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华南双季超高产水稻分蘖盛期生理性状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04
摘要:在早、晚季水稻分蘖盛期,测定了华南稻区6个不同类型超高产水稻品种(组合)的干物重、功能叶叶绿素(a+b)含量、叶面积指数、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等主要生理性状,并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品种(组合)间各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及对干物重的综合作用,以及早、晚季不同生态环境对上述生理性状的影响·提出华南双季超高产水稻动态株型育种中分蘖盛期适宜的生理指标量值为:功能叶叶绿素(a+b)含量早季3.9~4.2nlg·g~(-1) 、晚季4.0 mg·g~(-1).根系活力早季270~348pg·g~1·h~(-1)、晚季318μh~(-1)·g~(-1)·h~(1),叶面积指数早季2.4~2.7、晚季3.8,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早季24.8μmol·m~2·s~1、晚季23.3μmol·m~(-2)·s~(-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管理的三种模式与科技体制改革
《农业科技管理 》 2004
摘要:一、作物育种研究室的三种管理模式 (一)激发式(多缸发动机式) 1.基本特征。充分激发每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分工明确,责权利清楚。每位(组)科技干部相对独立负责一摊育种材料,相互间十分注意交流合作,避免重复工作,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育种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现。研究室主任(或课题负责人,下同)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研究项目的规划与申请、项目执行时的指导、研究成果的转化和研究室内外部工作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药用植物选育种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针对广东传统药用植物品种混杂、退化、品质下降,以及选育工作研究基础还很薄弱的现状,开展选育种研究已是广东中药材行业的当务之急。在药用植物的选育种工作中,确定育种目标、占有种质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价鉴定,是育种的基础。根据不同药用植物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育种方式,选育优良新品种,并加强配套技术研究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效唑和三唑酮对非洲菊微繁的效应
《亚热带植物科学 》 2004
摘要:培养基中加入多效唑 0.2,0.4,0.6 mg/L,可使非洲菊组培苗健壮、矮化,提高增殖系数,促进继代后生根;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 0.2~1.0mg/L 多效唑,可增加生根量,促进根的增粗,提高移栽成活率。0.1mg/L三唑酮可降低植株高度,提高增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场污水的A~2/O-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
《生态科学 》 2004 CSCD
摘要:猪场污水采用A~2/O-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砂滤消毒组合方法处理,可以实行中水回用。原污水经过固液分离、调解池、竖流式初沉池、厌氧消化池、缺氧池、传统活性污泥曝气池、竖流式二沉池、接触氧化池、药剂混合池、斜板沉淀池、砂滤池、pH调解和消毒池处理后进入排放池,系统正常运行后处理废水可以达到GB8978-1996中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处理水没有检测到病原微生物。中水引入中水塔,通过独立设计的中水道,可以应用到猪舍冲栏使用。而污泥通过污泥干化场得到干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甜玉米粤甜9号高产栽培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粤甜9号是新培育的优质高产品种,为了该品种高产与优质潜力的发挥,总结出粤甜9号生产过程中的地块选择、种植密度、苗期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的技术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