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BGA土壤调理剂在风沙土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宁夏土地沙化问题,提高风沙土土壤质量和土地生产力,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BGA土壤调理剂对风沙土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了BGA土壤调理剂的施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改善了风沙土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酿酒葡萄、樱桃番茄和甘草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酿酒葡萄和樱桃番茄的产量,改善了酿酒葡萄和甘草品质;与配方施肥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改善了风沙土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酿酒葡萄和樱桃番茄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了甘草产量,改善了酿酒葡萄品质。施用BGA土壤调理剂大幅度增加了生产投入成本,建议进一步降低BGA土壤调理剂的生产成本或与化肥配合施用。

关键词: BGA土壤调理剂 风沙土 酿酒葡萄 樱桃番茄 甘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测定

植物保护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抗病性情况,明确不同菌株的寄生适合度,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用4个马铃薯品种对采自宁夏南部山区的5个马铃薯晚疫病菌分离株进行了侵染率、病斑面积、产孢能力的测定和寄生适合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克新18号’对供试的晚疫病菌分离株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其次为‘中薯3号’和‘克新1号’,‘费乌瑞它’的抗病性最差;来源于固原原州区的分离株(GL2和GL7)寄生适合度较高,来源于泾源县的分离株(JZ)寄生适合度较弱。采自宁夏不同地区的晚疫病菌分离株对同一马铃薯品种的寄生适合度有较大差异,同一晚疫病菌株在不同马铃薯品种上的寄生适合度也有一定的差异,表明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分离株存在一定的致病性分化。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寄生适合度 宁夏南部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哒螨灵在枸杞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3种施药方式:推荐剂量(150mg·L-1)一次施药、加倍剂量(300mg·L-1)一次施药和推荐剂量(150mg·L-1)二次施药,在枸杞田喷施15%哒螨灵乳油,于施药后不同时间采集鲜果,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果实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次施药的田块,在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下,哒螨灵的24h降解率分别达到66.0%和68.5%,7d后分别达到99.1%和99.4%。经计算,药剂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0.65、0.63d。在同为推荐剂量的条件下,二次施药可以明显提高哒螨灵在枸杞中的残留量。与现有的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值相对照,在推荐剂量一次施药和加倍剂量一次施药的田块,鲜果的采集可以分别在施药的24h和3d后进行;在推荐剂量二次施药的田块,鲜果的采集可以在第二次施药7d后进行。

关键词: 哒螨灵 枸杞 残留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研究了不同药剂对马铃薯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药剂施入马铃薯土壤中使微生物的数量发生了变化,4次测定结果显示,以施入微生物制剂(木酶制剂)的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增加值最大,表现最好,与对照药剂(50%多菌灵)和空白对照相比,细菌数量分别增加了79.06%、106.07%,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114.24%、101.08%,真菌数量分别增加47.47%、36.26%。木霉制剂处理能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抑制有害真菌的繁殖,增强马铃薯的抗逆能力。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药剂 木酶制剂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渍化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及土壤因子对AM真菌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盐渍化土壤影响下AM真菌与根际土壤间的关系,试验选取宁夏碱化龟裂土、草甸盐土、盐化灌淤土3种类型4个样地上典型植被群落,测定了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群落结构、AM真菌侵染率以及孢子密度。结果显示:盐渍化土壤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类型显著不同,对芳香类化合物的代谢能力整体较弱;红寺堡草甸盐土上微生物优势群落为氨基酸代谢类群,惠农盐化灌淤土为多聚化合物代谢群,西大滩碱化龟裂土为碳水化合物代谢群。AM真菌孢子密度与微生物碳源代谢群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其中,惠农样点根际土壤孢子密度与多聚化合物微生物代谢群呈显著正相关,西大滩地区孢子密度与碳水化合物微生物代谢群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全盐、全氮、碱解氮等土壤肥力因子及土壤中的HCO-3、Na+、Cl-等盐基离子含量能解释AM真菌孢子密度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的大部分信息。较高的HCO-3浓度促进了AM真菌侵染率的提高,但高盐浓度下Na+和Cl-降低了菌根侵染率。土壤对AM真菌孢子密度、侵染率的影响因土壤盐分组成类型的不同而异。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AM真菌多样性,促进宁夏盐碱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AM真菌 微生物群落 土壤因子 碳源 盐渍化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改良措施对宁夏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及苜蓿生物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土壤微生物特征及牧草生长对宁夏盐碱地不同改良措施的响应,采用田间实验,研究了秸秆、有机肥、烟气脱硫废弃物、盐碱地改良剂4个改良措施对宁夏盐碱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苜蓿生物量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改良措施对苜蓿的株高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改良后苜蓿株高增加了13.8%~33.3%,苜蓿干重增加了21.9%~125.0%,依次表现为有机肥>秸秆>改良剂>脱硫废弃物>对照。各改良措施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表明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的主要碳源有2-羟基苯甲酸,α-环糊精,D-木糖,苯基乙胺,糖原等;脱硫废弃物、改良剂、有机肥处理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总数中细菌的比例,降低了放线菌和真菌的比例;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多样性与苜蓿株高、产量之间成显著(P<0.01)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盐碱地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可以作为盐碱地改良效果评价的生物指标。

