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硅对稻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英文)
《浙江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供试土壤分别采自日本山形县农业试验场 (土壤A)和鹤冈市吉田农户的水稻田 (土壤B)。将两种水稻土分别与硅酸钙和硅酸混合 ,在密闭条件下恒温培养 4周 ,测定施硅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在培养土壤中加入15N标记硫酸铵以评价施硅对加入土壤中氮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培养 1周内 ,施用硅酸钙 1g·kg- 1,2g·kg- 1与不施硅相比 ,土壤pH增加 0 .2~ 0 .3,NH4 + N总积累量分别增加 2 0 % ,2 6% (土壤A)和 9% ,11% (土壤B) ,土壤氮净矿化速率分别增加 2 6% ,35%(土壤A)和 13% ,13% (土壤B)。处理间差异在培养开始后的第 1周大于第 4周。硅酸对土壤pH及氮矿化速率没有影响。两种硅肥对施入土壤中氮的去向均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揭示 ,硅酸钙促进土壤氮矿化的原因不是硅元素本身 ,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增加土壤pH而加速氮的矿化


棉田春玉米多熟间套增产增值效应及栽培技术
《浙江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在麦 棉两熟基础上 ,通过“改制增熟增值” ,提出了春玉米 棉花为主粮经三熟制 ,它具有比麦 棉两熟显著的增产增值效应 ,此三熟制较适宜于衢州等浙西南地区推广种植。从春玉米 棉花的共生期、密度、播栽期、施肥以及分带技术等进行分析 ,认为衢州地区共生时间不应超过 50d ,间套作棉适宜密度为 3万~ 4 5万株 hm2 ;杭州地区应尽量减少共生时间 ,玉米密度以 3万~ 3 75万株 hm2 为好 ,棉花适宜密度为 5 2 5万株 hm2 ;两地玉米播种期应尽量提早 ;棉花 2次施氮 ,用量 90kg hm2 。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高效栽培措施


辐照后转移时间对水稻体细胞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137Csγ射线辐照 3份籼稻 (OryzasativaL .subsp .Indica)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 ,研究了辐照剂量、辐照后转移时间对愈伤组织褐化率与分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除了基因型和辐照剂量有明显作用之外 ,辐照后转移时间也有重要作用。辐照后延迟转移时间会不同程度提高褐化率 ,而存活的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却有一定的提高。辐照后 48h转移愈伤组织的效果优于辐照后 2 4h转移愈伤组织的效果。讨论了扩大γ射线辐照愈伤组织的应用范围的可能性
关键词: 水稻 ~(137)Csγ辐照 组织培养 分化
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基因N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烟草的N基因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抗烟草花叶病毒 )tobaccomosaicvirus,TMV)基因 ,它和TMV之间的互作是植物和病毒互作领域里一个经典的系统。烟草N基因已经分离 ,TMV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已经研究得很清楚 ,这为进一步研究两者的互作奠定了基础。本文介绍了这一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省级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构想
《浙江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分析和阐述我国农业网站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农业信息网络化建设对农业科研和生产的影响 ,提出建设省级农业信息网络系统的构想


家蚕现行品种孤雌生殖的研究
《蚕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运用温汤处理方法对 16个现行家蚕品种进行了孤雌生殖研究 ,调查了不同品种的孤雌生殖发生率 ,提出了适合现行蚕品种的诱导条件及使处女蛾自然产下较多的未受精卵再进行诱导的方法 ,并且初步选育了几个孤雌生殖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