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方斑东风螺配合饲料中锌的添加量研究

饲料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在含101 mg/kg锌的实用基础饲料中,分别加入0、30、60、90、120和150 mg/kg锌,饲喂初质量为(2.65~2.95)g的方斑东风螺幼螺10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锌,对方斑东风螺的增重率有显著影响,添加30 mg/kg时增重率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添加锌没有影响螺的壳增长率、成活率和饵料系数。添加锌对方斑东风螺软体部粗蛋白、脂肪、灰分和水分有一定影响。软体组织锌含量受到饲料锌水平的显著影响,且与饲料锌含量呈正相关y=0.156 3x+9.254 5,R2=0.940 4。以增重率为指标,建议在方斑东风螺的实用饲料中,应添加30 mg/kg锌,锌的总含量约130 mg/kg。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生长性能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2个品种花部特征比较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研究龙眼石硖和储良2个品种的花部形态、开花生物学特性、花粉形态特征及萌发率、花粉量、P/O值、柱头可授性及其黏液分泌情况。结果显示,二者花部特征相似,储良花期较石硖长;二者的花粉形态相似,储良的花粉较石硖稍大,萌发率较石硖高;P/O值说明龙眼为专性异交植物;石硖和储良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是同步变化的,尤其在盛花期花粉活力趋于最大,柱头分泌黏液与柱头可授性变化也一致,都在柱头展开成水平,开花约48 h达到最大。

关键词: 龙眼 石硖 储良 花部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HbSUT3的分子进化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HbSUT3的分子进化特点,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方法】克隆获得橡胶树5个大规模推广品种、9个1981′IRRDB野生种质和7个橡胶树属其它种或变种共计21份材料的HbSUT3及其同源基因(统称为SUT3)的cDNA序列,以及其中10个材料的基因组序列,利用MEGA软件(版本4.02)对获得的序列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并采用NJ法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橡胶树属不同材料的SUT3均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其cDNA编码区长度均为1 608 bp;不同材料序列的转换/颠换比均小于2.0,Ks值普遍大于Ka值;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高产的橡胶树种质趋于聚为一类,但橡胶属不同种的材料也可以聚在一起。【结论】橡胶树HbSUT3是一个进化相对保守的基因,其分子进化与橡胶树产量性状有一定的相关性,橡胶树属内的不同种和变种可能属于一个物种综合。

关键词: 橡胶树 HbSUT3 分子进化 胶乳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休闲农业在兴隆热带植物园的探索与实践

热带农业科学 2012

摘要:分析兴隆热带植物园建设休闲农业的优势,阐述植物园休闲农业的设计思路与内容,即以国内旅游团队为目标市场,依托热带特色资源,以热带香辛饮料作物为核心,以"五官体验之旅"为内容,将发展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合理统一,探索休闲农业与植物园综合协调发展的产业化道路。

关键词: 兴隆热带植物园 休闲农业 探索与实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茶饼中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食品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用异丙醇、正己烷、乙醚分别从油茶饼中提取酚类化合物,所得到的3种提取物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764、105、276μg/mL。研究这3种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包括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以及对Fe2+的络合能力和Fe3+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异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对Fe3+的还原力极显著地大于正己烷提取物和乙醚提取物。而正己烷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有较强的清除能力,3种提取物对Fe2+的络合能力没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油茶饼提取物有显著的抗氧化性,而异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好。

关键词: 油茶饼粕 多酚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年限对香草兰生理状况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对不同种植年限香草兰园植株生理指标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0 a以上园龄的香草兰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而0~5 a园龄香草兰叶片各生理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平板稀释涂布结果显示:5、10和20 a园龄香草兰根际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低于新植园,根际细菌与新植园相比分别降低了58.4%、91.6%、96.7%;根际真菌及尖孢镰刀菌数量呈相反趋势,与新植园相比,真菌数量分别是新植园的1.6、2.1和3.4倍。综上所述,种植10 a以上的香草兰园植株生长代谢缓慢,土壤微生物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变,微生物区系失衡。

关键词: 种植年限 根际 土壤微生物 香草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假臭草叶斑病菌分离及生物学特性

热带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从野外自然感病的假臭草中分离到一致病菌株J4B,经致病力测定、菌落形态、培养性状观察及rDNA ITS序列分析表明:J4B的致病力强,发病症状明显,菌落呈白色至黄色、绒毛状、边缘整齐,生长速率为0.98 mm/d,不产孢,ITS序列长622bp。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以连续黑暗培养对菌丝生长最好,最适温度为30℃,55℃30min菌丝死亡,最适pH值为6,最佳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半乳糖和硝酸钠。

关键词: 假臭草 叶斑病 ITS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对贮藏期间番木瓜衰老进程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1-MCP处理对番木瓜贮藏期间转黄率、叶绿素含量、果肉硬度、乙烯释放量及PG和Cx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00 ng/L 1-MCP处理番木瓜,贮藏期间大大延缓了番木瓜果皮的转黄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番木瓜果皮叶绿素的降解,使贮藏期间番木瓜的硬度由始至终保持较高的水平,延迟了乙烯合成高峰的到来,同时抑制了PG、Cx酶活性。

关键词: 番木瓜 1-MCP 贮藏 衰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豇豆轮纹病病原鉴定及其室内药剂筛选

热带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从海南三亚豇豆设施棚内采集具典型轮纹病病斑的豇豆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到1株致病菌,根据病害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ITS序列分析,鉴定豇豆轮纹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st.)Wei];利用生长速率法,对12种药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P,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WP)对病原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2.709 46和9.093 27mg/L,而75%百菌清(WP)和50%多菌灵(WP)抑制效果较差,EC50分别为792.261和1 329.89 mg/L。

关键词: 豇豆 轮纹病 病原 杀菌剂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对王草生长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 2012

摘要:在盆栽条件下,研究刈割后追施氮肥对王草的生长影响机制,为王草利用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提高,王草的鲜重、干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粗蛋白含量、根系活力呈增加趋势,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也呈增加趋势,且在整个刈割生育期内呈单峰曲线变化,粗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王草生长的最佳盆栽施氮量为3.48g/盆(纯氮180kg/hm2),施氮量在1.74-6.95g/盆(纯氮90-360kg/hm2)王草能正常生长,小于0.87g/盆(纯氮45kg/hm2)或大于13.91g/盆(纯氮720kg/hm2)对王草生长有所限制,不施肥显著限制了生产。

关键词: 氮肥 王草 刈割 产量 品质 生理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