关键词: 微生物多样性 苜蓿 改良 盐碱地 宁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性控和常规冻精生产的F_1代母牛产奶量和乳品质对比试验

动物医学进展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试验牛母亲人工授精开始,到试验牛第一个泌乳期结束,在所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性控和常规冻精生产的F1代母牛的泌乳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性控冻精生产F1代母牛与同期常规冻精生产的F1代月产奶量和305d的产奶量,以及月平均和305d的平均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305d产奶量、平均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分别为9 419.64和9 494.44、3.62和3.62、3.15和3.18、40.64和41.70。说明性控冻精生产的F1代母牛与常规冻精生产的后代相比,泌乳性能未见异常。

关键词: 性控F1代 产奶量 乳品质 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炭疽茵属真菌资源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炭疽菌属真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茵,研究碳疽菌属真茵不仅能为植物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丰富真菌资源多样性研究.通过实地考察、采集标本和分离培养菌种,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共鉴定发现炭疽菌属真菌13种,分别是粒毛盘孢、菊刺盘孢、葱炭疽菌、盘长孢状刺盘孢、禾生刺盘孢、木槿刺盘孢、希金斯刺盘孢、葫芦科刺盘孢茵、豆刺盘孢、亚麻刺盘孢、豌豆刺盘孢、三叶草刺盘孢,及未定名刺盘孢属一种.它们在分布上没有地域特征,都为植物病原茵,引起植物炭疽病.

关键词: 宁夏 炭疽茵属 寄主 分布 病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两种罗布麻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植物,罗布麻在用于生态建设的同时,也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开展干旱胁迫下红麻(Apocynum venetum L.)和大麻状罗布麻(A.cannabinum L.)渗透调节物质及保护酶活性的研究,旨在比较二者的抗旱能力。以红麻和大麻状罗布麻2年生盆栽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4种土壤水分条件下两种罗布麻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两种罗布麻均能够通过提高自身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SOD及POD的含量来抵御一定的干旱胁迫。(2)在重度胁迫(T3)条件下,大麻状罗布麻叶片中积累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SOD及POD含量均高于红麻的,其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比红麻的高32.3%,SOD的含量是红麻的2倍,且其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P<0.01),这表明大麻状罗布麻较红麻具有较强的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在宁夏地区栽培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罗布麻 干旱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保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链格孢属一新种——沙棘链格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发现链格孢属新种资源,以丰富生物多样性研究,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与我国和世界已经发现的链格孢属的种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得到的链格孢属新种沙棘链格孢不同于已发现链格孢属种之处主要在于,其孢子深褐色,长倒棒形,一些孢子近圆柱形,只在孢身与喙处才收缩。【结论】沙棘链格孢与已报道的种在孢子颜色、形状等方面均不同,是一链格孢属新种。研究的模式标本(PSNXAAFS19785)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病害标本室。

关键词: 链格孢属 沙棘链格孢 沙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