消费的认知等方面,揭示了我国消费者对鲜杏的消费特征和偏好趋势.最后,结合调研结果为杏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鲜杏产业相关从业者提供信息支撑和决策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牛自动化无应激动态称重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牛只体重数据是衡量牛体健康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定期对牛只称重对实施精细化养殖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带围栏的地磅称重、月龄推算、体尺估算测量以及采用保定架等方法对肉牛进行静态称重.[结果]可以实现肉牛全程无障碍通过,在肉牛自然行走状态下监测出肉牛体重信息,有效避免了肉牛产生应激反应;称重效率高,系统锁定肉牛有效体重数据在2~4s.平均每头牛从进入通道排队到称重结束,时间在10 s之内.肉牛速度较快通过称重平台时,误差在0.5%以下;肉牛在行走—停顿运动状态和平稳行走运动状态下,误差在0.2%以下.[结论]肉牛无应激自动化动态称重系统,主要由主体机械结构框架、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供电系统、称重系统、数据传输5部分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解冻方式对速冻洋芋鱼鱼质构特性的影响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 2022
摘要: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是我国主粮多元化的重要支撑,加快马铃薯产品主食化,形成多品类的马铃薯深加工产业体系,将是实现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民间马铃薯主食速冻"洋芋鱼鱼"烹饪前的解冻方法进行了探讨,采用质构仪测定结合感官评价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解冻方法对速冻洋芋鱼鱼质构特性的影响,旨在为洋芋鱼鱼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的解冻方法对洋芋鱼鱼的质构特性影响有所差异,微波50 s解冻的洋芋鱼鱼硬度、黏附性、内聚性、咀嚼性、弹性、胶黏性和回复性值最高,感官评价以烹制60 s处理总分最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
《现代食品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西瓜中残留农药的种类、残留风险水平及最大残留限量建议值,该研究以2018年和2019年山东、新疆、海南、广西4省422份西瓜样品为研究对象,开展了60种农药残留的定量分析,进而通过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风险排序、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估计值等,对残留农药膳食风险、风险相对较高残留农药种类、最大残留限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显示:残留农药共18种,其中嘧霉胺、多菌灵、啶虫脒、烯酰吗啉残留样品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8.25%、16.59%、14.22%、13.27%;残留农药的%ADI和%ARfD值分别处于0.0000%~0.0112%和0.1191%~39.7521%之间,远小于100%;甲维盐、哒螨灵、三唑磷3种农药的风险得分分别为24.02、24.02、24.12,风险相对较高;9种残留农药尚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8种符合制定最大残留限量的要求,其中吡虫啉和三唑磷残留兼具风险相对较高,且无最大残留限量的特点,最大残留建议值依次为1、0.02 mg/kg.综合以上分析:样品存在农药残留,但其残留膳食风险均处安全水平,建议加快制定西瓜中吡虫啉和三唑磷的最大残留限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贝莱斯芽孢杆菌处理对厚皮甜瓜保鲜效果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生防菌处理对厚皮甜瓜保鲜效果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西州蜜25号厚皮甜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25℃和4℃条件下在厚皮甜瓜表面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G-2,测定贮藏期间拮抗菌在厚皮甜瓜表面定殖特性、保鲜效果和厚皮甜瓜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5℃和4℃条件下,拮抗菌在厚皮甜瓜表面定殖数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能稳定定殖.接种拮抗菌的厚皮甜瓜腐烂效果、抑制pH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OD和PAL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PO活性在室温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低温下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5℃下,拮抗菌处理组POD在第20 d时酶活最高,PAL和PPO在第10 d时酶活最高;4℃下,拮抗菌处理组POD和PAL在第20 d时酶活最高.PPO处理在第40 d时酶活最高.且拮抗菌处理过的厚皮甜瓜酶活始终高于病原菌处理组.在25℃和4℃贝莱斯芽孢杆菌BG-2均能在厚皮甜瓜表皮上稳定定殖,抑制贮藏期厚皮甜瓜腐烂,延缓pH、可溶性固形物、POD、PPO和PAL酶活性下降,且BG-2和低温相结合对上述效果更好.本研究为延长新疆厚皮甜瓜贮藏期提供理论依据,为生防菌作用在厚皮甜瓜采后保鲜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新疆厚皮甜瓜 贮藏期 保护酶 定殖特性 保鲜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5个新疆地方梨品种品质性状及不同部位石细胞含量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新疆梨品种果实品质性状及石细胞含量,为梨育种和推广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择15个新疆本地梨品种,在果实成熟时,测定果实的性状、果实品质及石细胞含量。【结果】不同梨品种之间的果实性状(如形状、颜色、果肉质地、香气等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差异,15个梨品种果实的单果重为122.76~250.30 g,可溶性固形物为10.28%~15.96%,果实硬度为4.82~13.37 kg/cm~2,可滴定总酸含量为0.59%~2.77%,果实的石细胞含量为0.54%~3.11%,同一品种的不同部位石细胞含量存在很大差异,石细胞含量:近果心处>中层果肉>近果皮处。【结论】不同梨品种的品质性状和石细胞含量均存在差异性和特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机采棉花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研究分析
