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华南双季超级稻米质的初步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4
摘要:2001年晚季和2002年早季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华南双季超级稻为试材,按“国标”方法测定7项指标并对其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华南双季超级稻米质总体好于目前本稻区的生产推广品种,特别是蒸煮品质有较大的提高;(2)早、晚季米质性状差异显著性经t测验,整精米率和垩白度达1%显著水平,垩白粒率和粒型达5%显著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近年来水稻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重要研究进展——非化学控害技术研究
《植物保护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水稻病虫害防治中长期存在控害保产与生产无公害稻米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几种效果显著的非化学控害增产技术。其中,利用水稻遗传背景、对病虫抗感水平等差异显著的水稻品种多样性种植,控制稻瘟病的效果达42.12%~76.68%,抑制白背飞虱若虫数量增长效果明显,增产糯稻或优质稻600~1050 kg/hm2,平均增收约1 500元/hm2;稻鱼共育控制稻飞虱的效果为63.77%~86.89%,对纹枯病病株抑制率70.52%,控制稻田杂草效果为89.57%,平收获鲜鱼319.5~1 177.5 kg/hm2,水稻产量比对照区增产7.05%~10.11%;稻鸭共育控制稻飞虱效果63.73%~77.18%,控制稻螟效果30.11%,控制纹枯病效果19.33%~67.03%,对稻田杂草控制效果91.96%,减少施肥30.6%、农药59.3%,减少投入1 987.05元/hm2。
努力开拓新一代饲料添加剂——苜草素、杜仲素、糖萜素
《广东饲料 》 2004
摘要: 近年来,饲料安全引发的经济政治事件时有发生,为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广泛关注。比利时的“二噁英”和国内的“瘦肉精”事件,以及出口肉类产品药物残留超标而被退货对畜牧业的打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饲料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农产品出口贸易争端的焦点。无污染、无残留的安全食品已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新时尚。 大多数药物添加剂都有残留,只是残留量多少而已。添加剂等有害物在畜产品中的残留和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改良剂作填料生产蔬菜系列专用肥的增产效果
《中国蔬菜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蔬菜田土壤由于一年多次连作和不恰当的施肥管理措施,会导致产量逐年降低。其土壤表现为酸化,次生盐渍化,磷素富集,钙、镁、锌、硼、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和土壤结构被破坏(如孔隙度降低和团粒结构差等)等特征,产生“增(施)肥不增产”的现象。 针对此问题,笔者开发了土壤改良剂,并制定了产品质量标准[CaO 25%,MgO 15%,SO_35%,SiO_2 17%,B 0.1%,Zn 0.1%,粘土矿物(2:1型)20%]和安全使用控制标准(Pb≤100 mg·kg~(-1),Cd≤5 mg·kg~(-1),Hg≤5 mg·kg~(-1),As≤600 m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植物抗氧剂二氢杨梅素抗氧活性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 2004
摘要:目的:研究天然植物抗氧剂二氢杨梅素的抗氧活性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丙二醛测定法来评价其抗氧化效果。结果:在食品生产中,添加二氢杨梅素的质量浓度以0.06%为宜;在酸性介质下,二氢杨梅素可发挥抗氧作用,pH为4~5时,抗氧活性最大;不同溶剂对其抗氧活性有一定影响,乙醇对其具有增效作用;二氢杨梅素是一种耐热性很好的抗氧化剂,在200℃下处理2h后不影响其抗氧性能的发挥。结论:二氢杨梅素是一种颇具发展前景的新型抗氧化剂。
关键词: 关健词天然植物抗氧化剂 二氢杨梅素 抗氧活性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甘薯国际合作研究概述
《广东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从1985年至今,广东甘薯分别与亚洲蔬菜研究中心(AVRDC)、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及欧洲经济共同体进行长期合作研究和广泛的科技交流,取得多方面的成果,为广东甘薯育种、资源研究,甚至为中国和东南亚甘薯生产作出重要的贡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