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作物磷营养效率生理生化基础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对近年来作物磷营养效率生理生化基础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在磷胁迫条件下,作物适应的根系形态变化特征、根系吸收动力学特性、有关酶活性的变化、根膜透性调节、根系分泌物特性,特别是有机酸的分泌以及磷的长途运输效率和磷代谢效率等内容。同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研究
《棉花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1年8月在山西省主产棉区运城、临汾、晋东南、晋中有代表性地取样、分离、纯化、鉴定,取得了19个黄萎病菌代表菌系和3个对照菌系。2002-2003年观察鉴定,山西省的19个代表菌系均属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这些菌系在PDA平皿上菌落的增长量、微菌核形成的快慢、数量、形状和大小变化以及黑色素产生的比值等均有差异,其致病力也不同。经温室致病力测定将其划分为3个不同的生理类型,即致病力强的落叶型Ⅰ型、致病力中等的Ⅱ型、致病力弱的Ⅲ型,分别占50.0%、36.4%、13.6%。由于致病力的差异,棉花黄萎病田间的症状表现也不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灰性土壤上不同磷处理对柠条生长发育及磷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
摘要:采用盆栽土培法,在不同施磷量条件下,测定柠条生物量、根冠比、吸磷量变化对石灰性土壤pH值、EC值、土壤有效磷及碱性磷酸酶的影响,筛选出能显著提高柠条产量和饲料磷标准的施磷量。研究结果表明,(1)施P2O5100mg/(kg土),可以提高柠条产量18 5%;(2)施P2O5100mg/(kg土),可以提高柠条含磷量到0 57%,达到饲料标准。(3)柠条还可以使石灰性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到43 4μg酚/100g土,达显著水平。因此,施P2O5100mg/(kg土)是最佳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黄瓜枯萎病的芽孢杆菌BC98-I抗真菌物质的初步分离研究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
摘要:BC98 Ⅰ是一株分离自沤肥浸渍液的拮抗菌株 (Bacilluscereus) ,它的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具良好防治效果。它分泌产生的抗真菌物质的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该物质对高温高压、紫外线和蛋白酶均不敏感 ,同时 ,在中性偏碱的条件下活性较高。抑菌机制试验表明 :它可造成孢子萌发率降低、菌丝生长形态异常。粗提物经丙酮沉淀后得到的沉淀也对黄瓜枯萎菌有较好拮抗作用 ,且对高温高压和紫外线不敏感 ,可认为是粗提物的进一步纯化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生态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的研究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
摘要:为了控制枣树害虫,作者采用系统调查方法,对太谷地区复合生态枣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枣粮复合生态园的各类节肢动物共有15目82科217种(一些种类只鉴定到科),其中植食性类群129种,捕食性类群54种,寄生性类群24种,其他类群(包括腐生性种类)10种;不同的复合生态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有明显差异。(1)有杂草的枣园,逐月的多样性、均匀性和种类丰富度指数均大于无杂草的枣园;(2)未喷药的枣麦间作区的个体数与优势度指数均小于喷过药的枣麦间作区;(3)喷过药的枣麦与枣豆间作区的指标无明显差异;可见,化学农药对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有明显的干扰作用,而枣园的间作物与杂草能促进枣园节肢动物种群的建立或者增加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群数量和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