《农业与技术 》 2022
摘要:分析不同机采棉花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研究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特点,为南疆筛选优产高质的机采棉品种提供理论参考.调查和检测不同机采品种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等指标,利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变异分析表明,单株结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15.290%).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结铃数与衣分呈显著正相关,与籽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呈显著正相关;上半部平均长度与马克隆值呈显著负相关;断裂比强度与马克隆值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达72.53%.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为6时将35份材料划分为4大类,其中第Ⅱ类群的性状表现最好.本研究通过对35份机采棉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得出:"新陆早63号"在生育期、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它材料有着显著的优势,适宜在南疆大面积推广种植,可为南疆的机采棉品种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机采棉;产量;品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性方式对红花籽粕可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质和吸附特性的影响
《中国酿造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改善红花籽粕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部分理化性质和其吸附特性,以红花籽粕为原料,分别考察碱-酶法、酶-高温蒸煮法、碱-高温蒸煮法3种不同改性方式对其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等部分理化性质及对葡萄糖、阳离子、胆固醇和亚硝酸根离子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碱-高温蒸煮法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碱-高温蒸煮法改性的红花籽粕SDF的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最佳,分别为5.58 g/g、3.98 mL/g和4.38 g/g;对葡萄糖吸附能力为16.08 mmol/g,在1%NaOH添加量为1~4 mL时,阳离子吸附效果最佳;在pH为2和7时,对胆固醇吸附能力分别为7.68 mg/g、10.14 mg/g,对亚硝酸盐吸附能力为56.43μg/g、30.53μg/g.
关键词: 红花籽粕 可溶性膳食纤维 改性 理化性质 吸附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质处理对梅鹿辄葡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不同光质处理对梅鹿辄葡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旨在为新疆产区优质酿酒葡萄的生产管理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梅鹿辄葡萄为研究对象,于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采用不同色泽彩旗布进行光质调控;设置白色、紫色、蓝色、绿色、黄色和红色6种光质处理,不遮光作为对照(CK),果实成熟期测定穗重、果穗紧实度、粒重、籽粒数、皮果比、籽粒/果重等外观指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果皮、种子和酒中总酚、总黄酮、类黄酮、黄烷醇、原花青素、单宁和花色苷等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其光响应曲线.[结果]在不同光质处理条件下梅鹿辄葡萄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表现为CK>蓝色>白色>黄色>紫色>红色>绿色,除了 CK,蓝色和白色处理的Pn max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绿色处理Pn max仅为5.46μmol/(m2·s),比CK绿色处理的Pn max降低了 173%.绿色处理下穗重最大,达166.22 g;紫色处理下籽粒重最大,达1.3 g,且与CK的差异显著.白色和蓝色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小幅度提高,分别升到24%、25%.CK总酚含量为17.93 mg/g,与CK相比各处理的总酚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白色和红色处理下降幅最小,分别是36.64%、34.52%.紫色处理条件下种子中总黄酮和类黄酮含量较CK分别增加114.49%、8.36%;白色处理下种子中黄烷醇及原花青素含量较CK分别升高108.53%、49.18%,并且与CK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白色处理下酒体中总酚、总黄酮、黄烷醇、单宁、花色苷含量均增加,分别升高1391.16、214.89、1826.21、2565.71、4.86 mg/L.[结论]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采用白色旗布进行光质调控,能够提高梅鹿辄葡萄果实品质,并同时能够保持梅鹿辄葡萄较高的光合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